1、以色列只有800万人(相当于上海三分之一的人口),国内人口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公司,只有靠创新。
他跟中国不同。中国13亿人口,国内有足够的人口支撑市场。
2、以色列企业必须都靠创新来发展,努力研发自己的独特科技,然后收购别人或被收购。因为以色列人口只有几百万,所以它不创新只有完蛋。
而就算成功,也只是苟延残喘,必须被收购。所以中国的企业有了成就,往往是做大,专精一门就可以。
而以色列企业,因为人口基数问题,根本就无法做大,只能挖掘创新能力!3、存在问题。自1975年起,以色列高科技生产率增长66%。
但是以色列经济问题跟美国经济是一样的,创新和高科技企业发展,无法吸纳就业,虽然经济(即GDP指数)很好,但是获得富裕的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智力一般的人群陷入绝对贫困!不过美国获益的是硅谷和华尔街;以色列获益的是那些创新高科技企业老板而已!?所以,经合组织(共35个国家)仅三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大于以色列。在过去25年中,以色列有24年的生活成本高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
如果对以色列生活成本没有直观认识,给个数据:以色列公交车起步10元(以下均为人民币);打车8公里150元;明信片15元一张;牛肉60元一斤;鸡肉34一斤;普通三明治一个42元;矿泉水17元;老干妈一瓶34元。
以色列“创业国度”的称号,大概在创业圈里已不是新鲜事儿了。
一组直观的数据可以更好地说明。以色列IVC研究机构今年发布数据,自2009年以来每年以色列成立的创业公司数量急剧上升。
对于一个人口只有八百万的国家,仅相当于中国南京市人口,每年700多家创业公司成立是一件惊人的事情。与此同时,以色列每年关闭的初创公司数量从2011年起不断减少,更多比例的创业公司在茁壮成长。
以色列政府认为任何年轻的创业公司在种子及早期阶段都面临种种困难,而资金问题尤为严峻。作为OECD经合组织成员的以色列,基于以色列的创业生态圈,围绕三个角度制定并执行有关的创业政策,大力进行资金扶持,从而打造出“创业国度”的品牌。
“支持方”的政策干预 所谓“支持方”是指创业生态圈中能够提供资金的一方,主要针对投资者一方。政府的干预政策涉及范围从政府资助、贷款及担保项目到税收优惠等。
以色列经济部在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开展了若干项目以进行资金支持。 在目前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对创业公司的投资资金紧缩,进一步导致创业公司数量下降。
因此以色列于2011年颁布了“天使法”(angel law),目的在于鼓励对处于早期阶段的高技术公司的投资行为。 在“天使法”中,符合资格的投资者,如果投资于以色列高科技私营企业,就能够从所有渠道的应纳税所得中减去他们的投资数额。
比如将一百万谢克尔投资到一家公司,投资方可以从应纳税收入中减去一百万谢克尔,从而使自身符合更低的纳税等级,省下一笔不菲的支出。依据经济部规定,尽管投资者在出售投资的时候需要支付资本收益税,但是那些收益的税率远低于一般收入,所以也能够省下一大笔钱。
该优惠的最高额度为五百万谢克尔,可适用于三个纳税年度。 以色列经济部还开展了一系列政府主导的资助项目。
如Heznek Program,是一项政府种子基金项目。该项目要求投资方具有基本的风险投资资质,其所投的创业公司为科技主导型企业,成立时间为半年以内且尚未获得过任何投资。
政府与投资方共同设立配比基金,政府的投资将以获取公司股份为回报,而投资方将有权在前5年内以初始价格加上一定的利息购买政府的股权。以色列政府认为这些政策能够使投资者清楚知道在投资之后就能够得到诸多优惠,从而使得对早期初创企业的投资变得更具吸引力。
“需求方”的政策干预 “需求方”是指创业的主体,即真正进行创业活动的企业家及其创业公司。政府的有效政策对于创业公司种子期及早期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色列经济部下属的首席科学家(OCS)办公室致力于以色列高科技创业公司的扶持与服务以及政策的执行。针对“需求方”,以色列政府将大部分精力与资金用于科技研发方面,以便使任何可能的科技想法转化为实际可行的商业化产品。
针对符合要求的高科技公司,政府将资助1/2的研发经费,而针对创业公司,政府将资助2/3的经费。此后,公司将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将第一个周期销售利润的3%,第二个周期销售利润的4%,第三个周期及之后销售利润的5%作为偿还。
此外,由于以色列自身地理狭小,市场局限,因此政府也在大力帮助高科技公司进行跨国研发并帮助成立合资企业。Matimop就是在这一宗旨下成立的非盈利机构,隶属于OCS,帮助以色列任何规模的公司进行跨国合作,无论是巨头企业,还是初创企业,都有资格寻找国外合适的企业对接。
目前,我国也与以色列有类似的合作项目。如江苏省每年会征集合作项目,要求中国企业找到可以进行技术、产品合作的以色列企业,双方共同申报,可分别获得各自政府给与的资金资助。
这样的政策下,以色列的初创公司一旦拥有被认可的技术,便能够快速找到更广的全球性市场,而不用担心被本土市场而限制。 此外,以色列政府成立了24家孵化器,对创业公司可提供85%的研发费用,其余部分由创业者自行募集。
目前,以色列政府也推出一些新的政策。一个正在实验的项目是将一些政府孵化器私有化。
被授权的孵化园将自行承担孵化器的运营费用,而创业者将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助。此外,以色列政府还在专门策划成立针对生物科技的孵化园,由于生物研发周期较长的特殊原因,因而政府将给与特殊政策。
全面辅助的政策 以色列政府认为人力资本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成功运作与发展。而最有效的人力资本发展的方式便是教育、培训以及职业经验。
在教育方面,以色列注重高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促进鼓励每个大学成立自己的孵化器并进行资金资助,并成立高校科研成果商业化中心。Magnet Program早在1993年就开始运营,政府在Magnet Program上每年计划投入六千万美元,其模式就是国内近几年兴起的“高校产学研项目”。
高校机构在商界也积极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与企业一样,将实验室研发出的技术成果、知识专利出售,或进行商业化运作。 在培训方面,政府加强高校之外的人才再教育。
根据以色列教育部的数据,随着以色列高科技创业公司的不断兴起,每年高科技行业新增约7000个岗位,但是只有不到6600名毕业生能满足需求。这一现象已经持续至少五年。
五大创新途径 以色列的创新生态系统极富活力,吸引了数以百计的跨国公司、中等规模公司以及一些小型初创公司,这些公司或已和以色列的企业建立了伙伴关系,或已在该国建立了组织机构。
新型模式百花齐放,非以色列公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把握以色列硅谷——“硅溪”——的机遇。1. 在以色列开展研发活动目前,超过250家外国公司在以色列设立了研发中心。
例如,英特尔在该国设立了四个研发中心和一家芯片工厂,总产值几乎占以色列技术出口额的10%;围绕英特尔在以色列的创新基地,一个由1000多家初创企业和供应商组成的半导体产业群蓬勃发展起来。尽管运行研发中心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资源,但开展研发活动仍是跨国公司利用以色列创新能力、有效应用科技人才的主要方式。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2. 通过企业并购和战略投资获得技术和人才以色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初创企业收购市场。对于吸纳人才、填补技术缺陷、引进创新文化而言,收购初创企业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许多跨国公司将其收购的以色列企业转型为研发中心和创新实验室,或将收购的初创企业整合到其在该国的现有研发活动中。企业风投也正大量涌入以色列。
3. 构建创新实验室、加速器或其它模式的新型平台以色列的孵化器与加速器数量持续大幅飙升。孵化器和创新实验室等早期平台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培育新的创意,便于母公司挑选并进行开发和拓展。
大多数的加速器项目都是非盈利的,但也有一些项目要求创业者以公司股权换取跨国公司的技术指导、产品和消费者资源。对跨国公司而言,这种与初创企业的合作方式高度灵活、成本低廉,有助于将新兴公司的新鲜血液注入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并巧妙规避一些往往会阻碍企业快速发展的繁重流程。
4. 将以色列作为管理创新活动的基地以色列拥有强大的全球联网创新产业,企业可在此建设创新生态系统互联基地,通过在该国的经营活动更加方便快捷地接触关键参与者、决策者及其公司,并与之建立非正式联系。在全球范围内,像以色列特拉维夫一样汇集关键科技和商业相关企业的城市为数并不多。
5. 推动以色列高科技移民以色列科技公司正在迅速全球化,在国外建立子公司甚至直接向国外迁址。这种企业移民(国外的以色列公司及其子公司,或在国外创办公司的以色列企业家们)通常会在以色列保留开发团队,或成为两国创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创造了一种促进以色列的团队和技术参与创新的新方式。
五大创新启示以色列正在转型成为科技强国,这不仅给公司和企业家创造了机会,而且给全世界希望促进本国初创企业发展、提升本国创新文化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经验。1. 构建智库以色列始终大力发展教育和科研,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研究和学术机构培育高新人才、鼓励新鲜创意,是其初创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该国民间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1%,是欧洲平均投入(1.9%)的两倍多。此外,以色列拥有七所研究型大学,其中两所大学的自然科学学科位列世界前50名。
2. 改善移民与安置政策,弘扬企业家精神以色列汇集了来自70个国家的移民,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活力、文化多元的大熔炉。在多种措施的支持下,这些移民成为以色列创新体系多元化人才的组成部分。
在全世界范围内,以色列人口中的工程师和博士比例最高。国家需要为移民提供成功机会并助其真正扎根于此,避免人才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
3. 不畏风险,不惧失败以色列科技企业家非常重视敢想敢为的精神,也凭借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以非凡的速度和敏捷度推行自己的理念。充满创新和冒险的文化——包括不惧失败的精神——已经成为以色列基因的一部分。
缺失这种精神的国家可以通过明智的政策进行弥补,包括企业家项目、学校教育、简化与灵活的破产规定等。4. 集中激励制度及明智的创新支持政策 以色列政府通过集中激励和创新政策为企业家提供支持,助其迈出第一步。
国外投资商的研发中心、孵化器和创新实验室也从诸如减税、拨款等激励政策中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减少对企业的干预,让企业家更自由地实践其创新理念。
5. 化弊为利由于自然资源匮乏、安全环境不够稳定,以色列必须重点发展科技,弥补不利条件。各国不应单纯模仿他国,而是应因地制宜,发展本国特色技术与服务。
高科技集群的建设也非一日之功,需要现有的行业、大学和富有创造力的城市环境共同努力创造。总之,多元化是创新之源。
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方式多样且复杂;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也适用于整个创新生态系统。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企业需理解多种创新生态系统,创造性地结合自身独特优势参与其中,最终获得成功。
以色列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对现实的不满迫使他们不断创新与变革。环境使得以色列人以十分宽容的心态对待失败,尤其在对待创业方面,失败容忍度很高。这也是以色列人能够把创业当作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生存环境的不稳定使得以色列人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创业也不会考虑时间长短的问题,在企业做到成长期就将其卖掉。因此以色列的风投也往往对企业初期阶段更热衷。
在以色列的社会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并存。前面讲到以色列有着服兵役的传统,他们的集体主义就来源于这种平等体制下的军队训练,团队之间强调互相依靠,而恶劣生存环境也使得以色列社会中的每个人必须互相协调与配合。
以色列企业家良好的创新思维与创业动力与以色列国家的独特文化不无关系。以色列文化所倡导的平等,给予以色列人自由开放,敢想敢做的创新动力。以色列社会的等级观念十分淡漠,如果将中国等级观念算作99,那么以色列就是0到3,甚至比美国还要平等。此外,而社会动荡环境也锻炼出了以色列人对风险的高容忍度,与快速应对风险的能力。
当然,大家首先会认为创新能力强来自于犹太人的基因,然而再好的基因也需要教育。教育不是比拼哪个学生的分数高,而是教会孩子独立思考。以色列的教育做的就是这件事。从小学起,以色列孩子就挑战权威,不停地问问题;长大后更是充满挑战权威的精神,所以当以色列的老师很难。不过当以色列人的领导更难,因为你不能靠权势来发布命令,而是需要通过辩论来让手下人信服。这种不服从权威的思辨,俗语称之为“两个犹太人有三个观点”。
其次,以色列的文化适合创新。这个国家的人不把失败看得很重,创立一家公司失败了,可以再创建一家,社会对失败的宽容度很高。因此,以色列的年轻人有个点子就开始干,不会瞻前顾后不敢动手。当然,失败也会付出代价,比如失去财产,老婆和你离婚,但以色列人没有社会压力,不会像日本人那样破产了就剖腹自杀。
以色列人创新能力强并不因为基因优良,而在于孩子从小被鼓励挑战权威,并且社会对失败的宽容度极高。
再次,以色列有完善的社会环境鼓励创业。风投从财务方面提供支持,政府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帮助,比如设立孵化器等。以色列是个小国,做一件事很容易通过朋友找朋友,找到需要的帮助,这对于创新也是利好消息。
另外,以色列尊重知识产权,科学家的专利可以占25%的股份,不用担心自己的成果被窃取。
1、教育
“以色列的创新源于我们的教义,流淌于我们的血液里,而教育则是实现创新的路径和方法。”以色列拥有8 所大学,27 所学院,其中4 所位列全球150 所顶级大学之列。不仅如此,以色列还培养出了数十位不同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2、以色列独有的兵役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这里,每名年满18
岁的少年少女都要去部队服役两到三年,服役期间,军队中强调的不是上传下达的等级观念,而是团队协作、敢于提出异议,以及在艰难的环境下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的能力。这种对自我控制力的管理和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可以帮助以色列青年在今后的创业生涯中不畏重压,自如地应对各种挑战。此外,他们在服役期间会接触机修、通信、驾驶操作以及高科技系统等方面的工作,这种先实践后学习的模式,奠定了以色列人勤于钻研的创新精神。
1、以色列人耐不住性子,总在发现不足,寻找更好的做事方式。同时,他们也不喜欢等级制度,甚至很多人觉得,某些事自己理解得比老板更清楚。自然而然,想出来很多点子,最终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公司。
2、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兵役制度,这种强 制 兵 役为以色列的创业文化打下了基础。每个年轻人退伍之后都会拥有几个服役时的战友,在服役期间他们就共处一室热烈讨论过,这样的友谊非常可能成为创业伙伴之间的纽带。而对于那些部队中优秀的年轻人,他们还可能在服役时就被选进特殊的高科技部门,在那些部门里的训练和培养为他们日后进入科技创业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因素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来,以色列形成的特殊环境。现在,如果一个年轻企业家有了想法,他可以找到很多专业人士咨询。如果想法足够好,还会有众多潜在投资商会非常乐意支持他,从而促成创业成功。
1、教育“以色列的创新源于我们的教义,流淌于我们的血液里,而教育则是实现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以色列拥有8 所大学,27 所学院,其中4 所位列全球150 所顶级大学之列。不仅如此,以色列还培养出了数十位不同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2、以色列独有的兵役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这里,每名年满18 岁的少年少女都要去部队服役两到三年,服役期间,军队中强调的不是上传下达的等级观念,而是团队协作、敢于提出异议,以及在艰难的环境下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的能力。
这种对自我控制力的管理和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可以帮助以色列青年在今后的创业生涯中不畏重压,自如地应对各种挑战。此外,他们在服役期间会接触机修、通信、驾驶操作以及高科技系统等方面的工作,这种先实践后学习的模式,奠定了以色列人勤于钻研的创新精神。
1、居安思危
以色列必须具有居安思危的精神,时刻保持警惕,这不仅体现在全民兵役的制度上,也体现在以色列人的创业心态上。以色列本土市场规模有限,只能不断创造条件去改善和实现,而此也成为支持以色列人将创新作为职业的本源所在。”
2、挑战权威
以色列人愿意挑战权威,而此也正是实现并应用创新的另一关键所在。
3、集体主义
以色列人非常重视集体主义,这或许源于犹太人早年遭遇。以色列企业家无论在全球什么地方都乐于帮助彼此,更喜欢提携本民族年轻一代,这在民族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