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集聚效应明显
港台地区仍然是江阴经济开发区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区内汇集了港资企业58家,台资企业57家。但是,近几年来,欧美、日韩资本进驻势头强劲,全区拥有欧美企业48家,日韩、东南亚企业47家。成功引进了兴澄特钢、贝卡尔特、瀚宇博德、福汇纺织、启新纺织、中粮麦芽等50多家超千万美元项目,其中超亿美元项目6个。荷兰DSM公司,芬兰科尼公司,比利时贝卡尔特,日本JFE商事、日棉、东棉、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以色列化工集团,香港中信泰富,台湾华新丽华,中粮、中石油、中石化等一大批世界著名公司落户园区,其中已有近10个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主导产业特色鲜明
目前,江阴经济开发区已形成金属新材料、高档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和石化、IT、机械制造等新兴优势产业。210家外资企业中,有金属新材料项目27个,机械及配件项目42个,IT项目48个,高档纺织服装类项目38个,轻工类项目20个,化工类项目14个,生物医药项目5个,服务业项目16个。其中,金属新材料产业为开发区第一大产业,建立了以兴澄特钢为龙头,由贝卡尔特钢帘线、华新钢缆、法尔胜特钢制品、川电钢板等企业组成的金属新材料生产基地,这一产业2005年实现的利润占全区70%以上。 ——科技创新功能凸现
科技创新载体日益完备,2004年3月,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成立运行;2006年3月,高新技术创业园一期4.5万平方米主楼将交付使用;去年9月,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由省人事厅批准成立;长江国际科技园区目前正在规划设计。至2005年底,创业园已累计引进研发企业22家,开发新产品35项,申报专利19项;已引进留学人员16个、博士16个、硕士20个。创业创新环境逐步形成,先后出台了加快高新技术创业园建设的优惠政策、创业发展资金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鼓励和扶持留学人员和国内科研人员入驻创业,对入驻企业进行注册补贴和专利申报奖励。 ——投资环境日益优化
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江阴经济开发区基本完成了“九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完备,拥有出口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区、海关直通式监管点、高新技术创业园等特色功能平台,凝炼了“马上办、办上马”的开发区精神,营造了宽松宜人的创业环境,形成了灵活高效的服务体系。对现有规模重点企业量身定做服务方案,提供契约式服务;提供“一个头审批、一站式服务、一个口收费、一个人负责到底”的一条龙服务;在关务、检务、商务、税务等方面实行全程式服务;对进区企业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实行保姆式服务。 ——统筹发展富民为先
坚持一手抓开发建设,一手抓富民安民,正确处理好拆迁安置与就业保障的关系。就业方面,搭建了管委会、办事处、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在区内建立3家职业介绍所,每个社区配备就业援助员,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定向培训,2005年帮助3000多名本地劳动力实现了就业。保障方面,对3.5万名被征地农民全部实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从去年8月起,又开始推行城保、农保并轨制度,提倡“人人有保障、家家有物业”的保障新模式。 ——机制体制日益完善
遵循“小政府、大社会”,“小管理、大服务”的原则,围绕“行政行为法制化、政府服务国际化、机关效率高效化”的目标,近年来,江阴经济开发区对用人机制、运作机制等作了大胆探索。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工资浮动制、竞争上岗制、公推竞岗制等用人制度,逐步尝试末位淘汰制、否决汇报制等管理制度,搞活了用人机制。同时,导入市场机制,把开发区当企业来经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开发建设模式。
开发区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制度创 新,吸引集聚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服务水平,推动由要素驱动向创 新驱动转变。
支持开发区内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在有条件的开发区 优先布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开发区 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业服务平 台,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 金、产业投资基金,完善融资、咨询、培训、场所等创新服务,培 育创新创业生态,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良好氛围。
支持有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自 主创新示范区,为在全国范围内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可复制 经验。
2016年,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创新对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一、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坚 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 新,加强基础研发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我国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 稳步提高,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亮点纷呈,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56。2%。
一是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初步形成。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胜利 召开,发出了迈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号召。
颁 布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三步走” 战略目标,明确了“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进六大转变” 战略布局,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制定实施首个国 家层面综合性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突 出了塑造引领型发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的要求,体现了科技与经 济、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部署面向2030年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 确定15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启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 学与类脑研究、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等4个项目试点,为科技 创新指明了新的发力方向。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 费支出1。55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9。
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 2。08%。
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8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1个, 国家工程实验室19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76家。 有效专利拥有量达628。
5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0。3万件,首次突 破百万大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件。
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 32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4万亿元,增长16%。
科技创新取 得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 空间实验室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 发射升空,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启用,全球首颗量子科学 实验卫星“墨子号”、首颗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 “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在轨运行一年,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 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运算速度居世界首位。 基础前沿加速赶 超,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组织 实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人才工程, 一批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创 业人才不断涌现。
三是区域创新发展新高地加快形成。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全面启动,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
8个区域全 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形成了一批可总结推广的改革发展经验。 印发创新型省份工作指引,新增湖北、广东、福建3个创新型省份 试点。
新设河南郑洛新、辽宁沈大、山东半岛、福建福厦泉、安徽 合芜蚌和重庆6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46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收 人保持快速增长,在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辐射带动作用。深人 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 型升级,重点区域创新链、产业链加快融合。
发布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落实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和领导人承诺,继续实施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科技合作项目联 合资助工作,科技创新弁放合作持续深化。四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 改革深人推进,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实现常态化运行,新型科技管理体系基本形成6印发实施《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 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赋予科研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劳 务费管理使用等六大方面自主权。 出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 配政策,提出通过稳定提高基本工资、加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力度、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措施,更好实现知识创造价值,使价值创 造者得到合理回报。
制定实施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改革,更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出台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 动方案,形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制度安排。
普惠性政策进一 步落实,全年新增备案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累计达10。
4万家, 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1150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 收约760亿元。 二、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社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将推进“双创”工作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有力抓手,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进人提质增效新阶段。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651。
3万户,增长 11。6%,平均每天新登记4。
5万户。全年新登记企业552。
8万户,增 长24。5%,平均每天登记1。
5万户。一是示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出台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 范基地的实施意见,首批28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启动。 各示范基地。
责任心与管理的重要。
没有范文。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11月4日,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苟利军到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天津开发区,紧密结合当前开发开放实际,作宣讲科学发展观专题报告,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开发区管委会党组书记李勇主持报告会,市委指导组成员、滨海新区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和开发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报告会。
苟利军说,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面对深刻变化的国情世情,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要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效益的发展,最重要的、最根本、最核心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滨海新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把武装思想放在首位,把解决问题作为重点,把取得实效作为根本标准,推动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使滨海新区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苟利军说,长期以来,开发区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取得了开发建设的显著成绩,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新时期新阶段,开发区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良好作风,在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国际竞争力上走在全国前列。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推动一批又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产,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要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发展高新技术和产业化,着力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坚持两不误、两促进,自觉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高水平完成今年目标任务、高标准筹划明年工作上来,确保一季好于一季、今年好于去年,继续保持在全国开发区中的领先地位。
李勇结合报告对开发区广大干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继续扎实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开发区要严格落实市委和新区工委的部署要求,切实把握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原则和方法步骤,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认真规范、扎实有序。二是突出“三个重在”的要求。开发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央及市委领导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在思想武装上有新提高,要结合开发区实际,认真查找经济增速、招商引资、自主创新、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上实现新突破。要按照新区工委提出的抓住新机遇、争创新优势、当好排头兵的要求,坚持以聚集新资源、提升新动力、构建新平台、再做新贡献为载体,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新的成效。三是要全力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抓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2009年,全力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聚集核心区域、核心企业和核心项目,狠抓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科技、产业、改革和人才成果加速涌现,试验区建设进入国家层面。科技研发实现新突破,奇瑞混合动力轿车等成功面市。省及合芜蚌3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顺利运行。奇瑞公司成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在总结全省2009年社会事业发展时,芜湖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是一大亮点。
2010年,要大力推进在建项目,加快奇瑞轿车五厂、宁安城际铁路、芜申运河安徽段航道整治。在大力加强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中,扎实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作试点省工作,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加快皖江城市带产业技术升级,辐射带动全省技术创新,进一步聚焦核心区域、核心企业和核心项目,加大力度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企业和产业发展高地,推进芜湖、蚌埠高新区升级,探索开展投融资体制、股权激励等改革,扎实做好芜湖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创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在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上,安徽省提出加快发展的5个重大项目中,芜湖占了3个,分别是奇瑞新能源汽车、芜湖三安光电、海螺水泥余热发电项目。此外,在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上,省提出要打造六大装备制造基地,芜湖也占有两席,即芜湖节能装备基地和芜湖船舶制造基地。
刚获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一个聚焦点。政府工作报告在2010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中特别提到,今年我省将全面启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皖江城市带将成为安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高地。首先,我省将制定出台系列规划及方案,包括制定出台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和实施方案;编制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总体规划及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鼓励与沿海地区以多种方式共建开发园区,吸引产业集群式转移;制定岸线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办法,加强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其中,芜湖保税港区前期工作也被政府工作报告列入积极推进的项目。
芜湖正和合肥一道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双核”,在引领安徽加速崛起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钱塘自古繁华,杭州市下城区地处杭州市主城区中心。
2013年4月2日,下城区政府联合清科集团、创业邦召开了创新中国产业园正式落户下城新闻发布会,随着“创新中国产业园”的正式授牌并投入运行,揭开了下城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下城区成为全国创业精英和高新技术企业关注的地方,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在第一时间签约入驻产业园。
“创新中国产业园”是下城区探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下城区培创新、育发展、谋转型的重要平台,将成为下城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掀起下城创新创业的新高潮,有力提升下城区科技创新的动力与活力。从而在一个新的高点统筹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中国产业园”作为一个重大创新平台,承担着引领和力推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重任。 破解发展瓶颈,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步伐 2012年,杭州市下城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创建“创新中国产业园”的重要决策。
“创新中国产业园”的提出与形成,是下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内生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些年来,杭州市下城区全力推进“繁华时尚之区”建设,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南精北快”和“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构筑“南有CBD,北有新天地”的发展格局,加快商贸、金融和文创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三大新兴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8.80亿元,同比增长8.70%,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43.15亿元,同比增长9.3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0.71%,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68.17%。 发展成果喜人,但下城区委、区政府也清醒认识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如城市功能整体融合水平有待提高,转型升级的任务日趋紧迫,新兴产业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南北之间发展不平衡,“二八现象”(占地1/3的南部占整个GDP的80%,北部占GDP的20%)明显,推进“南精北快”任务仍然艰巨。
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攻难克坚,转型升级,成为下城区委、区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创新中国产业园”的提出与形成,更是下城区以科技创新破解发展瓶颈的的现实需求。
强强联合创业邦,构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新模式 加快“南精北快”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要有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构建政府、企业与服务业合作新模式。2012年8月,下城区抓住创业邦在杭州市举办创新中国年度总决赛的契机,创造性地开展了建园工作,与创业邦强强联合,发挥双方优势,共同创办“创新中国产业园”。
8月22日,下城区与创业邦签订合作意向书,正式确立建设“创新中国产业园”。 创业邦是专业从事为创新及高成长性企业提供服务的全媒体平台。
其举办的创新中国创业大赛,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型创业类活动。下城区通过借力这个平台,不仅要吸引优质高成长创业企业落户,更要将园区打造成引领下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地。
创业邦有挖掘和培育创新型企业的优势,下城区有区位优势和服务优势,双方强强联合,将吸引大量创业精英来下城创新创业。建立“创新中国产业园”后,杭州市下城区将成为全国唯一承载“创新中国大赛”优质高成长企业落户的创新型城区。
下城区依托产业园这个重大创新服务平台,将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领和服务作用,从战略层面上引领发展,将政府服务与企业主体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双方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开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篇章。这一决策,有力推动了下城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
打造创新高地,形成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新引擎 “创新中国产业园”作为一个重大创新平台,承担着引领和力推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重任。下城区将“创新中国产业园”定位为,高平台规划、高水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将“产业园”打造为下城区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崭新增长极。
作为下城未来发展“两轮驱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引擎,创新中国产业园致力于打造集文化创意、信息软件、科技投融资等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科研设计院所、科技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商等载体创新服务业企业于一体的高新示范园区。 “创新中国产业园”落户在下城区北部,区位优势明显:毗邻绕城公路,10分钟内直达杭浦高速入口、高铁枢纽中心站,20分钟左右可到达市中心、机场、火车站,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创新中国产业园共4期,一期、二期建筑面积28 000平方米,正在规划三期、四期工程,五年内争取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 为加快“创新中国产业园”建设,下城区推进与创业邦的深度合作,利用创业邦在美国硅谷及中国台湾地区和国内一线城市开展的活动,加强对外招商力度,在由其推荐优质企业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创业创新型企业、科技企业和企业研发总部,特别是浙商回归企业和有风投跟进的企业落户,培育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
下城区在新的招商理念指导下,前期招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园区已吸引杭州科蓝纳尔空气质量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阿特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金瑞泰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