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德国加强自主创新的主要做法:瑞典被认为是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之一,其研发强度、人均发表论文和专利注册数等均处世界领先。
德国在医疗技术、合成材料、电子技术、食品加工等10大研究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们主要做法有:1、构筑完善的创新体系。
瑞典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构建国家、地区和部门3个层面的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体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大企业对国家的研发活动影响巨大,大学与企业合作密切。
国家创新系统署是代表瑞典政府构建创新系统的具体执行者,掌握着瑞典5%R&D经费的使用权,起着沟通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瑞典建立了创新体系促进区域发展计划,从2003年起确定了3个项目,项目所在地区将在10年内得到1100万欧元的经费支持,地区也以不低于同等数额的资金匹配,用于创新体系建设。
瑞典还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重点支持信息通信、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技术、交通及办公设备技术等行业建设部门创新体系。德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三足鼎立的研究开发体系,鼓励创新的法律机制,机构资助与项目资助相结合的创新资助方式,全程跟踪的科研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精简高效的项目管理模式等。
2、强化各类创新投入。多年来,瑞典用于R&D的经费一直保持在GDP的3%以上,近几年甚至超过了4%。
在R&D经费中,政府及公共基金会占20%左右。2004年以来瑞典政府制定“创新瑞典”战略,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计划在2005—2008年新增政府研发投入23亿瑞典克朗。
还有80%的经费来自企业投入。瑞典大企业都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如爱立信研发支出达到销售额的15%~16%。
近年来,德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高于欧盟国家1.9%左右的平均水平。与瑞典相比,德国政府的R&D投入占比更高一些,大约占到30%以上。
3、制定有效的创新政策。瑞典、德国已经形成了支持创新活动及保护创新成果的一整套政策。
一是实施各种创新计划。如瑞典国家创新系统署的“新一代卓越中心计划”,计划共建设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领域中25个新的“卓越中心”,总投资约1.6亿欧元,同时要求企业界、大学和有关机构各投入不少于这一数额的资金,从而使项目建设经费总额达到4.3亿至5.4亿欧元。
2005年德国推出了“顶尖科研资助项目”,计划在2006年至2011年间投入19亿欧元,新建一批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二是创新产品的政府补贴和政府担保。
如从2007年4月1日到2009年12月,瑞典对新购买环保汽车给予1万克朗的补贴,环保汽车进城免收拥堵费,以此刺激环保汽车及其相关领域的创新。德国制定了专门“赫尔梅斯”担保,支持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三是税收政策。如在2007年春季预算中,瑞典政府取消对风险资本征收资本税的项目,鼓励风险资本投向创新性中小企业。
4、提供优质的创新服务。瑞典和德国都有比较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以满足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型小企业培育等中介需求,包括有政府背景的公共机构、非盈利性组织,也有完全按商业化运作的纯盈利性中介结构。
服务内容主要涉及三大类:一是成果推广服务。如德国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均建有技术转让办公室,专职负责科研成果向工业界传播。
二是融资服务。如瑞典国有企业ALMI对新创企业项目前期调研费用给予约2万至4万克朗的无偿补助,企业可以根据项目计划书(仅需要少量的抵押或无抵押)就可从ALMI获得贷款。
三是创新性创业服务。瑞典几乎所有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产业孵化基地,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姆斯理工学院以及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孵化基地。
5、培养大规模的创新人才。瑞典和德国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其科技人才储备方面始终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瑞典拥有一批世界顶尖的知名学府,每年都有4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大学排行榜,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使瑞典创新的动力源源不断。瑞典特别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企业也重视员工的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培训,使企业不但在技术创新方面,而且在设备更新、自动化生产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智力基础。
德国将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创新的重要环节,积极调整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内容,加大对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年轻科研人员的吸引力。6、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
瑞典创新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独特的文化氛围。瑞典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讲究和谐、平等、团队,尽量不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一切任由天性和本能。
这种文化培养起来的放松心态,让有创新能力的人不带有功利思想,不急于求成,能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瑞典有一个独特的“工程文化”,这种文化力求将创造发明和生产实践完美结合,创新技术能力与商业化操作同行并进。
德意志民族一贯具有思维严谨、办事认真、遵守纪律、尊重个性、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传统文化精神。德国人不仅一直以“思想家的国度”激励自己,而且坚信传统的创新文化就是德国摆脱自然资源贫乏劣势。
你这个问题比较大,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社科的课题论文来做研究,个人提几个观点仅供参考。
首先,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创新创业最活跃的两个国家,并且成果也是最多的,简单以此分析考虑。
在美国,推动高校师生创业创新,成为有效地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在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其次,建立大学与企业的联系,也是推动创业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美国斯坦福大学一直致力于校企合作,首创了“科技工业园区”模式,这是一种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新模式。国内是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另外,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多地偏向于互联网模式+智能化,释放更多地人力劳动,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创业门槛更低,领域会更宽,最终达成全民创业,小型创业创新企业的诞生。通过创业创新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增强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当前全球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主要方式 与支持创新创业的理念相适应,美国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方式方法,体现了务实的精神,发挥出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劲。
宏观管理。白宫与国会制定国家总体的科技法案,在不同时期通过并实施了《专利法》《拜杜法案》《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技术转移商业化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推行加速折旧、研发经费增长额税收抵免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
在联邦政府中,国防部、能源部、卫生部、宇航局、商务部、农业部、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是重要的科技管理机构,管理着大量的研发资金。其中,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项主要管理职能是调查和掌握全国科技资源状况,包括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登记备案,对国内科技资源有关数据进行统计、解释和分析,调查统计全国大学和科研机构获得的联邦科技经费总额等。
此外,还有国家科学院等私人非营利机构,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建议。 项目支持。
联邦政府中,10余个部门均资助科研项目,2013年政府R&D投入达1440亿美元。在政府所有资助项目计划中,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的是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有11个研发经费超过1亿美元的联邦政府部门参与,约每年投入资金25亿美元,支持初创公司的高风险创新项目,约有25%的公司在SBIR资金支持下成立。
再比如,实施的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STTR),规定研发经费超过1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部门,每年要划出一定比例的研发经费,专门支持小企业与非营利研究机构的技术转让项目。在政府投入资金的带动下,全美每年私人R&D投入达2700亿美元。
政府采购。政府面向企业采购先进技术和产品,是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方式之一,采购重点向小企业倾斜。
比如:《联邦采购条例》明确了小企业预留制度、小企业分包制度、报价小企业优惠制度等;《美国小型企业法》规定,联邦政府应尽可能向小型企业提供采购合同,一般小型企业每年获取合同金额应不少于总合同金额的23%。 创业服务。
成立了联邦小企业管理局(SBA)、小企业发展中心(SBDC)、妇女企业中心及其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提供包括创业培训和咨询、指导起草商业计划书、企业管理技术支持、与银行合作提供担保贷款、帮助企业申请政府采购合同,等等。州、郡、市等各级政府也重视做好创新创业服务工作。
培育生态。联邦政府遵循创新创业规律的本质要求,积极培育创业生态系统。
尤其注重发挥大学的优势,建立小企业发展中心(SBDC)时借助了高校资源,成立的能源部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等国家重点研究机构有大学参与其中,大学60%以上的研发经费来自政府资助,《拜杜法案》加快了大学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注重引导大企业与小企业创新合作,通过立法的方式支持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研究开发,规定大企业要把承担政府采购合同份额的20%转包给小企业。
高度重视争夺全球高端人才,持续推进实施移民政策,硅谷地区约37%的人口出生在外国。
国外的未必先进,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然经历!
最主要是个人自身能力的提高,你的眼光和胸襟永远大于合作者,创业和守业都是很难的,这个世界上想当总裁的多但真正能当总裁的少,多数人还是喜欢胸无大志的过安乐生活的,你要是能“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必定能最终控制住他们,要认清这是一个细致而又长期的工作。
最好自己一个人咬牙承担起来(跛能履,眇能视),尽可能不要依靠别人,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坚强素质。
推荐一本书给你《君临天下-谁将是中国的第一商人》,其中的第二阶段“患难相交、啸聚山林”会对你很有帮助。
里面讲述了你首先要能自食其力,有个人的技术优势,善于化解和利用纠纷,员工中有自己的嫡系,并能带领这个嫡系干出漂亮的一仗,让大家从心中开始佩服你,分配利润的时候最初要自己少的,别人多得,哪怕是暂时没有贡献的那些有缺点的人也不要对他轻视。
在第三阶段你要树立威信,第四阶段要树立绝对的集权化管理,第五阶段要韬光养晦,第六阶段要击垮竞争对手形成垄断,第七阶段开始物色结班人,那个时候你应该是50多岁了,呵呵,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书中都有,你自己看吧。
目前,英国私人股权融资的水平非常高,其私人股权创业投资市场是当前欧洲最大、最发达的市场,每年提供大约38%的创业投资资金,为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
“推销”创意 美国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大赛是一种成功模式。创业计划,又名“商业计划”,是让参赛大学生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撰写创业可行性报告,并由学术界和企业界名流当评委,选出优胜者。
在企业界积极参与下,一些获胜的可行性报告最终能获得风险投资。创业计划在美国高校中由来已久,自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首届商业计划竞赛以来,美国已有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20多所大学每年举办这一竞赛。
Yahoo、Excite、Netscape等公司就是在斯坦福校园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5万美元商业计划竞赛”已有19年的历史,影响非常之大。
据统计,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自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计划大赛。从1990年到现在每年都有五六家新的企业诞生,并且有相当数量的“计划”被附近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上百万美元的价格买走。
这些由“创业计划”直接孵化出的企业中,有的在短短几年内就成长为年营业额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一批批的创业者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风险投资家们蜂拥而入大学校园,寻找未来的技术领袖,在竞赛中获胜的学生日后大多都成为美国高科技企业的领军人物。 为什么大学生的创业计划能吸引来如此多的投资者?美国教育专家认为,是这个高校在利用自己的“名校效应”为年轻学子们创造创业机会。
首先,举办创业计划的大学都是美国赫赫有名的高校,其拥有很多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校友,每年学校举办创业计划时,都会邀请历届校友们捧场,让他们对学弟学妹们提供创业帮助;名校的知名度本身就可以吸引一大批投资者参与活动,这些高校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大力宣传自己的创业计划活动,主动给那些优秀的基金投资家、风险投资家、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发去邀请,他们相信,越多人关注就会给大学生们带来越多的机会。 大学生创业最担心的还是风险问题,如果资金投进去,最后血本无归怎么办。
如何帮助大学生规避风险又提升创业者热情方面,美国的职业保险提供了一个可行模式的借鉴。 韩国 “严进宽出”保证成功率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韩国大学生并不愿意接受“自主创业”这样的想法,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最渴望的是进入一家看上去不错的大公司。
然而,韩国政府用了三年时间,让“创新创业”四个字深入韩国大学生的心中。2000年,韩国JobKorea求职网站的调查显示,准备进行风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已经占到毕业生总数的52.4%;71%的韩国青年希望自己创业,这个数字在当年居全球首位。
韩国 大学生对创业如此有信心,与韩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高有关系。1998年至2001年间,韩国的创业以每年一倍的速度迅猛成长,他们不仅深入到IT等尖端领域,还活跃在传统制造业和农业等多种领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问题。韩国政府认识到,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鼓励大学生创业。
但是,韩国长期存在被大企业垄断市场的弊病:韩国企业管理者和金融家更多地追求规模经济,追求巨额投资,追求成为超大型企业集团,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韩国经济的腾飞,就是以大企业集团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但是,这种对“规模效益”的过度追求,造成了大企业的市场地位过度强化。
因此,新生的较为弱小的企业很难进入寡头控制的市场,大学生新创企业更难进入市场,韩国大学生创业热情极其低。 为了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韩国政府采取了不少保护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措施。
在各种鼓励措施中,效果最直接的就是成立以大学为中心的“创业支援中心”,这里实行“严进宽出”政策。 几乎在韩国的每一所大学里面,都有“创业支援中心”,对大学生要求进入创业中心的申请,韩国政府和学校要进行严格筛选。
寻求创业的大学生需要提供详细的创业计划书,然后根据创业的方向,由大学教授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组成的评价团来评价决定。 如果韩国大学生能够通过筛选,顺利进入创业支援中心,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多了。
在创业支援中心,大学生可以得到“一条龙”的服务。大学生创业所急需的人才、营业场地和资金,在这里都很容易找到。
中心提供租金很低甚至免费的办公室,以及办公桌椅、电脑、上网线路等各种条件。中心帮助大学生联系各专业的指导教授,协助进行可行性调查和分析,向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提供法律、税务、谈判等咨询服务,还帮助大学生进行筹资。
出于发展战略的考虑,为使大学生的优秀创业想法和项目变成真正企业运作的公司,韩国政府提供了与商业企业同样的金融和政策支持,甚至大学生创业企业在贷款方面要比商业企业还要优惠。同时韩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各种资本对高科技新创企业进行投资,个人对创新项目进行投资时,政府会给予30%的返还。
瑞典 创业教育涵盖一生 瑞典 是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国。以相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