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表示,当前清华大力探索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据悉,清华大学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业实践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出了“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等一批创业型人才。 对于清华大学发起成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杨斌表示,清华大学愿与兄弟高校及社会各界一道,共同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方法,规范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共享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支持性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有特色和富有成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推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国际交流,培养造就创新创业卓越人才。
联盟将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联合各成员单位共同研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法和体制机制,旨在打造一个共同平台,凝聚高校和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贡献。
清华大学发出成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倡议书后,得到了国内众多高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响应。在成立大会上,作为共同发起单位的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领导分别发言。
1。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企业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高校开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可推广的建设改革成果。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企业提供经费、师资、技术、平台等,将产业和技术最新进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资源并推广应用。 3。
师资培训项目。企业提供经费和资源,由高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开展面向教师的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4。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企业提供资金、软硬件设备或平台,支持高校建设实验室、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资源等,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5。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企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投资基金等,支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6。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企业提供资金、指导教师和项目研究方向,支持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帮助的。
依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国创计划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优秀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
国创计划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原则,旨在通过资助大学生参加项目式训练,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扩展资料: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相关要求规定:
1、项目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鼓励直接来源于产业一线、科技前沿的选题。
2、选题具有创新性或明显创业教育效果。鼓励开展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课题,鼓励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选题。
3、项目申请团队应选择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较好创新性成果、热心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成长的教师作为导师,鼓励企业人员参与指导或共同担任导师。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6月2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发展论坛同期举行。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茂国,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仝兴华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全国140余所高校和20余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相关论坛。
开幕式上,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王宪华宣读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的贺信。吴岩在贺信中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联盟成立表示祝贺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他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重大任务。创新创业教育要主动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要主动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要努力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敢闯会创的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努力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卓越人才”。 2009年,山东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展开,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完善,实现了以“一个目标、两个加强、三支队伍、四个平台、多个层次”为特征的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0年,山东大学成立山东大学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山东大学先后建立起校、院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在人才特色培养方面,山东大学搭建起本科人才培养“高原”和理科“泰山学堂”、文科“尼山学堂”、工科“崇新学堂”、医科“齐鲁医学堂”的四个人才培养“高峰”,全面形成了“双创教育贯通、多层分类培养、高原高峰并举”的全新人才培养格局。2010年,山东大学实行新版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正如今年1月,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在《人民日报》上所表示,对于高校来说,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的重大课题,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大学的重大机遇,作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自觉行动,全面加以推进。山东大学在创新创业方面将继续丰富教育形式,构建开放式育人环境;实现教育全覆盖,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来源:澎湃新闻网。
广东商学院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原名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改为现名。
经过24年的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学士学位、法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全日制在校生17228人的多科性省属重点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广州校本部和三水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383亩。
校本部毗邻广交会新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三水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现有校舍建筑面积38.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40万元。
校图书馆藏书300万册,建有广东省高校经济、管理、法学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分中心。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而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近1000人,其中正高职称160多人、副高职称310多人,博士和在读博士教师280多人、硕士教师480多人。67人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
还聘请了118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校建成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并具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
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我校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三大主体学科自2004年起连续四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目前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3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JM)。
学校学术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近三年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17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86项、横向课题86项,争取省部级以上高级别人文社会科学类课题立项方面位居广东省属高校前列;发表学术论文4124篇,其中核心期刊1565篇,被SCI、EI、ISTP收录39篇;出版各类著作109部,其中有影响的学术专著55部;获得各级各类优秀科研成果政府奖励1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广东商学院学报》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学校大力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
现有18个教学院(部),45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名牌专业7个,名牌专业数居省属高校前列。建有5门省级精品课程。
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5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14项,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366篇,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以教学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建成数字化教学资源500个;以实验实践教学推动教学改革深化,科学构建由实训、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综合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三个课堂”整合推动教学改革深化,“三个课堂”整合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大力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学校已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以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校内仿真实习和校内创新创业实践为主要着力点,不断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形成鲜明的本科教学特色。此项教学改革成果得到了主管部门、上级领导、兄弟院校领导和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2005年,我校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该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全国第一批两个经管类国家级示范中心之一;2007年,教育部在该中心召开全国高校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现场观摩会。 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了专业基础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的培养。
近三年来,学生科研立项54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19篇,在全国、全省科技作品、创业计划、数学建模、英语辩论、文艺体育等各类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44项,其中国家级161项(含特等奖4项、一等奖21项),省级483项(含特等奖2项、一等奖61项)。七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茅,其中2004-2007年分别达到99.29%、99.57%、99.39%、99.10%,毕业生倍受社会欢迎。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先后与世界各地3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是列入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 新世纪、新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中,乘改革开放春风诞生的广东商学院,秉承“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积极实践“人才立校、学术强校、服务兴校、特色优校”的办学理念,按照“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增强效益”的工作方针,朝着到2010年或稍长时间初步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型省属重点院校,到2020年或更长时间基本实现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目标迈进,为广东和华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