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会议暨第二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论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如何定位?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加强文化培养?近日,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会议暨第二届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
30多所高职院校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打造双创平台、培育工匠精神、共享创新资源”为主题,各抒己见。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行动启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是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直接领导下由高等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织而成。
联盟同时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子联盟,致力于整合社会资源,服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爱武主持会议时说,联盟蓬勃发展,不断进步,开展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
未来,联盟进一步完善组织运行机制,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体系构建。联盟秘书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霍雄飞在工作报告中强调,联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紧跟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目标,致力于为政府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言献策,将进一步完善联盟的组织运行机制,积极发挥联盟的智库作用,促进联盟单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组织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竞赛活动,助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化。
霍雄飞秘书长还特别推荐了《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成果汇编》一书。该书由联盟组织编撰,展示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做实做细做精,会议现场,联盟与北京神州泰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共同实施“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行动”。泰岳教育总裁吴斌介绍,提升行动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创新创业教育。
共同研发教材、基础课程和实训课程,开展师资培训,提供“互联网+”专业能力培训。二是创新创业实训。
投入2亿元资助建设200个“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提供创业指导及创业实训。三是创业精益孵化。
联合社会创投机构,设立1000万元创业投资基金。四是定期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活动或大赛。
据了解,泰岳教育是神州泰岳集团在教育产业的重要战略布局,也是中国高校生涯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探索者、创新者和推动者。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怎样的人才天津职业大学校长刘斌认为,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核心放在“营造氛围、培养意识、提升能力、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等方面,着力培养知识丰富、技能娴熟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不是半个人,也不是机器人,而是完整的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创业教育应当融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宁东说。不同的学校是否要有个性化定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志远表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扑面而来,创新型企业需要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创业人才,我们倡导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访升说,创新创业教育是真正促进全民觉醒的好机会,有利于大学精神真正起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合作中心总经理姜善永说,以往企业重视员工的技术水平,现在更加重视技术迁移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
后者更多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实现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改革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建松主张,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每个高职院校都要有改革发展的紧迫感、也要有时代担当的责任感。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贺星岳说,学校以建设创业型高校为轴,实行自主办学的运营方式。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开设大量通识教育作为兴趣选修,同时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
2015年以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院长孙进表示,要求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各专业标准,结合行业特点、特色开展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重构了课程体系、深化了实践教学改革、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课内老师指导与课外社团指导相结合、依托孵化基地校企培养、打造优质导师队伍。”淄博职业学院院长杨百梅分享了学院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纽带进行教学改革的经验。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萍辉,指出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实施氛围不够、师资队伍跟不上、学校投入力度不够。需要冷静思考定位、改革以及文化培育问题。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院长何正东,总结了学校的探索,一是依托教育开展创新创业,培养农牧人才。二是通过实践锻炼未来创新创业能力,设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三是实施凤凰学子引领计划,培养创新创业国际人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可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创业高。
创业精神包括发现机会和调度资源去开发这些机会。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创业精神定义为追求超越现有资源控制下的机会的行为。他们认为,创业精神代表一种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创造机会的行为。创业精神隐含的是一种创新行为,而不是一个特别的经济现象或个人的特质表现。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的世界宣言》中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是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创造者。 大会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中也强调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
1、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2、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3、创设环境类课程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获通过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等。
或者由学校组织开办模拟公司,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其运作程序符合企业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软环境如职业指导等,院系应成立由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建议,从而避免学生盲目创业。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创业环境的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进行。4、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