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精神,农业部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今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意见》指出,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20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成为新亮点。农业绿色发展大步迈进,农药使用量继续零增长,化肥使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和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
《意见》强调,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工作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突出绿色发展,聚力质量兴农,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意见》提出,今年要重点抓好6方面36项重点工作。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粮食产能。要加快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加快现代种业创新,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二是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要继续推进以减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启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推进绿色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四是推进创新驱动,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要加快推进重大科研攻关和技术模式创新,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区域技术中心建设,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五是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意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垦改革,加强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法律制修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加快推进和提升农业对外合作。六是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推动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
《意见》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工作主线,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整合力量资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强化试点示范,着力发现典型、树立标杆,由点带面推动工作。要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合作,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要加大宣传力度,为推动“三农”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大力倡导想干事、敢干事,以过硬作风和一流业绩树立农业系统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返乡 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有力促进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 理念进入农业,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就业增 收。
要加大涉农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提 高企业、社会资本到农村投资兴业的便利化水平。 要完善农村创业 创新支持政策,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创业创新项目纳人强农惠农富农 政策范围。
要加强农村创业创新平台建设,整合创建一批具有区域 特色的创业创新基地。要统筹增量和存量,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 局,合理安排农业农村用地,破解农村发展用地难题。
深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 大创新,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 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不断提高“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落实党 中央“三农”决策部署作为政治责任,切实把“三农”工作真正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要重视学习新知 识、掌握新本领,下大力气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增强适应新形势新 任务的能力。
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凝聚各方面智慧,汇聚推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 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 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加广泛、更为有效地动员社会 力量,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在全国范围内整合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一) 改进贫闲县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 变,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以下简称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 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引导贫困地区党政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 中央有关部 门加强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具体考核评价办法, 并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
同时,研究建立重点县退出机制, 建立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扶贫办、国 家统计局等。
列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其他单位按职责分工负 责,下同) (二)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 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 深人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 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 贫目标。 (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中央农办、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部、国家统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等) (三) 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工作基础上,普遍建立驻 村工作队(组)制度。
可分期分批安排,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把驻村人户扶 贫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重要渠道。
驻村工作队 (组)要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 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 富。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 度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四) 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人,加大资金管 理改革力度,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资金要到 村到户,切实使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把资金分配与工作考 核、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探索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 配办法。
简化资金拨付流程,项目审批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 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 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
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有效 做法。加强资金监管,强化地方责任,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 资金和项目监管,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各级人大 常委会要加强对资金审计结果的监督,管好用好资金。
坚持和完 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积极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作 用,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逐步引人社会力量,发挥社会 监督作用。
(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纪 委、监察部、审计署等) (五) 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 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 引导和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 品和服务,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
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加快推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规范 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完善扶 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
进一步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妇女 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和社区延伸,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 发展农业担保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改善对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 营组织的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民政部、中 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 (六)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
充分发挥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社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 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扶贫开发 工作,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 贫开发。
建立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形成有效协调协作和监管机 制。全面落实企业扶贫捐赠税前扣除、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 区投资兴业等相关支持政策。
支持军队和武警部队积极参与地方 扶贫开发,实现军地优势互补。每5年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 组名义进行一次社会扶贫表彰。
加强扶贫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国 务院扶贫办、定点扶贫牵头组织部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中国残联、全国工商联等)。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 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农民工 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支持返乡创业园、返乡创 业孵化园(基地)、信息服务平台、实训基地和乡村旅游创客示 范基地建设。深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实施“互联网十”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高农村物流水平。提 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推 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人农业,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 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挖掘农村传统工匠技艺, 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 品牌。
(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商务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等负责)。
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本身就是激发亿万群众创造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各级政府要持 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减少对微观主体和创新活 动的直接干预,大幅降低创业创新门槛,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 要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成熟的产权制度、产权市场和知识产 权保护体系,尤其要加快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科技成果转 移转化行动,培育技术市场和股权期权市场,拓展技术和知识产权 交易平台,激发市场转化科技成果的潜力。
要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推进科研管理简政放权,让科研单位和研发团队获得更大的自主决 策权和项目经费支配权,积极盘活用好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 类无形资产和科研设施设备类资产,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技 术转移转化机制。 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支持科技人员、企业高管、大学生、农民工、海归人才等各类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创新。
尤其对科技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 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2016年将出台鼓励科技人员 兼职创新、留职创业等具体政策,完善股权期权激励和分红奖励办法, 继续推进人才评价和科技评价奖励制度改革,加快构建鼓励创业创 新的收入分配机制。
同时,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 进政策,让中外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融合迸发。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一系 列措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高 便利化水平。
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和“先照后证”改革,在现 有“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成效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动住所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支持各 地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县级人民政府要设立“绿色 通道”,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便利服务,对进入创业园区 的,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政策咨询、集中办理证照等服务。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该项措施由工商总局等负责。
日前,攸关2010年农村经济发展方略的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从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会议提出的农业农村工作5项重点任务来看,此次会议厘清了包括促进农村消费、保障粮食供给、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定农产品价格水平、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就业在内的六大“着力点”。 刺激农村消费 会议提出,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
而扩大农村需求的着力点可以分为以下方面:其中,最直接的切入点就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据了解,财政部2010年将继续增加“三农”投入,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支持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此外,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广大农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从而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 稳定农产品价格 本次会议还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保证主要农产品生产与供给,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仍然是2010年的首要任务。但是,无论是谷贱伤农,还是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都不利于城乡居民生活及社会稳定。
因此2010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还提出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据了解,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已做出回应,将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2010年商务部的在这方面的目标是,完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引导生产经营,稳定市场供求关系。
要扩充样本,优化结构,提高智能化水平,增强市场信息发布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同时,完善农产品调控体系,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
加大对市场应急调控的政策支持,完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体系。充分运用重要商品储备、跨区调运和进出口调节等措施,确保农产品市场供应。
保证粮食供给 民以食为天。会议指出,要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
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与此同时,会议还表示,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
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
抓好农业机械装备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将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单独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于改变中国农业生产模式的重视。
当前,中国农业总体生产水平偏低,抗灾能力弱,靠天吃饭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加强水利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农业机械化就显得尤为迫切。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会议还就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安排部署,表示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与此相呼应的是,会议还明确指出,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这被认为是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举措,将直接促进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的进步发展。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5项重点任务中,特别提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事实上,农村金融改革能否破题,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专家认为:“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生产力的过程,而其中离不开金融强有力的支持。农村金融就是建立现代农业的核心。”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网点13.9万个,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71.9%,但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仅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0%。 不少专家呼吁,尽管贷款有所增长,但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和“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满足率不高;覆盖面有缺口;服务功能不健全;涉农贷款不良率较高等问题。
看来,农村金融改革的细化实施动作,颇为关键。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今年的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
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
一、推进农业发展理念创新
要树立五个农业发展新理念。强化农业人本化理念,把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使现代农业成为能让农民致富的产业和体面的职业;强化农业多功能化理念,顺应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农业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致富、生态保育、文化传承和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推动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强化农业工业化的理念,科学借鉴现代工业发展的理念,推进农业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和生产的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强化农业产业化理念,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分工协作,完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强化农业生态化理念,引导农业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轨道,优化农业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要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长期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形成以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的家庭农场经营与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深化农地经营体制改革,鼓励农民自愿转让农地承包权,建立流转市场,积极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经营水平。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一批有强大的市场经营能力的贸易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物流基地,建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拍卖市场、期货市场多层次市场有机结合,实物交易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
三、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创新
按照区域化布局的农业块状经济和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功能区建设,积极培育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一批有区域知名品牌、拥有连片基地的特色农业强县强镇。充分发挥浙江水稻科研力量强和稻作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积极推进水稻生产的规模经营,建设一批高产高质高效的水稻生产示范县、镇和稻作文化示范点,努力提高浙江粮食生产力水平。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四、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
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实行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与循环经济技术有机整合,注重研发和推广与精致型农业产业相配套的、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和生产模式创新,重点推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数字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创新,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责任农技员制度,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五、推进农业发展机制创新
要以微观和宏观多个层面和统筹城乡发展层次上来创新农业发展机制。要形成农业创业创新的新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鼓励农民与科技人员、工商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投资和合作经营,通过设立现代农业创业贷款等多种举措,培育一批新的农业创业主体。要着力形成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新机制,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来进一步促进农民的分工分业分化,进一步形成百万农村能人创业带动千万农民转产转业的机制,推进务工经商农民的市民化,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北京3月19日从农业部网站获悉,3月16-17日,农业部在四川省金堂县举办了全国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现场交流活动,总结推出全国县域农村五大双创典型模式,通过成功模式和成熟经验的借鉴,实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据介绍,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扎实推进农村创业创新,通过抓政策、育主体、建机制、搭平台、搞服务,为农村双创创造了良好环境。通过考察研究,农业部总结推出全国县域农村五大双创典型模式:一是特色产业拉动型模式,围绕特色产业,面向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生产与服务需求,开展创业创新活动。
二是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型模式,围绕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双创活动。三是返乡下乡能人带动型模式,返乡下乡人员通过创办、领办企业和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带动周边农村双创。
四是创业创新园区(基地)集群型模式,以双创园区(基地)和农业企业为主的平台载体,提供见习等多种服务,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五是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型模式,依托企业优势,带动当地农村双创为企业配套服务,引领当地经济发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