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没有哪个地方像温州一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一次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也没有哪一个地方像温州一样,有那么多人分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温州在较长的时间里受姓“资”姓“社”、姓“公”姓“私”争论的困扰,但温州市的领导高瞻远瞩,认定发展是硬道理,终于迎来了艳阳天。 何谓“温州人精神”?经济学家钟朋荣曾将“温州人精神”概括为四句话,即: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温州人的“靠自己”确实是很有特色的“靠自己”,他们可以说是 “大丈夫能屈能伸”。 更重要的是一些人家不敢做的事,温州人却敢做,因为他们的政治“嗅觉”和经济“嗅觉”往往比别人灵。
就是凭着这顽强的“靠自己”,他们中的许多人远离故土,寻找自己的落脚点。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外的温州人有40万;在国内创业的则有160万,占了温州全市常住人口的近1/4。
温州市委书记李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谁都知道今天的温州是中国“小老板”最多的地方之一,在一些人的眼里,温州几乎成了财富的代名词。然而,温州最出名、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温州人。
因为他们是温州奇迹当之无愧的创造者。具体来说,温州人精神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敢闯敢冒敢试,敢吃第一口螃蟹,由此创造了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
前些年,不少媒体广泛报道过的温州人胆大包“天”、胆大包“ 海”、胆大包“地”,从一个侧面凸现了温州人敢为人先的精神。 二是恋乡不恋土,走南闯北筑码头、打天下。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温州货、温州街、温州人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
三是不断进取,永不言败。温州的许多老板、企业家出身于修鞋匠、裁缝、供销员,吃苦耐劳精神和进取心都很强。
这使得他们能义无返顾地打拼天下。 四是自主意识强,善于创新。
比如,温州可利用的资源非常少,但温州人的创造精神能够“无中生有”。 温州的水头镇、郭溪镇,没有什么畜牧业,却成为全国最大的皮革生产基地;龙港镇、宜山镇不产棉花,纺织企业也没有,却成为再生布的生产基地;温州没有汽车生产企业,过去也没有摩托车生产企业,塘下镇却成为全国四大汽摩配生产和销售 基地。
这被称为温州发展中的“零资源现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近年来,在全国对温州的一片赞扬声中,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当地的经济学家大多保持着很冷静的头脑。温州市委书记李强指出,温州人在光环之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比如说温州人“人人想当老板”的自我性很强,有竞争意识,但有时缺乏合作、协作和甘当配角的精神;温州人很精明、很务实,但有时往往偏重于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温州人重人情,亲和力强,但有时规则意识不够。 温州本土经济学家马津龙认为,温州人的冒险、创新等精神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但温州人精神需要被破解,需要赋予新的内涵。因为温州人精神是特定历史阶段有效的一种商业文化精神,不具备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所以我们必须警惕,事过境迁以后,温州人精神可能会显现出负面效应。 因为任何事物一旦成了思维定势,造成路径依赖,原先很多的惯性选择就会约束后来的选择。
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统计,目前在全国各地闯荡的百万温州人,创办企业3万多家,个体工商户37万户,在天南地北建起了40多万个销售网点,构筑了庞大的市场网络。 温州人累计投资1000亿元以上,投资超亿的企业就有近50家,年销售在1600亿元左右,实现年工业产值1000多亿,创造了600多亿元的GDP,相当于在温州之外再造了一个温州。
更为重要的是,温州人精神如今已成为一种品牌和经济文化现象,经过温州人的大流动,已渗透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每一个角落,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尽管温州人精神中还有不足的成分,但人们深信,永不安分、永不言败的温州人,一定会在新的起点上,赋予温州人精神新的内涵和精髓,使温州人精神发扬光大。
因为温州人多地少 无法从事农业 只能转向商业求出路 ———创业,温州人自谋出路解决温饱。
民生大于天,支持群众首创,勤劳致富催生市场经济萌芽 温州民间的自发创业,实为环境所迫。 “七山二水一分田”,浙江超过1/3欠发达乡镇在温州。
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民生艰难的岁月,温州人躁动了。 “为了有口饭吃,几乎家家都在搞经济。”
曾任温州市体改委主任、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教授马津龙回忆。温州人被“逼”走南闯北,“千辛万苦来创业、千方百计搞经营、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山万水找市场”,是艰难创业的真实写照。
当裁缝、做皮鞋、搞运输……1982年,温州出现创业小高潮,当地个体工商企业超过10万,约占全国总数的1/10;30万经销员奔波于各地,成为让国营企业头疼不已的“蝗虫大军”。 1981年,乐清县柳市镇出现了电器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胶木大王陈银松、旧货大王王迈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翻砂大王吴师濂八个创业能手,以及大小电器作坊300余个。
“电器大王”胡金林,年营业额达到120万元,当时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大约只有60元! 有人眼红了:“赚钱这么多,肯定是资本主义!” 寒流骤然来袭——— 1982年初,上级发出“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要以“投机倒把罪”抓捕一批人。 “八大王”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
30多人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驻柳市镇。在被约谈的第二天清早,胡金林主动找到工作组,带去6万元,算是补缴了17个月的税款,以为“这样总可以过关了”。
但两个多月后,胡金林遭到通缉,罪名是“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一时间“八大王”要么被捕入狱,要么逃离家乡。
“八大王”被专了政,温州人都丢了魂。人人自危、工厂关门。
柳市当年工业产值比上年下降了7000万元,温州市工业1980年增速为31。5%,到1982年却为-1。
7%! 此时,时任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却懵了———按理说,资本主义歪风被重拳刹住了,社会主义经济理应迅猛增长,但统计出来的数据为何如此出人意料? 带着疑惑,袁芳烈到很多地方调研。 看到温州几乎成为死城,袁芳烈陷入困惑:这一切真是对的吗?如果是对的,为什么民众都不拥护? “八大王”抓错了!袁芳烈意识到。
但应该怎么办? “民生大于天。百姓创业没有错,不能再把人民往穷困的道路上推!再说,中央并没有改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也没有宣布所有个体经营属于非法。
改革开放的主流没有变!” 1982年12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农村专业户、重点户代表大会。会议提出:专业户、重点户是农村生产力的先进代表,应当给予鼓励与支持,并出台“五个允许”、“五个支持”的政策。
关闭的作坊陆续开张,温州逐渐恢复了生气。 1983年,温州形成了纽扣市场等十大商品产销基地和专业市场。
1984年,中央下发一号文件,提倡农村发展商品经济,搞活流通———民间创业行为得到肯定。 温州人的激情再度喷发,以家庭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
1985年,《解放日报》头版刊登报道———《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温州模式”首次见诸报端。 “创业是人对自身发展的渴望。
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温州充分尊重了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把它发挥出来。”
马津龙认为,“这是温州的制度创新,先于全国一步。” 实际上,温州的创业环境不仅是被“逼”出来的,也是“放”出来的。
1978年至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外界的批评,温州市政府实事求是,甚至召集了学者开会商量如何保护创业热情。 于是有了“股份合作”(集体)这一新生事物。
1982年,温州首家股份合作企业苍南毛纺厂成立。中小企业相继注册为股份合作制,带上了集体经济的“红帽子”。
当时国家尚未颁布相关条例和法规,温州的举动备受关注。但务实的温州人说,“我们在外部争论中出名,在内部不争论中发展”。
1989年至1991年,中南海派人三下温州,对温州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调查,认定“温州模式”不是资本主义模式。 “如果没有当年政府正视民间的创业呼声,顶住各方巨大压力,哪有今天的繁荣!”不少温州人感叹。
创业上先人一步,温州开始了由贫穷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从“严”到“松”创业需要服务与引导 ———每一寸土地都有铜板在跳动,每一根发丝都有商业思维在跃动,政府的职能,就是创造环境,简化程序,效能服务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基本路线要坚持100年不动摇。 ” 。
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详情: (1)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万元),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
(2)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3)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并简化程序,提供开户和结算便利,贷款额度在 2万元左右。
贷款期限最长为两年,到期确定需延长的,可申请延期一次。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确定,担保最高限额为担保基金的5倍,期限与贷款期限相同。
(4)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包括代办社保、职称、档案工资等有关手续)2年;提供免费查询人才、劳动力供求信息,免费发布招聘广告等服务;适当减免参加人才集市或人才劳务交流活动收费;优惠为创办企业的员工提供一次培训、测评服务。 (5)以上优惠政策是国家针对所有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所制定的,各地政府为了扶持当地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而且更加细化,更贴近实际。
温州人自主抱团创业的故事:马屿三兄弟抱团闯天下
2012年01月30日
温州网讯 眼镜巨头 叶定坎,男,1967年出生于瑞安马屿,重庆千叶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民建委员,重庆市总商会浙江商会会长。
通讯霸主 陈成宽,男,1967年出生于瑞安马屿,重庆诚泰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温州商会会长。
被服大 王林良快,男,1967年生于瑞安马屿,重庆小林寝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总商会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
关键词:自主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温商精神中,自力更生、抱团创业的一面,十分普遍。抱团作战、抱团取暖、抱团生活,温商的自主精神或许正是他们足迹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却又屡获成功的重要原因。
三人同年出生,都来自瑞安马屿,又是中学同学,太多的相同之处,让大家都笑称他们为“马屿三兄弟”。
经过多年打拼,“马屿三兄弟”个个事业有成,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头羊”,并成功走向重庆的政治舞台;同时凭借温州商人的力量,影响着重庆的商业气候。
“三兄弟”一条心
这“三兄弟”每周聚会好几次,商谈商会的工作,交流企业的信息,碰撞不同的观点。在重庆创业的过程,正是他们互相影响、互相提高的过程。浙商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团结,尤其是温州人,“三兄弟”说,他们在重庆成功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此。
“三兄弟”之间的团结到了不分你我的境地,他们之间资金的拆借是常有的事。陈成宽说,只要手头上能拿得出的钱都可以拆借。现在,他们更多用到的一个词语是“融资”,通过他们“三兄弟”的努力,吸引更多的资金做大事业。
出门在外,都是兄弟
2002年,他们创业生涯中发生一件大事:进入重庆参政议政圈子。当地有关人士认为,重庆温州商人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他们事业上的成功是西部地区进一步招商引资的“活广告”。“三兄弟”共同写提案《保护、支持浙江人在重庆的投资和经营》。
马屿“三兄弟”在渝的浙商领军位置,奠定了他们在重庆商界的代言人地位。如今在重庆的温州人大约有10万,他们广泛涉足IT、房地产、汽摩配、五金电子、通讯器材、服装皮革等产业,成为推动重庆经济的重要生力军。比如在重庆最著名的商业中心,到处可见“温州”的影子。据了解,在重庆解放碑、三峡广场、观音桥步行街以及朝天门、石桥铺、西部鞋都等各大市场里,外来经营户有80%都来自浙江,其中大部分以温州商人为主。现在温州人在重庆的企业年产值达300亿元,创造利税近40亿元,直接或间接为当地解决就业岗位近50万个。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