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一下: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更大的成才选择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学习制度作为保障,宁波大学提出了"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理念,学校从2000年开始,在国内高校中较早地实施了"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被专家认定为办学特色项目。
2001年起,该校打破原有按专业招生的做法,实行按学院或学科类别招生,这一改革不仅在省内是首家,在全国也开了先河。前不久,该校全面启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力求达到通认识教育不断线、实践教育不断线、创新教育不断线。
据了解,宁波大学"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理念很受学生欢迎,许多学生表示,在宁大读书,他们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成为哪种人才完全由自己决定,比如他们有两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可以跨学院选课等。外语学院日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蔡昕霖同学,因为同时喜欢国际贸易,就兼选了商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目前他的两个专业学位论文都已顺利通过,将拿到日语和国际贸易的双学位。
他说多一张文凭就等多了一条出路。在宁大,毕业时拿到双学位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在宁波大学,"名师"给本科生上课不是什么稀罕事,有的学院特聘教授承担了本科生的主要课程教学。教学中,宁大的教师更注重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授知识,从美国回来的王骥特聘教授给学生上课用的是美国教材,讲课方式也是开放式的,鼓励学生与他争论;教育学生强调引导,更多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很受学生欢迎。
学习模式:创新思维训练让学生更有激情地学习研究 为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人发展和就业的需要以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宁波大学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更有激情地学习研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习更有激情。
宁波大学许多学院都在探索教学创新之路上,做出了优异成绩。谈到自主学习,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陶敏华同学告诉记者,老师在讲到某个章节时,会让学生分成三四人一组,每组一个负责人,大家分头去查资料、做PPT、上台讲,或者自己查资料、做调研,写出小论文等。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分工、有协作,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锻炼。研究型学习,把课堂设在科研最前沿。
开展研究型学习,主要包括本科生进导师的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和横向课题;学生通过参加学院的创新基地、实践基地等,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如工学院的潘俏俏、陆文琼等同学,本科期间就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实践型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释放能量。该校建筑工程有环境学院建筑系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搞调研、做村庄规划等项目,经过这些实践训练,很多学生毕业后一两年,就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如2004年毕业的徐波,现在已是宁波市镇海规划勘测设计院规划设计室的副主任。
创新模式:良好的创新氛围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一方沃土 在宁波大学今年新出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取得的成果,通过创新学分与技能学分的认定,纳入学分制管理。
不久前,该校多位同学获得了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制作类一等奖,他们说:"我们之所以获奖,是与学校良好的创新氛围分不开的。"该校除了经常举办创业计划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科技学术活动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和学科竞赛。
学校有10来个创新基地、开放实验室,学生经过在基地的训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他们频频在全国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赛、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创业大赛中获奖,数次超过浙江大学等名校,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从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新基地走出的2000级的许明同学,参加工作一年半后,就被一家企业以20万的年薪聘为技术经理。
学校还为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提供制度、资金和教师指导等方面的保障,设立总额达100万元的"曹光彪学生科研奖励基金",激发了学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理学院的贾曼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通过搞科研,我们实现了从以前的´纸上谈兵´到´真刀真枪´演练的转变。
"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近年来,宁波大学每年学校划拨10万元,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独特的创业氛围中,涌现了一批在创新创业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如2004年毕业的徐涛,大学期。
建设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对于宁波乃至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大桥建设有利地接轨上海,提高宁波市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布局及国道主干线,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压力,有利于宁波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交通枢纽,进一步提升宁波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促进江、浙、沪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兴建将结束长期以来宁波的半岛经济现象,使宁波更容易接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宁波成为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有了更雄厚的基础。”
我市金融界一位资深人士在谈到大桥经济对宁波金融业的影响时如是说。 金融行业稳健发展体制尚不健全 近年来,强劲发展的宁波经济为金融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发展空间。
特别是今年,全市金融呈现持续、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截止到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501亿元,同比增长38%;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007亿元,同比增长49%,两项指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
然而,作为拥有世界罕见深水良港、民营经济发达、县域经济比重大、外向型特征突出经济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宁波金融体制还存在诸多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金融市场渗透力度不够,结构过于简单,基本只有全国统一的市场,缺乏区域性的融资市场,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不足,难以满足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的金融需求;缺少高级金融人才,金融创新能力较低,金融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甬沪资金流双向运动态势更加明显 大桥的开通为宁波金融业接受上海的“辐射”提供了便利条件。大桥建成后,周边地区过去与上海之间资金流单向运动的态势也将改变,双向运动使得各地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带动、产业转移、产业配套的能力提升,竞争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市人行的一位专业人士指出,大桥的建设加快了宁波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为宁波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
宁波要真正成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必须是相应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宁波要利用在沪外资金融机构开拓离岸业务的经验,在推进企业国际化方面有所作为。
在离岸市场上,加强与国际资金市场的合作,支持宁波民营企业“走出去”。与此同时,在股票、债券、外汇及拆借等金融市场培育方面,加大与上海的合作力度,提升宁波金融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此外,上海在金融方面所独有的信息、人才资源可以更方便地为宁波所用,弥补宁波在这方面的欠缺,产生“苏昆效应”,宁波金融的人才和信息瓶颈由此可以化解。 大桥经济考验金融服务水平 大桥经济是一种投资型经济,除大桥自身117.6亿元的固定资产投入外,相关的水电网络、道路交通的配套都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宁波金融业,特别是银行机构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和提高服务水平的机会。
大桥开工后,跨区域的融资、结算、资信、理财等金融服务将成为必需,如何为大桥的建设企业,以及今后进入的跨国大公司、大企业搭建各种电子银行服务平台,提供快捷、便利的本、外币同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代收代付业务,提供包括借款、票据等短期融资工具和股权、债权融资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企业集团要在不同地区设立公司和企业,实现跨区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资金运作成本,企业需要集中操作各分公司的资源将加强,各地区金融合作也是势在必行。 在成为上海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三大中心的经济腹地后,宁波金融施展身手的舞台更为宽广。
夜幕降临,天一广场依然热闹。 商贸篇 流通业因大桥而提升 本报记者朱伟光 连接上海国际平台的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为我市的商贸流通业展现出了更为明朗的商机。
国际商贸企业集团纷纷挺进宁波市场 市贸易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宁波已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重点城市之一。大桥建设的消息传出后,宁波进一步被国际商业巨头看好,沃尔玛等许多竞争力极强的国际商贸企业集团都纷纷开始挺进宁波市场。
在前不久举行的消博会上就有10多个国际买家来甬设立国际采购中心,或洽谈落户宁波项目。而已在甬城尝到甜头,并从“大桥效应”中发现新一轮商机的家乐福、麦德龙等企业则紧锣密鼓地开始在甬扩大商业地盘。
在已有苏宁、永乐大型家电入甬在先的情况下,国内最具实力的国美家电也看好大桥对宁波的影响力,果断进入甬城中心商圈,大打低价促销战,并把商战目光移向慈溪等周边县市。 聚合性商业圈带开始形成 有关人士分析,随着大桥向上海方向的不断延伸,外资商业还将频频进入甬城,形成沪、甬两地对接和相互辐射商贸格局。
上海大型超市和商品市场与宁波商业企业连锁经营的速度也会因大桥而加快,这种业态的形成将会加速我市传统商业向现代连锁规模发展。 由大桥催生的聚合性商业圈带已开始形成,宁波商贸物流及市场交易区正是瞄准大桥启动后形成的商贸物流吞吐量而规划筹建的。
江东区正在打造的。
“十一五”期间,宁波国家高新区将以“创新、创业、产业化”为核心,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技术与资本相结合,全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南翼自主创新的引领区、科技创业的核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及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国家高新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