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是所有人都看到的,也是所有经济学都承认的。
但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如何发生作用,以及为何发生作用,都需要从理论上澄清。 在马克思庞大的写作计划中,有称之为“竞争“的一部分。
可能他要在那里探讨这个问题,而不幸的是,他远远没有完成自己的计划。 微观经济学否认价值,直接从效用出发,直接把价格与供求关系挂钩,得出了许多结论。
这是它的巨大成就。 在需求增加时商品价格上涨,此时人们仍然愿意购买,无疑是基于商品的效用(除了某些非理性行为外)。
满足同一种需求的不同的使用价值的效用是不同的,因此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变动也是不同的。 供给方则不然。
供给增加导致的价格下降,供给方决策的依据不是效用,而是利润。而依照市场类型的不同,供给规律是极不相同的。
供给方情况的无规律,是微观经济学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整个微观经济学,从头到尾,一环套一环,最后就是在众多的理想的假设下得到一个结论:自由市场经济,一切都会完美解决。
而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种市场经济,却是微观经济学不在乎的。这并不是说微观经济学是屠龙术。
作为一种参照,微观经济学为社会经济的运行提供了理想的坐标。 宏观经济学的所有努力,基本上都是在设法弥补两者(微观经济学与现实)间的距离。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规律也不是无条件的,它只对简单商品生产有效。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价值规律让位于剩余价值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
在剩余价值规律转变为平均利润率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转型“问题。“转型“问题不在文本的范围之内。
斯威齐的《资本主义发展论》一书中有很好的阐述。 微观经济学在价格与供求关系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
但它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本身,决定了它极大的局限性和逻辑缺陷。 微观经济学认为需求量Qd与供给量Qs分别是该商品价格P的函数。
其中,Qd为P的减函数 ,Qs是P的增函数。当在某价格点P0,有Qd=Qs,则实现了该商品的均衡。
用数学方法表示,即: Qd=Qs Qd=Qd(P) Qs=Qs(P) 但是,对某商品内而言,其供给与需求不仅与该商品的价格有关,还与其相关商品的价格有关。所以,更一般的表达式为, Qd=Qs Qd=Qd(P,P1,P2……) Qs=Qs(P,P1,P2……) P1,P2……为相关商品价格。
这是局部市场均衡。微观经济学还证明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在某些假设的前提下,可以在局部市场均衡的基础上实现整个市场所有商品的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对均衡的迷恋,使其建立了构思极其精巧的数理经济学体系。可是,且不去说一般均衡的那些前提假设是否正确,消费均衡理论天然的存在如下的问题: 首先,只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
带有垄断特色的生产厂家,可以同时调整价格与产量,使其无一般有规律的供给曲线,不能用这种方法求得均衡; 第二,对完全竞争市场而言,考虑到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原理不同 ,均衡价格不一定能够实现。如果均衡价格出现在厂商可能达到的最低成本以下,那均衡是不可能的。
第三,消费均衡理论中,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表示的,是供给与需求如何随着价格变动而变动。而需求或供给本身的变动需要移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这样,均衡理论的重点就是价格对供求的反作用,而不是价格如何形成。事实上,微观经济学很多时候(比如利息、租金理论等)都有这样的毛病。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它一方面在应用上存在局限,一方面忽略了价格与供求关系中的主要方面。 不过,在分析价格变动对供求影响上,消费均衡理论毕竟还是最用成就的。
只要它不那么痴迷于均衡,可能它也是最正确的。 这里,我要建立一个新的价格模型。
首先,商品价格由其包含的价值量决定。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产中,按照平均利润率理论,由其成本价格决定。
实质上都一样。价值量越高价格越高。
其次,需求量影响价格。其它量不变,需求越大,价格越高。
需求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因素,与收入、习惯、风俗、道德等等都有关。这里采纳凯恩斯的观点,消费需求主要与收入相关。
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则完全不同。这里不深入探讨,而且在这个模型里需求作为外生变量处理。
第三,供给量影响价格。其它不变,供给越大,价格越低。
第四,其它相关商品价格。由于商品间关系复杂,这个要具体分析。
对于替代性商品而言,另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引起本商品需求的增加,从而使本商品价格上涨,同向变动。对互补性商品而言,另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则会一起本种商品价格的下降,反向变动。
第五,货币因素。货币的贬值、升值等等的影响。
这样,得到一个价格的函数, P=f(V,D,S,ρ,M) P:价格;V,价值量;D,需求;S,供给;ρ,其它商品价格;M,货币因素。 取全微分,有, dP=?f/?V?dV+?f/?D?dD+?f/?S?dS+?f/?ρ?dρ+?f/?M?dM 对V而言,价格决定于价值,成正比例关系。
即,?f/?V>0, ?2f/?V2=0。 对D而言,?f/?D>0。
而且,由于需求增加的越厉害,需求竞争越激烈,供给方也可以哄抬物价,所以?2f/?D2>0。 对S而言,?f/?S<0。
而且,由于供给增加的越厉害,供给方竞争。
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有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供给与需求,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百姓对医疗的需求带动医院规模扩大,而众多医疗纠纷也呼吁医疗供给提升水平;汽车行业是在人们扩大的需求中壮大,“排队修车”的现象也敦促供给质量的提升。
两个例子都在启示我们,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发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形成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推进供给创新,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从而去掉过剩产能,补齐短板,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
注重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
政策的复杂之处,在于需要权衡好诸多关系。
彭兴韵认为,报告中体现的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重大转变是通过需求管理拉动而实现的稳增长应是辅助性的;供给面政策推动而实现的稳增长则更具有持续性、质量会更高。正因为这一转变,此次报告把“改革开放”放在了比“协调稳定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更突出的位置。
据彭兴韵分析,改革的核心在权力的一“削”(削政府的权力)一“放”(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它对增长供给面的影响不仅是释放了制度红利,而且“政府权力的‘减法’”,可以达到“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之倍增效应。这正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基础。
彭兴韵得出上述结论的逻辑,基于此次报告中阐述的两组“三对”关系。
首先是“双目标”、“双结合”、“双引擎”。其中,“双目标”,即保持中高速增长同时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双结合”,即稳政策稳预期的同时,促进改革和结构调整;“双引擎”,即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
彭兴韵分析认为,这其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目标”、“手段”和“路径”,是三位一体的完整表述。通过目标、手段和路径的变化,实现中国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从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是比单纯7%这个总量增长目标更高的“质”的要求。
另一组三对关系则是报告在“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中提出的:“以微观活力支撑宏观稳定”;“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以结构调整促进总量平衡”。
“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不再集中于以刺激短期需求来换取短期增长,更加注重供给面的积极变化对稳增长持续性影响。彭兴韵认为,这将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着力点的变化,也是2014年以来政府格外强调“定向调控”的一个重要原因。
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首先是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价格,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是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内在基础和实体,是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关系,而市场供求关系反作用于价格,成为支配或影响市场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基本因素。
因此,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某商品价格上升1%,使需求量下降2%,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
由于需求量变动的方向总是与价格变动的方向相反,因此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负数。但为使用方便,一般省略负号而用其绝对值来表示。
扩展资料:根据需求-供给分析,首先把这两种压力分开轮流分析,然后汇合在一起,确定出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在环境经济中,常见的需求-供给分析有环境质量物品的需求-供给分析以及存在外部不经济性的行业或企业的产品数量确定。
前者需要在假想的环境质量公共物品“市场”中采用支付意愿法或销售意愿法来确定其需求,而后者则要求行业或企业实现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以取得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供给和需求。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风123456shine 1、局部均衡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它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影响。
局部均衡用来分析单个市场、单个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2、一般均衡指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仅受它本身供求的影响,而且要受到其它各个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与价格的影响。
亦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与供求达到均衡时才能确定。一般均衡用来分析市场上所有各个市场、所有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1、均衡价格。在西方经济学中,认为产品市场价格的形成,取决于供需双方。
如果用图形表示,也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市场价格。这个市场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而与均衡价格所对应的数量,称之为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2、均衡价格形成过程。
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就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状态。
一般来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恢复到均衡价格水平。(1)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由于需求少,供给多,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