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划分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13个行政区。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地区生产总值1.56万亿元。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中国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武汉正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
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 风景名胜: 武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每年举办武汉国际旅游节。
武汉自然风光独特,四季气候分明,拥有其他大都市罕有的166个湖泊和众多山峦。武汉的人文景观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
武汉是属于一线城市,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
截至2020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32.65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地区生产总值1.56万亿元。武汉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中国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武汉正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
光谷创业街,也叫SBI,光谷创业街是东湖高新开发区一条集小型生活化办公室、公寓式写字楼群于一体的“创业街”。短短1公里的街道上,集中了180家高科技创业企业、近千名创业者。是光谷高科技企业最密集的地方,堪称光谷“创业集散地”。这里聚集着很多创业初期的年轻人,为他们的事业做充分的准备。根据设计蓝图,这条一公里长的小街附近,将建成1000个泊车位和1000套酒店式单身公寓。另外,街区还将配备演讲厅、企业培训基地、商务会所等设施。武汉光谷SBI创业街(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是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首批国家创业服务中心,享有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早,近几年来光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高速、高效的增长势头。
尤其在东湖开发区内,聚集了一批从事光电子信息学科教学、科研的高校、研究院所,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从事光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企业优势。 技术优势 武汉是我国光通信的发源地。
武汉邮科院于1982年率先开通全国第一条二次群(8Mb/s)光纤通信线路,国家计委于1994年批准设立国家光纤通信工程研究中心,1999年设立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在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传输设备、光仪表等方面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全国的技术高地。最近获国际电联批准的X.85和Y.1321两个标准,是我国在国际电信领域第一个获得批准的国际标准,标志着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在这个领域已经站在世界前列。
华中理工大学从1971年起开始气体、固体激光器及其应用的研究,80年代建成全国第一个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90年代初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激光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十几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1项、国家"863计划"10项,在激光技术和激光应用方面已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
除此之外,在光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光通信、信息处理、数控技术等领域也居于全国前列。 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分别建有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塑性成型仿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遥感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业大学、717所、709所、105所、中科院武汉物理所、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省化学研究所等,均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光学、遥感测量、光材料、应用软件等学科的研究与开发机构。 人才优势 在人才资本方面,东湖开发区内有大学23所,科研院所56所,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0万余人,其中近三分之一的人员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
拥有两院院士42名,其中有10名是光电子信息技术的学科带头人。 发展目标 在我国"十五"计划期间,"中国光谷"要实现以下目标: 建成50KM2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带,形成具有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外向型、国际化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
形成年产值达1000亿元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成为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推动光电子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带动和促进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项目,培植一批光电子信息企业集团,力争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集团)3-4家,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7-8家。
引进一批国内外光电子信息大项目、大企业,实现项目(企业);高位嫁接",实现产业扩张和产品升级。 建设一批光电子信息技术的重点基础学科,形成国内一流的研究开发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产业体系 研发创新体系 充分利用国家进行科研院所的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资源重组的机遇,调动大学、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加快建立和完善研发创新体系。加强光电子、信息、软件等领域的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建成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光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产业支撑体系 在 1000亿元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中,信息光电子产业的产值达到500亿元,主要依托武汉邮电科学院、烽火通信长飞光纤光缆、武汉电信器件、武汉汉网高技术有限公司、武工大光纤中心等企业;能量光电子产业的产值达到 300亿元,主要依托华工科技、楚天激光、团结激光、717 所等企业;消费光电子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主要依托东湖光盘、东湖存储、四通股份、厦华中恒等企业;软件产业产值达到 100亿元,主要依托709所、105所、武大华软、天喻软件、曙光软件园、中地信息、适普系统等企业。 辐射带动体系 要把建设产业基地和培植龙头企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大型企业集团。
在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培植2-3个龙头企业,如光纤光缆集团、光传输设备集团等;组建一批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创新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如光电器件集团、软件集团、激光设备集团等。从而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中国光谷"带动和促进湖北省、武汉市乃至全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光电子信息产业链和产业群。
空间布局体系 到2005年,在东湖开发区内,最终形成从珞珈山、沿南望山、喻家山到凌架山一带,跨东湖、南湖、汤逊湖三湖之间,散布关东科技工业园、关南科技工业园、东湖大学科技园、湖北软件产业园、激光产业园及海外学子创业园等园区,方圆约50平方公里的独具特色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 主要措施 1.按照武汉科技新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和带动全省、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的总体发展规划,争取列入国家有关部门发展计划。
注重"产、学、研、居"的协调发展,落实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