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
创业教育证书被称为继文化知识证书(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这可以理解为:进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开办、拓展的教育;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等。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侧重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且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适合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创业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一)有助于解放思想,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培育务实趋利、理性进取的商业精神。
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倡导创业精神,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改变新一代创业者基于文化习惯的心智结构,有利于扩大我国解放思想、开放改革的成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创业家和企业家孕育和成长提供更适宜的环境。 (二)内生出高素质的创业者,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 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会带给欠发达地区许多商机,欠发达地区的一批商业意识和创业技能较强的创业者能在专业化分工协作和第三产业的需求中找到创业的机会。
大学生具有文化知识方面的优势,且在进入知识经济年代的当今,这些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是我国创业者的主体,是在产业转移中创业活动的主体。但现状是许多大学生不具有起码的创业知识,既使有创业的愿望,在没有项目、资金的条件下,可望不可及。
创业教育正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适应性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学会捕捉商业机会,提高创业管理的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产业政策激励大学生开办自己的企业,能够借助产业转移的契机,孕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创业者。
他们的创业,不仅能带动就业,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而且能够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高度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三)有利于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创新发展 在未来的高校竞争中,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培养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
教育部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就是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就是要在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中,推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必须有正确的定位,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特别是民营高校,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但要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必须面向市场、深化改革,提升能力。
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是我国高校的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而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则更晚。
2002年4月教育部才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比国外晚了20多年。由于起步晚,推进慢,创业教育特别是进课堂的工作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声势,也没有引起各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可以说,创业教学还处于开展讨论、提高认识、少数试点的阶段,还不具备全面推开、普遍实施的气候和条件。 (一)缺乏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 创业教育要纳入教学,其涉及方面广,实践起来比较复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门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他们面向本科生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必修课有三门,即创业管理入门、商务沟通与交流、创业实务。选修课则有五门,即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业市场调查、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财务基础。
很显然,对大多数学校来讲,因为关系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的调整,增加很多创业方面的课程是不现实的。更深层的原因是,创业教育涉及到教学的系统改革,创业教育也不是开设几门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这就牵涉到学校的教学改革问题,涉及到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
因此,对一般的学校来讲,创业教育真正纳入教学还需时日。(二)教师积极性不高 创业教育落实在老师,创业课程的开设也要靠老师,而老师对这件事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原因有三:一是这门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二是这门课程即使开起来了,学时不会很多,而现在很多高校教师的奖酬金分配是与学时挂钩的,这就牵涉到老师的切身利益问题。
三是讲课的难度大,因为创业方面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而大多数老师本身缺乏创业的经历,他们也只能纸上谈兵,有学生欢迎程度的问题。 (三)创业资金的落实困难 无庸讳言,创业实践需要资金,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目前解决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主要有政府设立的创业基金、民营企业家设立的投资风险基金以及学校设立的创业基金。从总体情况看,目前这类基金不是很多,并且设立的门槛也很高,学生很难获得。
那么作为创业教育实施者的学校,理应解决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问题,事实上这也不现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基金为300万,复旦大学。
创新教育课程有哪些内容?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所谓创新人才,应该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相关层面。其中,创新精神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品质构成。
创新能力则包括人的创新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从两者的关系看,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而创新能力提高则是丰富创新精神的最有利的理性支持。
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而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
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工具材料:创新教育类型学习电脑操作方法01转变教育观点,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首先,要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与学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活动活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要把教师的意识强加于学生;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起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合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里上的需求,体现自我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02营造教学氛围,提供创新舞台: 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即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与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实质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03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源于常规的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的思维,它是指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
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因此,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催化剂。
提问是启迪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通过特定的问题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可以使人们看问题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已知推及未知,使思维活动起质的飞跃,丰富的想象力能“撞击”出新的“火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04掌握研究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实现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任何新的发现,新的科学成果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并在实践中检验和论证。
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尽量改变传统的演示性实验。
验证性试验为探索性实验;另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作能力。有时实验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从中吸取教训,重新进行实验,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止。
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05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知识重量的增长及更新换代加速、。
教育理念 何谓“教育理念”呢?查国内极具权威性的由董纯才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年版),李冀主编的《教育管理辞典》(1989年版),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990年版),英文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93年版),均不见“教育理念”之辞条。
尽管我们还处在对“教育理念”尚无明晰定义的阶段,但这并未妨碍人们对“教育理念”一辞的频繁使用,由此说明“教育理念”已被教育界内外广泛认同。考察那些公开使用“教育理念”概念甚至连论题都冠以“教育理念”的文论(这类著作、论文不是少数),我们有这样的发现:多数作者在“教育理念”的使用中,回避了对这个概念本身作必要的说明和界定。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有相当多的作者视“教育理念”如同“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一样,当作成熟概念使用,自然不必解释;其二,“教育理念”确实是个与不少教育基本概念含义相近、性质相似但又不完全相近和相似的复杂概念,其内涵边界的不确定性,导致其似乎是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因此,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然而正是我们缺乏对“教育理念”基本内涵的讨论并且没有准确地理解其涵义,故也就很难避免“教育理念”的泛用甚而滥用。如有些著述把一些反映或揭示教育或教学活动特征、教育主客体属性特征的概念也视为教育理念之种种,有些人甚至把教育发展出现的一些趋势特征,如国际化、法制化、产业化、大众化等等也都纳入教育理念范畴,仿佛教育理念是个无所不装的百宝箱。
澄清对“教育理念”的模糊认识,只有老老实实讨论这个概念。(一)教育理念之一般介绍 先介绍几种笔者从有限资料获取的“教育理念”界说。
王冀生教授在《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一文分析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教育规律的联系和区别中,给教育理念下了这样的定义:“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他又补充说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当然,“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注:王冀生:《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可见, 王冀生教授是把教育理念与教育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联系起来加以把握的。李萍教授等人在《教育的迷茫在哪里——教育理念的反省》一文中认为:“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
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注:李萍、钟明华:《教育的迷茫在哪里——教育理念的反省》,《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5期。
)所谓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实践活动的根本特征,因此,李萍教授是从教育的本体论、认识论角度提出教育理念的,也即从教育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认识教育理念的。陈桂生教授关于教育理念的理解十分别致,(注:参见陈桂生著:《“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第4—12页。)
他在《“教育学视界”辨析》一书中指出,在教育学陈述中出现了教育诸概念“泛化”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教育“理念”与教育“概念”的混淆,尤其是以教育理念代替了教育“概念”的混淆,他特别举了“课程”与“教学”概念的例子加以说明。在他看来,教育“概念”是按逻辑规则下的定义,是科学概念,作为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内涵只能是根据它所指称的对象的“实然状态”的规定,即对既成事实的概括,而教育理念则是关于“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是渗透了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的“好教育”观念。
毫无疑问,陈桂生教授关于教育理念的这一认识,已经抓住了“教育理念”的灵魂性的东西,对我们把握“教育理念”之概念的本质属性是极具启发性的。叶权仪等人在《论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责任”》一文中是这样理解教育理念的:“教育理念是指学校之高层行政主管以学生前途与社会责任为重心,然后以自己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为基础,对办理学校所持的信念与态度。”
(注:叶权仪等:《论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责任”》,海峡两岸跨世纪大学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年5月。)迄今为止,韩延明教授对教育理念的研究是专门的也是很下功夫的,他在题为《大学理念探析》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研究结论是:“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长期蕴蓄和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体现和追求,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
(注: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厦门大学高教所2000届博士研究生论文集。)这里,他对教育理念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和规范性的归纳是准确而有意义的,它使人们更明晰教育理念与其它概念的区别。
(二)教育理念的特点及概念厘定 综上所述及笔者自己对教育理念的研究心得,我们可以整理出教育理念如下的基本特点:(1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及其现象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观念的形成物,是理性认识的。
“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史·上·宋世祖殷淑仪》中,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
国际上关于“创新”的研究是从本世纪出开始的,它最早是和工业经济的发展,社会先进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
根据他的定义,创新指的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再经济生活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而人们现在所说的“创新”,已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具有更广泛的涵义。
关于什么石创新,什么是创新教育,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已有许多专家作过论述,笔者只是谈点粗浅的认识。 1 创新教育 1.1 创新 创新既包括事物的发展过程又包括事物的发展结果,它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技术与方法,又包括新的思想、理念和学说。
前者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后者属于知识创新的范畴。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又会带来制度的创新。
根据人们解决问题的新颖、独特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创新分为三个层次: 层次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名称 初级创新 中级创新 高级创新 涵义 对本人而言是前所未有的 经过模仿,改革或发明,在原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材料,加工产生出新的产品。 经过长期研究反复探索,产生出新的产品,主要是一些重大理论突破、发明、创造。
价值 这种创新只有个人价值无社会价值 有个人价值,也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这种创新可以给个人带来经济利益,也可以带来社会荣誉,因而有个人价值,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表现形式 中小学生的绘画,模型制作,经发现法学的知识或新的解题方法 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发明创新 少数著名科学家的种种成果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我们实施的创新教育中的“创新”主要指第一个层次的创新,第二层次的创新对于高校的学生应有所涉及。
第三个层次的创新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多方面的努力,非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1.2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指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的这一定义适用各级各类学校,不管是学前教育还是中小学教育,不管是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实施创新教育。而目前人们提得最多的,也是目前正在大面积实施的基础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关于这一点,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教授指出[4]: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问题。他进一步强调,这里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实施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一层次的创新。下面谈到的创新教育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而言的。
为了更好的理解创新教育,这里还应明确几个问题: 1.2.1 创新教育和知识教育 有人认为:创新教育排斥和否定知识教育。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因为知识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如果没有知识,仅凭空想,即使想出新东西也不能实现,不能实现就没有价值,就不能称为创新。前面创新教育的定义也指出: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所以说创新教育不但不排斥和否定知识教育,而是以知识教育为基础。 1.2.2 创新教育和创造教育 有人认为:创新教育也就是创造教育,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阎立钦教授指出:二者不同。
一是时代背景不同:国际上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国内,陶行知先生也早在20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这是在工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提出的。
而创新教育是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深化教育改革提出的。二是研究目的、内容、重点不同:过去的创造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多侧重在操作层面上,如动脑,动手,搞小发明,小制作,或开展思维训练。
而创新教育尽管也需要这些,可它还包括更多的内容,如教育思维,教育内容,教育制度都需要系统性、综合性的改革。由此可见,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确实不同,但二者也不矛盾,有许多相同之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教育是创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
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单元要素之一是企业,而我们知道,每天都有大量的企业消亡。
因此,经济的繁荣是以不断出现新创企业为基本前提的。所以,创业是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
创业活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消费品和服务,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沃尔玛、麦当劳、微软等创业企业,作为长久以来家喻户晓的成功典范,激励和影响着众多企业与企业家不断进取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企业(而不是政府机构)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角;随着社会资本在民间的更多聚集以及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否创立企业以及创立什么样的企业,正在成为分散的社会决策(而不是政府集中决策)问题。正是受这种宏观形势的推动,中国也逐渐开始成为世界上创业活动相对活跃的国家,进而使得创业学在中国成为一个有待开展而且意义重大的研究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为及时跟踪学习国外创业研究的新成果,集中探讨转型期中国创业与企业成长管理的新问题,积极推动中国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南开大学举办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研究创业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Richard de Cantillon将创业者/企业家一词作为术语引入经济学,并说明创业者的本质特征是“承担风险”。
1876年,美国学者Francis Walker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创业者的重要著作《工资问题》。1884年,他又出版了《政治经济学》一书,进一步阐释了关于创业者的模型。
1934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指出,创业是资本主义社会变革过程的关键驱动引擎。1947年,Myles Mace在哈佛商学院开设了第一门创业学课程《新创企业管理》,从而揭开了现代创业教育的序幕。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创业特别是科技创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日趋活跃并取得显著成效,形成新一轮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热潮。据美国管理学会创业分部最新报告统计,在美国有1600所大学开设了2200多门关于创业的课程,有44种相关英文学术期刊、100多个创业研究中心、277个教授席位。
目前管理学会创业分部的会员超过1200名,占管理学会会员总数的12%。一流管理学杂志《管理学会杂志》、《管理学会评论》、《管理杂志》等近年来也相继推出了创业主题专刊。
创业在管理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外的创业研究与实践大致在三方面展开:经济、管理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对创业现象的研究、创业理论的研究以及创业教育。
这三方面的互动发展,使得“创业”的概念不断演化丰富。创业研究正在成为管理科学领域一个新的分支。
创业是一种多层面的复杂现象,其表现为新组合、新生产方法、新企业、新产业、新市场、新财富的产生等多种形式。创业过程不仅存在于新建企业与组织中,而且存在于个体与团队、现有公司、家族企业、特许经营等多种研究对象中。
同时,创业活动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创业投资、社会网络、资源投入、战略计划、社会发展规划、团队建设、个体创业行为等。创业现象的这种多重性,吸引着多种管理科学领域和非管理社科领域的专家从自身领域出发,对创业现象的某个层面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目前创业研究主题的多样性。
例如,新企业及其创建条件、资源获取与开发、创业定位、创业投资、跨国创业、机会识别,以及特许经营等。美国管理学会创业分部Busenitz等会员,通过对1985—1999年创业研究重要文献的统计分析,提出其间创业研究的主题主要涉及个体与团队、组织方式、机会和环境四个层面。
一个有价值的社会科学理论,其自身必须有一个能够解释和预测一系列经验现象的理论框架,而不是用其他领域已有的框架来代替。尽管创业研究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但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创业理论目前依然处于形成阶段,研究边界尚未明确,缺乏一个得到公认的理论框架。
《管理杂志》2003年创业专刊特约编辑David J. Ketchen. Jr.也指出,创业理论目前的研究状况与十余年前战略管理研究类似——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基础性问题没有解决。 近几年,创业理论的基础研究正在取得进展。
2000年,马里兰大学Shane与Venkataraman教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 “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创业研究”的文章,尝试构建统一的创业理论框架。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创业机会是创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创业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1)创造商品与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存在?(2)某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开发这些机会?(3)创业者在开发创业机会的时候,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会有不同方式的行为?这篇文章对创业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2000年后创业研究领域被广泛引用的文献。
在他们的影响下,创业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更加关注创业机会,取得的研究成果又进一步丰富拓展了他们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在这方面,Jnkping 国际商学院创业与成长项目(PEG)负责人Davidsson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他在“创业研究的范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