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欧美各国就开始流行水景住宅,傍水而居、亲近自然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模式。
国内的水景住宅设计最早受新加坡等地的影响,在祖国大陆首先由广州开风气之先,然后蔓延到深圳、上海、北京等地。2002年初,“水景风”又陆续刮到内陆省份。
房地产界开始流行“水景风”,楼盘的自然或人造水景、湖海成为主要卖点。调查显示,有70%的消费者认为水景是好住宅必备的条件,在水景和朝向不能兼顾的情况下,有48%的人放弃朝向选择水景,水景也给房地产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调查显示,一般同一地块的水景住宅的价格要比普通住宅高出10%——15%,也正因如此,业界一直有“水能淌金”的说法。
水景住宅之所以不会像“围合风”、“欧陆风”那样稍纵即逝,顾云昌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健康住宅是房地产项目的一种终极形式。他介绍说,国际上的豪宅无不择水而建,中国自古也有择水而居的传统,此外,水景还迎和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水景的生态效益和给人心灵带来的共鸣与愉悦也是不言而喻的。
水景楼盘三重境界 我国的水景住宅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流行之初,主要是一些水景点缀型楼盘,这类楼盘中的水,实则是一个微型景观,设计者出于楼盘的整体环境设计,为丰富楼盘的内涵,从心理上满足业主,在小区有限的占地面积中画龙点睛般做些小景,或荷花状喷泉,或层叠形小瀑布,或浅至脚背的水溪等,与真正的水景楼盘有着本质区别。
水景住宅第二个发展阶段的产品多为人造水景楼盘,此类楼盘应有一定小区规模,在建筑覆盖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一从楼盘卖点考虑,二从小区环境着手,三从提升楼盘整体形象考虑,做些或小河或小湖或人造滩涂等景观,在都市中远离自然河道、江湖的前提下营建亲水楼盘,从而形成楼市中独特的景观。 此类住宅在国内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流行。
水景住宅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完全借用城市河、湖自然景色的楼盘。开彦介绍说,对于城市来说,主要是指开发利用已有江河湖川两岸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楼盘。
即使是此类楼盘,也有亲水、临水之分,临水楼盘是指在小区附近有天然水系,业主走出小区不远便可到达水畔,水景即可映入眼帘。 真正意义上的亲水楼盘是指楼盘在紧靠水系的一侧,而且整个小区设计处处以水为主题,业主能方便地与水互相亲近、互相交流,水是小区的一部分,并且已全方位溶入业主的生活。
据介绍,在上海的苏州河畔,目前已有35个水景住宅项目正在开发中。 水景住宅发展的三个阶段,其相对应的产品即为水景住宅的三重境界。
第一种产品为最低境界,它只是为造景而造景;第三种产品为最高境界,使得水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第二种产品的风险则最高,人造景观往往会留有许多斧凿之痕,同时,人造景观的维护费用较高,保持水体的清洁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水景设计常见败笔 目前住宅水景设计中普遍存在设计与治理缺少同步考虑的问题。 由于专业不同,目前景观或园林的水景设计,一般只考虑景观手法和文化表现,不太多也无责任考虑水质治理问题,因此,设计与治理很少同步考虑。
但由于一般景观水体(如人工湖,人工池塘等)没有按自然水理设计,大多是一个基本封闭的系统,几无自净能力,且其内部结构不合理,加上外来物质的输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产生富营养化,最终使水体变得混浊不堪,甚至发臭、发黑,严重影响水体美观。 防渗处理也是水景设计的软肋之一,相当多的防渗处理设计成硬质如钢筋混凝土等,事实证明,这种设计问题多多,其防渗效果也会有诸多问题,如底板容易断裂和渗漏,且不易发觉的补救,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破坏了底质系统,使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驳岸是目前在水景设计中最大的败笔,金元欢说,它彻底破坏了水岸的生态功能,消灭了亲水性,同时使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驳坎的设计,使得亲水性大打折扣,还有相当多的所谓亲水平台。
如今,全国各地水景住宅可谓遍地开花,大有泛滥之势。尽管不乏成功之作,但东施效颦,跟风追潮式的水景住宅,却日渐增多。
“水景”似乎只为炒作之用,只要与水沾边,稍有水体便可标榜为水景;而没有真正从本质上认识水景,理解和把握水景的审美特征,及其美学价值;也没有真正从优化人居空间和增强生态效应的角度来考虑设计水景。 1。
水景设计类型 目前上海做得较好的水景住宅,其水景设计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1)自然水景充分利用项目地块周边的自然江、河、湖泊的水景资源,进行规划布局,以使更多的住户能观赏到水景,如黄浦江、苏州河、川杨河、淀浦河、淀山湖等沿线的众多楼盘,甚至有的楼盘为了观赏自然水景而不惜牺牲朝向,如世贸滨江花园,为观赏浦江水景,7幢超高层波浪形一字排开,一律朝西。 规划布局、房型设计、客厅朝向等都围绕着自然水景展开,充分借外部自然江河水景之光,增强住宅的水景效果。
(2)人工水景在小区内开挖各类人工水景,将无水之地创造出特定的水景效果。此类水景住宅可谓是占了上海水景住宅的绝大多数,其创新意识也体现得更充分。
水景规模有大有小,有的以水。
广州天鹿湖玛莎罗动漫旅游产业基地、广州北岸文化码头、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从化动漫产业园、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番禺金山谷创意产业基地、珠影文化创意园、太古仓、1850创意园、南沙国际影视城、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广州包装印刷文化创意产业园、珠江钢琴乐器文化产业园、小洲影视文化产业园等31个文化创意产业园。
总面积68平方公里的萝岗新城将分三期建设:第一期重点建设西起科学城,东到香雪公园的十公里地带,分为三个组团,香雪大道一以贯之,商场、酒店、住宅等生活设施穿插其中,36个重点项目作为节点。
第二期将建设以天鹿湖风景旅游度假区为主的30平方公里地带,形成“L”形架构。第三期完成整个新城建设,规模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城市。
综合研发孵化区拥有孵化场地50多万平方米 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孵化器集群 各组成部分:科研孵化器的A、B、C组 面积达到43万平方米的中心区配套 里面不仅有超市商场 还有一个五星级的酒店“皇冠假日酒店”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活动中心 并且这个新城在交通上也开创大道将三个组团联成一体今后“五横+七纵+半环”的城市道路系统将确保城内“经脉通畅” 为投资主体 建设主体 承建主体提供了方便 相信也将促进建设周期的缩短 我先说下招商情况吧:作为全国一流科技园区的科学城,是萝岗新城的“龙头”。科学城中心区的科技研发,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IT三巨头签约入园 据萝岗新城指挥部介绍,5年来累计投入13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环境建设。2007年新年伊始,微软、英特尔、IBM三大世界IT巨头齐齐在科学城正式落户。
其中仅微软和英特尔两项目投资就超过3亿美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近100亿人民币。而IBM公司在华南地区首个大型的软件合作项目,将与19个IBM在全球的创新中心接轨。
全球第三大零售巨头驶进 萝岗区居民们很快就能在家门前的大型超市内买到各类鲜活商品!位于科学城的40万平方米商业服务中心将于明年初落成。届时,全球第三大零售巨头Tesco将入驻,德国麦德龙等也将落户于此。
为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商品检测的世界级商品检测签发机构SGS、无祥集团、德国莱茵集团等也已经进驻开始运作。 在广州科学城区内还拥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级“火炬”创业中心、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863软件孵化基地、广东软件园、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基地、智通软件园等国家、省、市、区级和民营孵化场地共计50万平方米,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和留学生创业等各类专业孵化器,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同时,建立了公共的开发实验室、技术测评服务机构、技术创新和专利机构、商标申报服务机构,与20多家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科技项目合作双向互动机制,与30多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研发资源共享机制,形成企业、大学、科研院所联动的资源共享平台,并引进产权交易、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法律、会计等一系列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此外,还投资10亿元组建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积极引进美国IDG等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从而形成开放式、立体化的科技创新服务支撑平台,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
进驻区内的各类研发机构、工程中心和研发团队达上千个,其中经认定的国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博士后工作站10家;全区累计实施国家级“火炬项目”183项,“863项目”23项,其他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485项;索尼、意法微电子、汤姆逊、三星和摩托罗拉公司等著名跨国企业也相继进入设立研发机构和运营中心。 2000年,广州提出“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发展战略,拉动城市商务中心功能东移,形成自中心城区、珠江新城、黄埔工业带向新塘方向的传统产业“东进轴”。
2005年广州城市区划进行调整,依托开发区成立萝岗区,“东进”的战略再获重大突破。 “如果把区划调整后的广州版图看成是一只展翅飞扬的大鹏,萝岗区,则刚好位于这只大鹏的心脏位置。”
东部地区不能是“无心”之城,萝岗区的设立是破解东部地区发展问题的开始。2007年广州发展战略咨询提出近期(2007年~2010年)重点建设包括萝岗新城在内的六大新城发展战略。
处于广州“东进”战略组织核心的萝岗区,将担负广州东进的重任。其战略突破点不在于产业规模的扩张,而是在于区域中心的选择和营建。
10公里地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为推进萝岗新城建设,本届萝岗区政府提出“一年夯实基础开好头,两年强势推进建骨架,三年基本搭建出框架”的三年行动方案。
在现有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公共服务中心区和文化教育园区基础上,三年重点建设包含萝岗区市民服务中心、创业者公园、影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少年宫、中心医院、国际网球中心、星级酒店、玉树公园国际会馆、综合研发孵化区、总部经济区等36个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各组团的功能,使三个组团成为各有侧重、相互依托的整体 创新之城:珠三角重要的科研创新基地 2007年新年伊始,微软、英特尔、IBM三大世界IT巨头齐齐在科学城正式落户。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这些高新项目的入驻,标志着广州高新区的建设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是广州市科技创新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必将进一步增强广州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1998年开始,开发区历届政府敏锐地发现了城市发展的固有瓶颈,充分认识到开发区的空间不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