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策划,是指新闻机构对一个时期或一项专题的报道所进行的有创意的设计、指挥和调控。
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新闻策划从实施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7个步骤: (一)市场分析 要做一个新闻策划,必须先对策划对象所在行业及相关情况有个深入的了解,比如行业的历史,行业的现状,行业发展的新特点,相关的法律配套等。
了解得越详细,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点。 (二)确定宣传目标 对新闻策划来说,主要需要确定的是宣传的范围和宣传的目标人群。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宣传目标影响着后面新闻点的策划、媒体的选择和预算的编制等步骤。 比如宣传范围只是地域性的,那么就不一定非策划出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了,媒体也只需选择地方性媒体就可以了,预算也会比做全国性宣传低得多。
再比如宣传是针对年轻白领的,那么策划的新闻事件必须能吸引他们的关注,媒体也应针对性地选择白领媒体。 (三)策划“新闻点” 这一步,需要策划出能达到宣传目标的“新闻点”。
如何找到“新闻点”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下面将会介绍寻找“新闻点”的基本模式和“借势”、“造势”两大基本方法。 (四)选择媒体 新闻策划都是通过媒体的传播来完成的,因此媒体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宣传目标来选择媒体,比如大众产品,应选择大众媒体;如果客户目标是女性,则应选择女性媒体;专业化的产品,应选择专业化的媒体,像计算机产品,最好选择计算机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中的计算机版面;而市场在全国的,则应选择全国性媒体。 (五)编制预算 做一次宣传,当然要衡量投入产出比,对预算做到心中有数。
广告投放通常采用两种预算方法,1、销售百分比法:以销售额的某个百分比,比如3%,作为广告宣传费用;2、竞争对比法:以主要竞争对手的大致费用来决定自己的广告预算。 但新闻策划和广告投放在费用上很不同,广告费用主要包括广告制作和媒体投放的费用,而新闻策划则主要是新闻事件的实施费用,优秀的新闻策划只需要少量的甚至不需要媒体费用。
因此,新闻策划费用很难像广告投放那样在今年就可以计划好明年的投放量。新闻策划不同个案的实施费用往往会根据具体的策划而有所不同,因此应采用“目标任务法”来预算。
所谓“目标任务法”,就是先确定一个新闻策划的目标,然后估算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所需的费用,包括新闻事件实施费用和新闻发布费用,这两项费用相加就是一次新闻策划的总费用。 (六)策划的实施和控制 这是新闻策划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再精妙的策划,也需要通过媒体进行传达。如果媒体不配合,新闻策划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还有,现在不少媒体已出现“排他性”倾向,就是一条新闻如果其他媒体(尤其是竞争媒体)已经刊播了,就不再采用。这为新闻策划所需要达到的“大规模轰炸”效果制造了难度。
这一情况下,需要策划人有很强的媒体运作和控制能力。 在美国,有一个与此相关的“守门人”概念。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现已得到美国大众传播学者的普遍认同。学者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过滤的作用。
拿新闻来说,通讯社决定发布的新闻只占已发生的重要新闻的百分之一,而读者最后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又只占通讯社发布的新闻的百分之一、二。主管这种过滤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守门人。
企业发出的信息,只有顺利通过守门人这一关,才能经媒介流向公众。 因此如何通过媒体“守门人”这一关,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课题。
早在1997年,作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赢海威在内部刊物《瀛海威人》上,刊载一篇题为《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短文: “……与媒体记者打交道应当尽量了解各个媒体的特点、每个记者的脾气禀性、他们的需求和特长。报纸和杂志有区别,电台与电视台不同,大众报刊与专业媒体又不同,专业媒体中信息类与电脑类又特点各异,中央级媒体与一般类媒体更要有所侧重。
针对各种类的记者也要有不同的策略,年轻与年长、有版和无版、科技类、文化类、教育类、社会新闻类等等都要有针对性地打交道。善于写评论的与善于写长篇报道的,在我们提供资料及公关活动时要使其各尽其长,各得其所。
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结交—些记者朋友,记者中也有噱头,记者朋友面可以宽泛,各种媒体都可以,但要选择对公司最能发挥作用,愿意理解瀛海威思想和阐发思想的人……” 还有一家大公司在进驻上海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出了一篇《上海媒体概述与公关策略》的调查报告,在对上海媒体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媒体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后,提出了进行新闻策划的“具体对策和机会”:“首先,大局上抓住关节点。恰恰因为上海媒体管的死,所以宣传主管部门的权力非常大。
抓住这个节点,所有工作相应会顺利很多。平时注意和宣传主管部门实力官员建立关系,多多交流,对于企业危机公关有决定意义。
上海媒体领导相当听话,只要主管部门打招。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一张美超 新闻类节目策划书一、背景浅析目前,随着传媒行业技术手段的迅猛发展,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竞争日趋激烈。
电视新闻节目是地方电视台的支柱节目。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地方电视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节目要在众多的电视新闻栏目中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就离不开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策划决定着电视节目的成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
因此,评价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新闻节目策划。二、策划动机为了更好地挖掘广阔的市场,吸引更多潜在的受众群,从而获得更高的收视率,为电视台赢得更高的利润。
同时,为广大的群众提供一个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到民生新闻的深层影响,进而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节目形式多样,选题范围广泛,所以受众范围也会很广泛。
不仅会有白领上班族,知识分子,潜在的青年受众,还会有关注物价变化等民生问题的家庭主妇等。据本人初步了解,目前我国各地方电视台的评论类新闻节目通常为每周一播,只有综合性新闻和经济类新闻可能会出现每日一播。
这档以民生新闻为题材的评论类新闻节目将会填补这个空白,会引起受众的关注,极有可能成为一档深受电视观众青睐的新闻类电视节目。5。
1、坚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尽量策动时效优势。
此类节目不管采取何种节目表现形式,纯报道式的,述评、评论式的,或者综合式的,都必须坚持以新近变动的客观事实为基础。这是此类节目的新闻性的必然要求。新闻电视专题性节目策划不是向壁虚构,也不是以策划的主观性来随意取代或扭曲新闻事实的客观性,而是围绕着新进发生的客观事实,研究如何通过创造性思维,在节目中运用什么有效、合理又富有表现力的方法,传播与该新闻事实相关的主客观信息。因此,在此类节目策划中,既要强调策划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又要防止策划的主观性和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发生矛盾。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归根结底还是在客观的新闻事实为基础发挥策划的主观创造性,不能为了制造所谓“节目卖点”而本末倒置。
同时,新闻必须姓“新”。当然,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真实客观的基础上追求既有深度,又不乏可视性,这就使得此类节目一般都着眼于新闻的“第二落点”,时效性一般而言要落后于消息类电视新闻。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以为可以凭策划之功来炒冷饭。须知新闻是易碎品,长江后浪推前浪,“逝者如斯夫”,多大的新闻热点过了几个月也很难让受众再保持当初的好奇心和热情。虽然通过巧妙的策划,此类节目有可能以“专”、“深”、“全”,甚至“美”的优点来弥补作为新闻“第二落点”的缺陷,但再美仑美奂的干花终究没有鲜花的芳香。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策划就是要赶在新闻的“第二落点”还没有退出受众的大脑兴奋灶之前,趁鲜花还有余香之时,利用尚存的时效优势,将其加以各种包装,献给电视机前的受众。
2、利用节目时间容量,策动信息优势。
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一般而言具有专门的内容取向,在具体的节目中往往是主题比较单一(组合式专题节目一般也是围绕一定的主题组合若干内容)。与消息总汇式的电视新闻节目相比,其节目时间容量较大。这就要求在专门的内容范畴里,拓宽题材选择面,优化题材选择点,在单一的主题内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取、开掘信息资源。
所谓策动信息优势,其一就是指信息量要大。时间容量大,意味着对信息量的要求也大。
但信息优势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更表现为对质的要求。在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中,对信息的质的要求尤为重要。在信息时代,人们已经不担心信息量不够,人们开始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所谓“信息时代”,其实更应该叫“信息分析时代”。没有经过分析,不能为我所用的信息其实是无用的信息垃圾。因此,在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中,大量的信息有必要加以分析解释,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信息。电视从业人员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受众不是“沙发上的土豆”,更有必要警醒不要制造信息垃圾把受众慢慢喂成“沙发上的土豆”。
3、利用电视视听符号,策动表现优势。
关于电视传播是以画面为主还是以语言为主,曾经在电视界引起了长期的争论。笔者则认为这种论争过于笼统,而且往往把具体节目中的问题强行上纲上线到电视本体论的层次。其实,电视作为视听兼备的大众传播媒介,是以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为基础,更加综合全面、也更加人性化地传播信息。至于电视语言,笔者认为主要特点有两个:一、利用视听符号形成画面,声音,文字等多种元素,它们彼此相辅相成既有效地完成了传播信息的基本任务,又提供了加强艺术表现力,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可能性;二、电视传播是动态的音像流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画面是连续性的,不能中断;声音(包括同期声,解说词,音乐)根据传播要求,可以时断时续;文字出现在屏幕上,具有独立的表达功能,并且根据节目需要弥补画面和声音的不足。应该说,互联网的出现确实给电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其语言元素跟电视相比并没有增加。
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一般说来播出时间较长,而其内容又相对而言有一定深度,因此在节目策划时就应该注意尽量利用好视听符号,并合理控制、调整节目节奏,在保证新闻性的基础上,努力增强节目的艺术观赏性,不仅满足受众求真、求深的认知需求,而且满足其求美的审美需求。
当然这三点只是对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策划的宏观要求,在具体节目策划中如何落实才是真正的问题。而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策划理论内涵丰富,策划任务千变万化,而其核心就在于创造性思维。没有创造性思维,就谈不上什么策划。笔者上文曾强调策划应成为每个电视从业人员的一种必备意识,除了考虑到电视节目制作是一个集体性的、分阶段的工作,任何一环都需要策划之外,主要就是因为创造性思维首先是个体性思维。如果每个电视从业人员都努力去培养、激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时时可以策划,处处可以策划,人人可以策划,电视节目才有可能常变常新。这种策划意识,这种创造性思维对于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尤为重要。
1、节目策划的前期准备
l 首先应该了解党委、政府、老百姓以及其他媒体在关注什么。
l 准备选择的是什么角度报道或关注?(政府的、百姓的、专家的等等)
l 策划人员有没有更好更新的思路?
l 电视报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哪里?如果没有更好的想法和独具的优势,请愿放弃也不要跟着瞎起哄,否则就是人力财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2、策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l 开阔视野,广泛涉猎,关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各个群体、不断地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搜索”和“梳理”。
l 用记者具有的职业敏感和眼光,发现、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从别人未曾注意的地方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从事件初露端倪的时候预测它的发展前景。
3、选题的确定
一般来说,节目选题的坐标点应当这样定位:行业、领域、部门、群体为横坐标,而时间为纵坐标。把三百六十行都在脑子里搜寻一遍,哪个行业、哪些人在做什么?是否值得我们的关注?他们是否被遗忘了太久?留心一下,我们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
从时间上进行排列、搜索:今天是什么日子?纪念日?社会活动日?历史上的今天?是什么周年纪念?将这两个坐标如何联系起来,就要根据新闻这条基本的线索确定选题的坐标定位。应当把行业和时间进行观察比照,寻找其中的结合点和撞击点,如果能发现两者的关联,这个点可能就会进入我们的选题范围。
3、对节目选题的理性分析
l 要恰当掌握节目出台的时机和火候;
l 要以题材的新颖、独特取胜;
l 要以独特的个性特色或新颖的形式美感取胜;
l 要以主题深刻、挖掘深入、报道充分、分析精辟而独到取胜;
l 要以通俗、醒目、响亮的标题取胜。
素质方面: 1.敏锐:能够先人一步把握到电视媒体的特性和最新发展方向;能够准确把握观众的收视习惯和收视愿望;能够准确把握领导对其所策划的项目内容的期待; 2.富有创意:能够根据不同的频道、不同的受众、不同的经营环境有针对性的拿出新颖、独特、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主意(或者点子); 3.较强的政策水平:这一点仅对我国现有媒介体质而言。
任何优秀的策划都不能有悖于现行的媒介政策。或许有些策划的成功,完全依赖于“打擦边球”,那么就更加需要策划人对政策有精妙的把握,才能做到既要擦边又绝不越界。
职责:一、认真准备人物档案 二、精 心设计访谈话题:①设计轴心话题 ②设计热点话题 ③设计亮点话题 三、注意营造访谈氛围:①选择或抓住合适的访谈时机 ②布置合适访谈的环境 ③营造恰当的语言环境 四、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作用。
1、坚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尽量策动时效优势。
此类节目不管采取何种节目表现形式,纯报道式的,述评、评论式的,或者综合式的,都必须坚持以新近变动的客观事实为基础。这是此类节目的新闻性的必然要求。
新闻电视专题性节目策划不是向壁虚构,也不是以策划的主观性来随意取代或扭曲新闻事实的客观性,而是围绕着新进发生的客观事实,研究如何通过创造性思维,在节目中运用什么有效、合理又富有表现力的方法,传播与该新闻事实相关的主客观信息。因此,在此类节目策划中,既要强调策划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又要防止策划的主观性和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发生矛盾。
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归根结底还是在客观的新闻事实为基础发挥策划的主观创造性,不能为了制造所谓“节目卖点”而本末倒置。 同时,新闻必须姓“新”。
当然,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真实客观的基础上追求既有深度,又不乏可视性,这就使得此类节目一般都着眼于新闻的“第二落点”,时效性一般而言要落后于消息类电视新闻。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以为可以凭策划之功来炒冷饭。
须知新闻是易碎品,长江后浪推前浪,“逝者如斯夫”,多大的新闻热点过了几个月也很难让受众再保持当初的好奇心和热情。虽然通过巧妙的策划,此类节目有可能以“专”、“深”、“全”,甚至“美”的优点来弥补作为新闻“第二落点”的缺陷,但再美仑美奂的干花终究没有鲜花的芳香。
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策划就是要赶在新闻的“第二落点”还没有退出受众的大脑兴奋灶之前,趁鲜花还有余香之时,利用尚存的时效优势,将其加以各种包装,献给电视机前的受众。 2、利用节目时间容量,策动信息优势。
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一般而言具有专门的内容取向,在具体的节目中往往是主题比较单一(组合式专题节目一般也是围绕一定的主题组合若干内容)。与消息总汇式的电视新闻节目相比,其节目时间容量较大。
这就要求在专门的内容范畴里,拓宽题材选择面,优化题材选择点,在单一的主题内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取、开掘信息资源。 所谓策动信息优势,其一就是指信息量要大。
时间容量大,意味着对信息量的要求也大。 但信息优势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更表现为对质的要求。
在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中,对信息的质的要求尤为重要。在信息时代,人们已经不担心信息量不够,人们开始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所谓“信息时代”,其实更应该叫“信息分析时代”。没有经过分析,不能为我所用的信息其实是无用的信息垃圾。
因此,在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中,大量的信息有必要加以分析解释,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信息。电视从业人员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受众不是“沙发上的土豆”,更有必要警醒不要制造信息垃圾把受众慢慢喂成“沙发上的土豆”。
3、利用电视视听符号,策动表现优势。 关于电视传播是以画面为主还是以语言为主,曾经在电视界引起了长期的争论。
笔者则认为这种论争过于笼统,而且往往把具体节目中的问题强行上纲上线到电视本体论的层次。其实,电视作为视听兼备的大众传播媒介,是以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为基础,更加综合全面、也更加人性化地传播信息。
至于电视语言,笔者认为主要特点有两个:一、利用视听符号形成画面,声音,文字等多种元素,它们彼此相辅相成既有效地完成了传播信息的基本任务,又提供了加强艺术表现力,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可能性;二、电视传播是动态的音像流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画面是连续性的,不能中断;声音(包括同期声,解说词,音乐)根据传播要求,可以时断时续;文字出现在屏幕上,具有独立的表达功能,并且根据节目需要弥补画面和声音的不足。
应该说,互联网的出现确实给电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其语言元素跟电视相比并没有增加。 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一般说来播出时间较长,而其内容又相对而言有一定深度,因此在节目策划时就应该注意尽量利用好视听符号,并合理控制、调整节目节奏,在保证新闻性的基础上,努力增强节目的艺术观赏性,不仅满足受众求真、求深的认知需求,而且满足其求美的审美需求。
当然这三点只是对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策划的宏观要求,在具体节目策划中如何落实才是真正的问题。而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策划理论内涵丰富,策划任务千变万化,而其核心就在于创造性思维。
没有创造性思维,就谈不上什么策划。笔者上文曾强调策划应成为每个电视从业人员的一种必备意识,除了考虑到电视节目制作是一个集体性的、分阶段的工作,任何一环都需要策划之外,主要就是因为创造性思维首先是个体性思维。
如果每个电视从业人员都努力去培养、激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时时可以策划,处处可以策划,人人可以策划,电视节目才有可能常变常新。这种策划意识,这种创造性思维对于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尤为重要。
《百姓说说事》电视栏目策划书一、栏目名称:《百姓说说事》栏目宣传语 ①“大事、小事、身边事 ,尽在百姓说说事 ”② “认百姓门 知百姓事 解百姓忧 欢迎收看百姓说说事” 二、节目形式: 《百姓说说事》是一档演播室谈话类栏目。
从电视受众来说,电视谈话节目以其特有的互动性以及向人与人之间面对面谈话方式的回归,受到观众的欢迎。 三、栏目定位: ①功能定位:《百姓说说事》将突出电视媒体的服务性、指导性和引导性,即服务大众,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又要具备指导群众生活,传播先进思想、理念,引导百姓合理、正确生活,从而起到沟通社会,传递信息的作用。
②内容定位:根据"政府重视、百姓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原则进行选题策划。现在民生新闻在电视平民化的时代倍受青睐,以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贴心人为精神内核,《百姓说说事》的话题将本着用公众的眼睛关注国计,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共同创造公共话语,搭建社会和谐的公共平台。
A: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突出社会性,话题尽量窄) B:区委、区政府的政策解读; C :区内先进人物事迹、人文、历史等; D:身边故事 ③受众定位:《百姓说说事》因它独特的选题必将带来大范围的受众,主要还是面向市区的普通百姓。四、栏目宗旨: 栏目要坚持“三个贴近”的原则。
一切为了老百姓,在求新、求变、求实用的基础上注重栏目的贴近性和指导性。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并时刻用“三个贴近”作为检验栏目成功与否的标准。
五、栏目概况: ①时间:每周一期,一期栏目为30分钟。(包括二分半的广告)播出时间:希望播出时间是周六或周日晚上八点至九点之间,这一时段收看人群较为集中,有助于扩大栏目的收视率,第二天上午可以重播。
②基本形式:以演播室访谈为主,可根据节目访谈需要,增加辅助性表现手段,如插播短片、街头采访、观众短信参与讨论、图表表现等手段。 ③特点:(1)理念新颖、知识性强:被采访嘉宾以本区的政策、人文、历史等进行解读。
(2)特色鲜明、手法新颖,争取融政策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以便吸引更多观众成为栏目的固定收视群体。 (3)贴进百姓、引起共鸣,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引起老百姓共鸣。
④风格:节目的总体风格定位为清新、自然、流畅,节目将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一个宗旨是要将节目做得精致,并且赋予其美感,使其成为广大观众喜爱看的节目。采取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以手机短信互动式的沟通交流以及精美的视音频包装,这就是我们栏目的整体风格。
六、栏目包装:片头、片尾和栏目宣传语 片头:由专业公司制作 片尾:由本期嘉宾宣布获奖手机号,摄象机逐渐拉远,全景,滚屏字幕。主持人和嘉宾的服饰:沉稳端庄而不失特色。
主持人的服装最好联系几家品牌服饰赞助,可以在节目最开始或结尾处打上厂家赞助。 七、栏目核心卖点、吸引受众点: ①形式的个性化:主持人在演播室内与嘉宾的交流,通过主持人善意而精辟的置疑,与嘉宾、观众达成默契交流,各取所需。
同时通过各种电视手段的运用,如短片、图表等表现手法增强栏目的可视性,形成个性化风格。 ②主持人采访风格的个性化: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一定不同于新闻播音员和专题节目主持人。
一个节目有没有个性,主持人往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选择好适合的主持人至关重要,这也将会增加栏目的卖点。
③话题的选择、设计:这是节目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好的话题,就要有深度又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才能真正引起百姓的关注与思考。
④短信互动吸引受众参与,扩大社会影响面。 八、主创人员组成: 人是栏目运作的主观能动资源,况且做栏目对电视从业人员的个人责任和团队总体素质有相当多的要求。
本档栏目以8-10人为宜。 监制、制片人、主持人、编辑(记者)、摄像、灯光及辅助人员 (1)监制: 栏目的总负责人 (2)制片人:主要负责栏目选题的选择和整体策划; (3)编辑、记者、主持人(参与):栏目的选题、内容、形式、嘉宾的选择、与台里联系等。
直接在一线采访、主持栏目,是栏目的具体负责人。汇报栏目内容、选题、嘉宾等相关情况。
编辑、记者负责串词的撰写,把握现在栏目节奏,起到桥梁作用。一个栏目的成功关键要有好的栏目内容,好的话题和谈话思路,这就需要编辑在策划时考虑全面。
(4)主 持 人:主持风格应该是大气而不失于幽默,机智、严谨,具备现场鼓动性和场外观众的互动性。尽管谈话节目的成功因素远不止主持人的个人因素,与选题、嘉宾、节目制作群体都有关系,但是,由于谈话节目是采取日常人际交谈方式吸引受众,受众对于谈话节目的接收心理从某种意义而言,主要集中在处于节目核心地位的主持人上面。
而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具体体现在接触方式、谈话方式、学识修养、性格能力方面。这些因素渗透在节目中,使节目与主持人的互动关系极为紧密。
因此,常常是主持人的水平决定了节目的水平。主持人的思想感悟、个人志趣影响着节目风格。
因此,主持人提前介入是十分必要的。在前期准备阶段,。
1、网络新闻专题的定义:(必考) 汇集多种类型的新闻信息、运用多种报道手段和形式,以一定的报道数量、报道深度和广度对特定的主题或事件以多种媒体呈现的整体传播形态。
2、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 (1)集成性与延展性: A、集成多种报道形式和媒体表现手段来表现主题。 B、围绕主题的新闻信息既具有深度又具有广度,还可以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扩充。
(2)实时性与延时性: 专题中既有实时的最新消息,也有已经发生过的过往新闻;不仅可以根据事件的进展不断扩充,而且可以在事件结束后仍然存在。 (3)多种信息手段有机结合。
(4)信息均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5)与受众具有较高的互动性。
3、网络新闻专题的作用 (1)克服新闻碎片化。 (2)实现网络新闻立体化,实现新闻报道在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延展。
4、类型 (1)根据是否更新: A动态专题 :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更新,专题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B静态专题 :一次性建设完成后,内容和形式都不再发生变化。
(2)根据专题内容的性质: A事件专题 :专题的主题是一个事件,专题也围绕这个事件展开报道。 B非事件专题 :主题并非事件,专题只是围绕一个大致的主题展开。
5、报道原则 (1)具有深度报道的意识。 A、内容上除了最新消息,还要有评论、访谈、互动等内容,此外报道内容也要有一定的广度。
B、形式上主要是多种媒体形式配合内容的深度。 (2)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3)合理地体现信息层次。 A、信息要有深度(分析、评论、互动)。
B、信息要有广度(背景、资料)。 C、处理好核心信息、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三者的关系。
(4)突出网站特色与资源优势。 A、充分发挥网站特色。
B、以传统媒体为母体的网站要发挥原创资源优势;没有传统媒体依托的网站发挥汇总优势。 (5)有效利用互动:除了设置“调查”,“评论”等互动栏目外,也可将网民精彩的评论推荐出来。
近年来,我国网站数量的急剧增加,但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不多。
为此,加强新闻网站内容建设,打造更多的网上品牌,已成为当前新闻网站面临的现实课题。如何打造新闻网站品牌优势,提升影响力?笔者认为,强化新闻专题策划是一重要法宝。
在实际操作中,网络新闻专题策划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敏锐及时,树立媒体公信力 公信力,是媒体安身立命、发展壮大的根本。在网络新闻专题策划时,要做到敏锐及时、应事而动,追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
如能长期坚持,就可较好地在受众心中树立起媒体的公信力,进而在受众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有大事要事发生,欲知详情登陆**网站”。发挥自身优势、敏锐及时地设置议程、树立媒体公信力,是新闻媒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胜出的“不二法则”。
在这方面,人民网的“特别策划”很值得一提。该栏目在日常策划中对住房、医疗、教育、反腐倡廉、政府自身建设等敏感话题不回避,体现出了新闻网站的勇气与智慧,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在广大受众中的公信力、地位和影响也日益提高。
在“香港回归10周年专题”报道中,人民网开辟了“活动预告、最新消息、本网记者走进香港”三个子栏目,涵盖了预告式报道、最新进展报道、体验式报道三大类,既实现了专题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又实现了报道形式和信息内容的全方位覆盖;新浪网开辟了“滚动新闻、最新消息”等子栏目,在其“滚动新闻”栏目中还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实现了本页面内容每分钟自动刷新一次。 二、突出主题,拓展信息深广度 新闻专题策划贵在突出主题,做到纲举目张;同时,还要追求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使信息全方位覆盖。
如何能更好的突出主题、拓展信息的深广度?方法之一就是采用“T”型布局。这种结构既能充分发挥网络的技术优势,又能使网页在布局上简洁清爽、方便网民浏览,还可拓展信息深广度——网民只要把鼠标对准相关子栏目热键,就会弹出一串下拉式链接。
这种 “一网打尽”式的策划布局,能使受众感受到“一站式消费”的快感,牢牢吸引受众眼球。当然,在布局时也要防止栏目层次过多、给受众阅读带来阅读麻烦。
下面以新浪网的做法为例说明。“香港回归十周年专题”策划的主题是,全面回顾香港回归祖国十年来所走过的风雨历程,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向世人昭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和强大生命力,彰显香港与祖国内地共存共荣、心心相印的浓浓亲情。
为此,新浪网在其专题策划中,专题首页通栏大标题下把“特别策划”“人物访谈”“幻灯”“互动”4个子栏目制作成了链接热键。网民把鼠标对准相关子栏目热键,就会弹出一串下拉式链接。
如,在“特别策划”一级子栏目中,包含了“香港脸谱”等7个二级子栏目。在二级子栏目中又有若干个三级子栏目,在三级子栏目的其中上还有若干四级子栏目,等等。
三、强化互动,扩大受众参与度 传播学研究表明,强化传受双方互动、扩大受众参与度,是提升新闻传媒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网络专题策划,应自觉把强化互动、扩大受众参与渗透其中,提升网站品牌影响力。
在本次“香港回归十周年的专题”策划中,多家新闻网站都加大了传受双方互动的力度,扩大了受众的参与度。例如:上海东方网,在其专题系列策划的“经济篇:紫荆风中争胜”“沪港‘双城记’”等篇目中开辟了相应“调查”供网友投票,投票结果可即时查看。
面对各种网站、博客、播客、手机等获信渠道急剧增多的态势,强化互动、扩大受众参与度,必将成为新闻网站提升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履行舆论导向职责的重要途径。 四、彰显个性,提升网站美誉度 在专题策划中彰显个性,有利于扩大新闻网站的知名度、美誉度。
如何彰显新闻网站的个性?(1)打造内容。除前文提及的选题要敏锐及时之外,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独特的视角,最能体现网站的思想、灵魂且无法“克隆”。因此,专题策划的视角就成为彰显网站水平和特色的“制高点、分水岭”。
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专题”策划中,人民网、凤凰网等多从“一国两制”对大陆与港澳台的关系等宏观角度切入,高屋建瓴、气势雄浑;而一些地方新闻网站,则大打“地方牌”,丝丝入扣,颇值细品。如江西的大江网开设了“赣港合作十年”和“江报直播室:这十年我们与香港越来越近”,等等。
(2)美化形式。当前,特别要注意强化网页的视觉效果,具体有栏目的设置、页面的美编和布局等。
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专题”策划中, 多家网站网页底色采用了“红、黄”相配,营造出一种喜庆、热烈的气氛,如人民网、凤凰网等;而新浪网、搜狐网、大江网等则大胆运用了蓝色底板,给人以深沉、悠远的感觉。在专题图标方面,人民网、东方网等采用了香港特区区徽,有庄重、热烈之美;凤凰网则以绽放的金色紫荆花雕塑展示出灵动、飘逸之美。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1)重大突发事件。
主要考虑三个角度进行策划: A、后果式:着重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过程。 B、前因式:着重探求突发事件的起因、背景。
C、影响式:着重关注事件所带来社会影响。 ♀♂关于重大突发事件策划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真实、客观。
2、坚持人文关爱。 3、强调原创:创新、首创、创意。
4、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5、要学会反思。
(2)可预知的重大事件。主要考虑报道的时机和报道的规模与角度: A.报道时机:a事件发生前启动新闻专题 b与事件同步启动建设新闻专题 B.报道的规模与角度:a全景式报道 b特写式报道 (3)重要的社会现象或问题。
A、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材料。 B、一个主题统领若干子主题。
C、横向汇集各种材料,纵向延伸报道的深度。 (4)媒体策划的活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