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2、元旦。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4、寒食节。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出现的节日
5、清明节。农历四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我国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每年五月五,人们都会以吃粽子或赛龙舟等活动纪念屈原。
7、七夕情人节。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也叫“乞巧”。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8、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中秋吃月饼的风俗不仅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有关,据说还与元末农民起义有关系,所以可以广为流传。
9、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重阳节为团圆的节日。
10、腊八节。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11、小年。腊月二十三,又叫“灶王爷升天”。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进行扫房,清理家用品,准备过年。
12、立春。在有些地区将立春作为一个节日,每年立春吃萝卜。
13、立冬。在有些地区将立冬作为一个节日,每年立冬吃饺子。
1、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耍龙、游神、押舟、年例,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春节期间贴春联、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都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2、祭祀神灵、拜祭祖先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等盛大的游神活动。
3、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购置年节年货、贴春联、洗头沐浴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4、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
5、春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
扩展资料
1、关于春节的历史起源,由于缺少上古时期文献(秦始皇焚书),现存的文献没有明确记述春节的来历,导致春节的起源有诸多传说。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春节源于上古“腊祭说”、源于“天皇氏定岁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说”、源于“舜继部落联盟首领位说”(有说舜继天子位,但“天子”之称谓最早始于春秋战国,于汉代才流行)、源于“万年青年创万年历说”、源于“年”兽的传说等等。
2、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1983年,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从1983年起,央视春晚这枚凝聚了十几亿中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符号,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春节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 春节期间,省城除了有第五届民俗风情旅游节、趵突泉迎春灯会和明湖庙会等传统“好戏”外,还将打造全新民俗文化游、冰雪游、科普游等活动,以便在春节旅游市场上掘出新年的第一桶金。
2005年,济南市全年估计共接待旅游者1463.2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1.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4%和29.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万人次,旅游创汇3800万美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春节期间,济南市的“传统曲目”还不少,济南市旅游局将举办第五届民俗风情旅游节;趵突泉和大明湖将分别举办第二十七届趵突泉迎春灯会和第十届明湖庙会。 当然传统的春节民俗也是 济南的主旋律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济南市还将进一步整合泉水旅游线路,大力开展观泉赏泉游和泉城古街游;积极引导滑雪场策划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引导各景区开展民俗文化、休闲生态、登山健身等户外旅游活动;利用省科技馆的有利条件,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科普旅游。
济南市还将积极动员各景区开展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和休闲性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打造省城春节黄金周特色旅游品牌。各酒店、宾馆、餐馆、娱乐场所等服务单位,也要积极举办一批美食节、健身娱乐项目,丰富节日美食游、娱乐休闲游和购物游。
济南市政府还要求,1月中旬,相关部门要开展一次旅游安全大检查。有关部门要24小时值班,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曾几何时,“过年”承载和寄托了人们多少欢乐和梦想!几天来,在济南泉城广场、黑虎泉边,众多老济南谈起记忆中的春节,无不充满了感慨和神往。往年一进腊月,大伙就开始忙年,进了腊月二十三,鞭炮声就不断。
过年时,舞龙灯的、踩高跷的,热闹异常。那可都是真本事,有南关的腿子(踩高跷)东舍坊的嘴子(吹奏乐)之说。
大明湖还有庙会……但后来很多民间习俗由于种种原因慢慢淡化了。 省城春节期间除了有民俗风情旅游节、趵突泉迎春灯会和明湖庙会等传统“好戏”外,还将开展民俗文化游、冰雪游、科普游等活动,并进一步整合泉水旅游线路,开展观泉赏泉游和泉城古街游,引导各景区开展民俗文化、休闲生态、登山健身等户外旅游活动等,但这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游客。
如何增加“年味”,还远没有破题。
中国的民俗活动有: 1、大年初一拜大年。
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这一天是农历正月的头一天;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
2、元宵节看花灯。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 3、二月二剃头。
“剃龙头”习俗,或源于古人对龙图腾的崇拜,如古籍中所记载的古人断发纹身以像龙子习俗。“二月二”这天,许多人都要理发。
龙抬头的日子理发叫作“剃龙头”,这预示一年有好的开始。 4、清明节扫墓。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5、端午节吃粽子。 节庆饮食端午食粽,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做“角黍”、“粽籺”、“筒粽”,其由来久远,花样繁多。“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节日。
去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旁边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12点到了,我们全家人去楼下放炮,我们拿的炮有麻雷、鞭炮、烟花和摔炮。我小心翼翼的拿火柴开始点烟花,碰的一声,美丽的烟花像花一样在空中绽放。
看着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这一天,年兽都要到村子里伤害人类。那天晚上,人们纷纷去深山里避难。村里来了一个老婆婆,他说要住在村子里赶走年兽,村里人说:“您还是和我们一起去深山里避难吧!”老婆婆偏不听,半夜,年兽来了,老婆婆给门上贴上对联,在房子里点了许多蜡烛,拿出鞭炮,就开始在院子里放了。年兽大惊失色,再也不敢来村子里伤害人类了。
从此,放鞭炮,贴对联的习俗就留传了下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