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叶仙人掌类2.掌状仙人掌类 3.附生型仙人掌4.柱状仙人掌类5.毛柱仙人掌类6.多花性仙人掌类7.强刺球类8.花座球类 9.小型球类 10.其他类型 生活在干燥地区 仙人掌科花卉的栽培管理 有问题联系qq 243877225 在养护仙人掌科花卉植物过程中,许多人常常会走入栽培的误区:只要一年四季给植株晒太阳,给予高温干旱条件,用粗砂栽植等,就能把这类花养好。
其实不然,要栽培管理好仙人掌科花卉必须根据不同种类和品种的原产地、形态及习性进行养护。 按照原产地和形态把仙人掌科花卉分为陆生型和附生型两种。
陆生型仙人掌原产于美洲热带及亚热带的干旱沙漠或半沙漠地区,茎变态成球形、柱状,叶片变态成针刺状,每年4~10月为雨季,吸水生长期,10月至翌年3月为控水休眠期;附生型仙人掌原产于热带雨林,茎扁平,刺较少,无休眠期或不明显,要求半阴、终年温暖、湿润及空气湿度高的环境条件。 一、换盆 (一)换盆时间 在广州,每年通常在春天(3月中旬至4月上旬)或秋天(9月至10月上中旬)进行1次翻盆换土,换盆前3~5天要停止浇水。
换盆时先将植株从盆中扣出,把根部的土抖干净,老根、烂根和半枯根统统剪掉,注意不要把主根即所谓的“萝卜根”剪掉,健康根仅留下3~4cm长,把剪根后的植株放在阴凉通风处晾5~6天后重新栽种,这样发根又快又好。若老株旁有幼株,可将其掰下,将根系适当修剪后,另行栽种即成为新的植株。
(二)培养土配制、消毒及种植 陆生类,可采用壤土5份、泥炭土或腐叶土3份、粗砂2份,另外加少许消石灰或陈旧墙屑灰,配制成排水、透气性良好的石灰质砂土或砂质壤土;附生类可采用堆肥土、粗砂、泥炭土各1份,另外加少许骨粉配合,配制成中性或微酸性的含有较多腐殖质的排水与保水性良好的肥沃培养土。培养土配制好以后每立方米用40%甲醛50倍液400~500ml喷洒,用前10~20天洒在培养土上翻拌均匀,用塑料薄膜覆盖,种前1周打开薄膜,待药味散尽后种植。
新株栽种时应在花盆底部排水孔垫上一层纱网,以防虫害,然后在纱网上覆盖瓦片等物,以利排水。盆土加到离盆口2~3cm,以方便以后浇水。
由于土壤是湿润的,栽种后不必马上浇水,等7~10天后可浇1次透水。栽好的植株宜放在光线明亮而又无阳光直射处养护,经10天左右便萌发新根,再浇1次水,恢复正常管理。
二、栽培管理技术 (一)浇水和喷水 陆生型仙人掌类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生长期要浇水,休眠期少浇水甚至不浇水。对附生型,冬季温度保持在12℃以上,可常年浇水与喷水;冬季温度保持在12℃以下,浇水可酌情减少并停止喷水。
浇水时掌握这样的原则:“干透浇透,不干不浇”;水温宜尽量与土温相接近,夏天则早(日出前)、晚(日落后)浇水,冬天则上午10时至11时浇水;并且把水直接浇到盆土上,否则会影响到刺的美观。此外,夏天需向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二)施肥 施肥掌握这样的原则:适时、适量、看对象。施肥在春、秋天进行,每隔20天施肥1次,应选择在晴天的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若盆土较干燥时,在盆土洒点水再施肥,浓度以0.05%~0.2%为宜,第二天早晨浇1次透水,效果更佳。
陆生型施肥要求富含钾、磷,少含氮的肥料,附生型则要求较多的氮肥。 (三)光照 陆生型较喜阳光充足,特别是冬季更要充分阳光照射。
一般高大柱形及扁平状的仙人掌类较耐强烈光照,夏季可放在室外不需遮阳;较小的球形类则夏季多喜半阴条件,在夏季高温季节的6~8月在金琥顶部生长点及周围,罩上一片圆形塑料薄膜,以使球体各部分生长均匀。附生型仙人掌类则终年要求半阴条件。
(四)温度 仙人掌生长适温为20~35℃之间。陆生型在冬季休眠期间并不要求太高的温度,在保持盆土干燥的情况下,维持温度在4~7℃即可。
而附生型,则要求冬季有较高的温度,以维持10~13℃或更高为宜。夏季达到30~35℃时,大部分仙人掌生长速度减慢,有时某些种类的茎还会变黄或被灼伤,此时必须遮阳并往地面多洒水,以降低温度。
(五)空气 仙人掌类花卉大都原产于荒漠空旷地区,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因此,在盛夏炎热的天气里,应做好栽培场所的通风降温工作。
栽培温室宜选择在空气流通的环境,并多设些窗户、天窗之类的通风口,以便暑热天气通风换气。必要时还可安装排气扇、吹风机或电风扇之类的设备来加强环境的空气流通效果,以促进仙人掌类花卉安全度夏。
(六)病虫害 为害仙人掌花卉的病菌有细菌和真菌,但问题并不十分严重,只要改善栽培条件,管理措施得当,预防与消灭病虫兼施,很容易获得良好效果。较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 1.腐烂病。
其病原有细菌也有真菌。本病的发生常常和浇水不当,盆土排水不良,持续过度的潮湿有关。
发现病株后,立即用利刀切除有病组织,并在切口涂上木炭粉或硫磺粉,同时节制浇水或换盆,另行扦插或嫁接。最好在栽植场所及植株上定期喷洒4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1000倍液以作预防,但主要还是改善通风条件及避免持续过度的潮湿。
2.昆虫及其他动物为害。主要有介壳虫、红蜘蛛及蛤蝓等。
防治介壳虫,可喷施5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
仙人掌类植物有很多品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仙人掌、仙人球、鼠尾掌、仙人棒、仙人山、量天尺、白毛掌、红毛掌、黄毛掌等。
仙人球仙人球是家中常见的仙人掌类植物,一般株型较小,习性强健好养。呈球形或椭圆形。
仙人鞭仙人鞭又名鼠尾掌。茎圆球柱形,表面有许多纵行的棱条。
花大,5-6月开。性喜温暖,水肥不宜过多。
仙人山又名山影拳,成不规则的圆柱形或假山形。肉质肥厚,生有毛刺,形态壮观。
要培养8-9年才能开花。仙人掌科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石竹亚纲、石竹目的一科。
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数为灌木或乔木状植物。茎肉质,呈球状、柱状或扁平,关节和分枝,茎上有螺旋状排列的特殊刺座,其上着生有刺、毛、腺体或钩毛、花或芽,大小因种的不同而异,小的如衣服钮扣,大的可高达20米。
叶常退化,早期存在,不久脱落,仅少数有正常的叶片(如叶仙人掌)。
仙人掌,又称霸王树,老茎下部稍有木质化,近圆柱形,其余部分均呈掌状。因毛刺颜色不同,又分白毛掌、红毛掌、黄毛掌等。
仙人球,茎球形或椭圆形,绿色。
仙人鞭,又名鼠尾掌。茎圆球柱形,表面有许多纵行的棱条。花大,5-6月开。性喜温暖,水肥不宜过多。
仙人棒,有长短之别,没有毛刺。幼枝上开白色鲜艳的花。
仙人山,又名山影拳,成不规则的圆柱形或假山形。肉质肥厚,生有毛刺,形态壮观。要培养8-9年才能开花。
仙人拳,又称猬状仙人球,茎球形或椭圆形
目前仙人掌科的植物将近有2000种 仙人掌类的科属与常见品种 墨西哥栽培仙人掌的历史可追溯到4000年以前。
当时在墨西哥村落的房前屋后零星栽培,以食用果实为目的。仙人掌的引种记录要追溯到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1496年哥伦布的船队第二次远航美洲后回西班牙。带回了从加勒比海一些岛屿上采集的仙人掌类植物。
虽然只有几种却也引起了欧洲园艺学家的极大关注。仙人掌的分类命名始于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记载了22种仙人掌植物归入Cactus属。
以后1826年英国人斯威特记录了仙人掌栽培种94种。1829年瑞士植物学家德坎多,撰写了164种仙人掌的分类系统,发表了他的分类看法。
1836年英国人林德利首次设立仙人掌科Cactaceae.1840年英国人巴锡顿撰写《植物学辞典》并详细描述了仙人掌类栽培种约400种。1850年德国沙门戴克收集的670种仙人掌植物分成20属。
1898-1903年德国人舒曼又将仙人掌科的672种分成3亚科21属,比较接近现代的分类。1910-1923年美国人布赖登和罗斯完成了仙人掌科专著《仙人掌植物》。
全书记述了1235种,分成3族124属,为仙人掌的研究和生产奠定了基础。岛20世纪60年代,已记录了仙人掌植物2700种,德国人巴克伯吧其分为220属,属越分越细,种越分越多,给研究者,生产者和爱好者带来麻烦和不便。
★仙人柱亚科(Cereioideae) 1.有刺萼属(Acanthocalycium) 2.刺萼柱属(Acanthocereus) 3.罗纱锦属(Ancistrocactus) 松庆玉、罗纱锦 4.鳞花柱属(Anisocereus) 5.鼠尾掌属(Aporocactus) 本属有5种,茎极细,分枝极多,通常下垂。它是原产于热带雨林的附生类型种类,故茎上有很多气根。
棱多而低。刺密生,很短。
花大而多,红色,极其艳丽。 金钮、蓬莱柱、鼠尾掌、康氏鼠尾掌、鞭形鼠尾掌 6.岩牡丹属(Ariocarpus) 本属包含岩牡丹属,连山属与龙舌兰牡丹属。
约有5--6种,整个植株在原产地几乎全埋在地下,由三角状疣突排列成莲座状的茎仅露出一部分。疣突表面常龟裂,腋部和疣突表面有大量绵毛。
花顶生,漏斗状,色彩丰富。体内有生物碱,作用类似乌羽玉。
姬牡丹、黑牡丹、龙角牡丹、龙牙牡丹、花牡丹、犀角牡丹、玉牡丹、岩牡丹、岩牡丹冠、三角牡丹、象牙牡丹、连山、龟甲牡丹、黑牡丹、姬牡丹、白花黑牡丹、龟甲连山、大疣连山、龙舌兰牡丹 7.花铠柱属(Armatocereus) 8.猩猩冠柱属(Arrojadoa) 9.星球属(Astrophytum) 本属约有4--6种,单生,扁球状至圆筒状。棱少,表皮簇生丛卷毛,即通常所谓的“星”。
刺座具绵毛或刺。漏斗状大花,黄或花喉部红色,子房花托筒有狭鳞片。
果半肉质附干花。种子帽形,种脐深凹。
仅星球、鸾凤玉、瑞凤玉、般若4种,全产于墨西哥,但有大量变种和栽培品种。是栽培历史悠久的经典种类。
星球(星冠、兜、沙元仙人球、海胆仙人球)、多棱星球、五棱星球、瑙璃星球、超兜、五棱琉璃兜、星球锦、黄兜、白兜、黄碧琉璃兜、麦圈形疣兜、连星兜、连心兜、大疣兜、切迹兜、螺旋兜、亚棱兜(复棱兜)、副棱兜(腹隆兜)、分割兜、葵兜、3--13棱兜、鸾凤兜、谷间白条兜、白云兜、V字斑、菊兜、海星兜、缀化兜、石化兜、奇岩兜、子吹兜、嫁接嵌合体、疣关兜(花泉)、棱间关兜、花园兜、隆起型花园兜、红叶、咖啡兜、武者兜、瑞凤兜、和兜、roseflora赤花兜、花药败育兜、雌蕊隐藏兜、花缀化兜、花缘切迹兜、多重瓣兜、纯黄花兜、浓白点兜;瑞凤玉(羊角仙人球)、黄凤玉、大凤玉、凤凰玉、白瑞凤玉、黄刺大凤玉、群凤玉;鸾凤玉(主教帽)、鸾凤阁、波托西鸾凤玉、恩冢四角鸾凤玉、碧方玉、碧方锦、螺旋鸾凤玉、三角鸾凤玉、龙凤玉、白鸾凤玉、鸾凤锦、龟甲碧琉璃鸾凤玉;般若(美丽星球)、裸般若、金刺般若、多棱般若、白云般若、般若锦、琉璃兜缀化、鸾凤王冠 10.狼爪玉属(Austrocactus) 11.南美翁柱属(Austrocephalocereus) 南美翁柱属植物以其美丽的刺而著称,而局部生长的厚厚的毛状覆盖物则更增添了刺的观赏性。南美翁柱属植物的花直接出自真正的花座。
看起来花好象镶嵌在一个棉花球里,花为黄色,黄昏开放。 荻氏南美翁柱、红花南美翁柱 12.皱棱球属(Aztekium) 扁球,具粗大肉质根,表皮灰绿色,生长慢,瘤突厚实,角质化,紧缩在一起组成9—11条棱,棱和棱之间还有狭的副棱,棱上有刺座,副棱上无刺座。
刺座具毡毛和l一3根短小而早落的刺。花顶生,高脚碟状,白或粉红色。
瓶状小浆果埋在顶部绒毛中。 花笼 13.华装翁属(Backebergia) 14.碧彩柱属(Bergerocactus) 15. 松露玉属(Blossfeldia) 松露玉 16.花冠柱属(Borzicactus) 17.飞龙柱属(Brachycereus) 18. 群蛇柱属(Browningia) 包含了原来的佛塔柱属(Azureocereus),青铜龙属(Browningia),钟花柱属(Castellanosia)等5属。
又名青铜龙属。表面覆盖有蓝霜的美丽仙人柱是青铜龙属植物的引人注目之处。
青铜龙属植物在其原产地有的甚至还长有枝条,并且也没有那么多的刺。棱条上的刺浓密向上逐渐变细,形成刺族。
有鳞状苞被的白色花朵在夜间开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微子群蛇柱、绿花群。
1墨西哥米邦塔食(菜)用仙人掌 2墨西哥金字塔食(菜)用仙人掌 3墨西哥皇后果用仙人掌 4西班牙可观赏的食用仙人掌 5墨西哥无刺食(菜)用仙人掌 拉丁名为:N.cochenillifera 6墨西哥饲料用仙人掌 7生长在我国南方一带的野生仙人掌 8以色列无刺菜用仙人掌 高等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由于长期适应干旱环境,仙人掌的器官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叶在大多数仙人掌类植物中已消失,茎已代替叶成为营养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且由于外型变化万千,使得大部分仙人掌都极具观赏性。墨西哥的食用型仙人掌,其食用部分也是它的茎,而不是它的叶。
另外,仙人掌形态奇特,还具有棱、疣状突起、刺座、刺和毛,同时,它的花、果实和种子也各具特色。仙人掌最显著的特征是有肥厚多汁的茎,茎上脉间区有线性排列的疣(刺座),刺座有很强的活力,可以产生刺、新的叶状枝或开花结实,从而进行生长和繁殖。
仙人掌的茎部储存了大量水分,因其细胞中含有一个充满水分的大液泡,占整个细胞的85-90%。 茎(叶):原始的仙人掌类植物是有叶的,他们原来分布在不太干旱的地区,外型和普通植物并没太大区别。
一些专家认为,沧海桑田使得原来湿润的地区变得越来越干旱。为了适应环境以求生存,仙人掌外型发生了变化,正常的扁平叶慢慢退化成圆桶状,进而又退化成鳞片状,最后完全消失。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仙人掌类的刺座实为叶芽发育而成。还有一些专家指出,很多种类的仙人掌,其刺座下面的疣状突起相当于正常叶子的叶基。
不管何种说法,我们目前所见到的绝大多数仙人掌类植物都是看不到叶子的。看不到叶子的仙人掌类植物,由于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主要由茎承担,因此茎在正常情况下呈绿色,也不木质化。
在形态上可以说,没有哪一个科的植物如仙人掌科那样千变万化。它们有的呈扁平状,有的呈直柱状,有的似山峰,有的似蛇鞭。
但更多的还是呈球形或近似球形,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因为同样的体积,球形的体表面积最小,蒸发量也减小。
因此在整个仙人掌家族(总数为3000种左右,可食用的除了墨西哥的“米帮塔”、“金字塔”、“皇后”等少数品种外,还有胭脂仙人掌、金枪仙人掌(刺梨)、印地安无花果、海狸尾巴、仙桃等少数几个属、种,其中有几种在中国南方、海南岛和大渡河一带呈野生状态分布,作为食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中,球形的观赏性种类就占到了一半以上。墨西哥食用型仙人掌的茎是属于扁平形而肉质厚实的一类。
棱与疣状突起:大部分仙人掌类植物都具有棱,棱对仙人掌适应干旱环境有很大意义。很多仙人掌类植物的原产地都有这样特点:每年中干旱时间很长,但到雨季时会常降暴雨,雨量充沛。
旱季时仙人掌因水分散发而体积缩小,一旦下雨则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使株体迅速膨胀。如果没有这些象风琴那样可以伸缩的棱,那么表皮肯定要破裂。
棱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各有不同,墨西哥食用仙人掌的棱就排列在每一片扁平茎的表面,形成规则的“棱”形。仙人掌类植物除了有棱外,还有疣状突起。
这是一种独特的构造,事实上在很多球形种类中,即使不具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但在其纵向的棱上也有横向的瘤块状分割。疣状突起是这些植物为适应干旱环境而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有了疣状突起,更便于植物胀缩和散热。一些乳突球属的仔球着生在疣状中间的疣腋部,幼嫩的仔球可得到疣突和疣突先端刺的保护,避免阳光灼伤和动物侵害。
有些扁平状茎片的仙人掌疣状突起排列规则,一般都在网格状的交叉点中间。有些观赏型仙人掌的疣状突起非常坚硬,而墨西哥食用仙人掌的疣状突起非常柔软。
刺座、刺和毛:刺座是仙人掌类植物特有的一种器官。从本质上说,刺座是高度变态的短缩枝,表面上看为一垫状结构。
刺座上着生多种芽,有叶芽、花芽和不定芽,因而刺座上不但着生刺和毛,而且花、仔球和分枝也从刺座上长出。刺座的大小和排列方式各不相同,墨西哥食用仙人掌一般都分布在茎上,但也有一些种类分布在根、花、托筒、子房和果实等处。
刺对于仙人掌类植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它是植物自身保护机制的产物。刺的数量、多少以及排列、色彩、形状等各式各样,变化无穷。
观赏型仙人掌刺的长短、排列、色彩和形状是人们进行鉴别、分类的重要依据。由于人们的有意识的选育、培植,食用型仙人掌类均少刺或者有些是嫩刺,这给人们的食用料理带来了较大的方便。
毛也是从刺座上长出,长短粗细不一,色彩多样。毛有多种功能:一是能有效保护植物不被高山上强烈的紫外线所灼伤,有种很短、很密集的毡毛还能保护植物表皮;另外就是在一些少雨多雾地区,毛能起到汇集露水,供根部吸收的功能。
食用型仙人掌一般少毛或无毛,这也是人们定向选择的结果。 花、果实和种子:每一种仙人掌类植物都能开花,其中很多种类只要栽培得当,很快就可开花。
花通常着生在刺座上,一般春季开花。仙人掌开花有个特点,即一般开在充分经受阳光的成熟片状茎上。
除了真正的兰色和黑色外,各种颜色的花都有,而且千变万化。墨西哥食用仙人掌一般开白色、黄色或橘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7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