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报告称:‘立顿’绿茶被检出含有国家规定不得在茶树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硫丹。”这是一条微信上盛传的吸睛消息。“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与“高毒农药”联系在一起,难怪一些网友惊呼“伤不起”,发誓:“再也不喝了!”
旧闻新说的“恐茶症”
这条消息其实是条旧闻,其实际发生时间是2012年。当时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随机购买了4份“立顿”牌袋泡茶,经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共发现17种不同的农药残留。其中,绿茶和铁观音的农药残留多达13种,茉莉花茶中亦含有9种,而“立顿”绿茶则含有国家规定不得在茶树上使用的硫丹。
硫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对眼睛和上呼吸道有一过性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并可能影响男性生育能力和胎儿健康。硫丹属高毒农药,主要用作农用杀虫剂。硫丹也是一种很有争议的农药,因其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内分泌干扰素作用,已有包括欧盟、亚洲和西非等地的50多个国家及地区禁止使用,但它也依然在印度、巴西、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被广泛使用。
我国是产茶大国,硫丹曾被用于茶树。在国外,硫丹污染蔬菜、水果的情况也很普遍,它是美国所检测的5000种食物中经常被检测出的农药残留之一。2007年,新西兰受检的西红柿中,32%都有硫丹残留,而且残留水平还很高。此外,在辣椒、黄瓜、梨、植物油、沙拉调味汁、花生和花生酱中也发现有农药残留。
当时,“立顿”含有硫丹的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为此,“立顿”出品方联合利华通过官方微博声明:“立顿”茶系列饮品完全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农药残留的规定,是安全和合格的产品。
茶叶有农药残留“不稀奇”
针对硫丹一事,“立顿”曾表示,查出微量禁用农药并不稀奇。因为“现代检测手段发达,查出通过空气、土壤等渠道进入的微量禁用农药不足为奇,关键是含量是否超标。以农药666为例,虽然早已经禁用多年,但其在空气中要完全消解至少需要数十年时间,也完全可以检测得到”。
“立顿”的“不足为奇”的态度让消费者有些不舒服,但其说法却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妨看一条最近的“新”闻。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中国出口欧洲的茶叶中检出高含量高氯酸盐,并且欧盟准备制订严苛标准来限制中国含高氯酸盐茶叶进口。高氯酸盐是什么?茶叶中为什么会有高氯酸盐?
高氯酸盐是一种持久的化学污染物,正常环境条件下可存在数十年。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将高氯酸盐应用于火箭与导弹的固体推进剂、航天器材、军火、烟花爆竹、爆破剂等生产领域,还用于纺织物固定剂、电镀、橡胶制品、染料、涂料等产品的生产过程。高氯酸盐易溶于水,可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及饮用水水源,也可经过土壤和水被植物所吸收并富集。高氯酸盐的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对上述产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环境保护署在多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检测到了高氯酸盐,甚至在几乎所有的监测点种植的西红柿、菠菜、莴苣、胡萝卜以及海产品中也都检测到了高氯酸盐。我国相关部门在检测多个饮用水厂的原水和出厂水样品时发现,无论原水还是出厂水都含有高氯酸盐。在我国春节烟花爆竹集中燃放之后,研究者发现,雪水样品中高氯酸盐的浓度可高达85.99微克/升。在这样的高氯酸盐污染的总体背景条件下,茶叶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2011年6月,我国相关部门要求全面禁止使用硫丹、灭多威等高毒农药。但由于其残留周期长,如硫丹残留周期可达几十年,过去使用过该农药的茶园,即使已经停用,也有可能被检测出残留物,因为此时很多茶叶已经采摘并制成茶叶了。
农药残留≠农药超标
许多人一听到“农药残留”就如临大敌,其实这是把“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了。其实,农药残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它终究不是什么好东西,因此就需要一个标准去界定它。因此,不能说茶叶中检测出了农药残留就是不安全的产品了,关键要看其是否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比如,“绿色和平”的检测数据并没有比对国家颁布的标准,报告中只是告诉了消费者茶叶中有农药残留,但事实上这个残留量还不到国家标准的1/7。这就好比说,你去医院体检,必须通过对照医学上的标准值,才能了解和确定自己体检的指标是否正常。这也是当时“立顿”相关新闻爆出后,许多业内专家纷纷质疑的原因。
也许有人会说,我国的许多食品标准都比国外低,茶叶的标准也不会高。事实上,我国是全世界主要产茶国中农药残留标准较严格的国家之一,如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中涉及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有15项,我国已制定27项,而印度只有5项。我国还是唯一一个制定了茶叶稀土标准的国家。在一些农药残留的标准上,我国也严于其他国家,比如硫丹,我国标准是20毫克/千克,而日本和欧盟是30毫克/千克。
尽管2011年6月,我国全面禁止使用硫丹、灭多威等高毒农药,但由于农药在土地和茶树上会有一段时间的残留期,如硫丹残留期可长达5~6年,为此,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与食品法典委员会给出了10年的过渡期。应该说,这是客观和科学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学污染与健康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永宁曾指出,公众在风险认知的问题上存在一些误区,比如“零风险”与“零容忍”的关系。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真正能够做到的是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风险度内,但对非法添加、掺杂使假等行为必须“零容忍”。再比如农药残留问题,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MRL)的标准是贸易标准,却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人的健康安全标准。正因为如此,公众常把风险理解为“危害+后果”,而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危害+剂量”。还记得“苏丹红鸭蛋”吗?每天吃1000个苏丹红鸭蛋才有可能因此得癌症,这就是“危害”和“剂量”的关系。虽然“茶”是人们“开门七件事”之一,但茶叶的绝对饮用量并不多,一般来说人均每天的消费量也就10克左右。我国常用农药主要为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前者为水溶性,后者为脂溶性(硫丹即属于脂溶性);所以,只要残留量不超标,饮茶就是安全的。
总之,有农药不可怕,关键要看是否超出了影响健康的限度。
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更大
2015年,我国最新修订的、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为包括硫丹在内的12种剧毒、高毒农药的使用加了一道“紧箍咒”: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这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6年以来,首次明确提出在蔬菜、瓜果等的生产中禁止使用剧毒农药。消息发布后,也有不少网民疑惑,既然是剧毒、高毒农药,何不将其全面禁止?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专家指出,10年前,高毒农药在农药中占比近30%,现在还不到1.7%。目前个别高毒农药还无法被替代,如用于粮食仓储等的药品以及处理急发、爆发问题的药品等。这类农药规范使用是安全可控的,而且它们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也是被允许使用的。
尽管“完全可控”,但消费者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最好不用农药,这样才最安全。如果这样的话,那丹麦应该是全世界食品最安全的国家。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布的年度《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中,丹麦名列第一。其名列前茅的关键原因在于,丹麦拥有一整套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和完善、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丹麦的有机食品食用人群占总人口的7.8%,且有机食品是100%不使用化肥、农药,其他无机水果、蔬菜的农药喷洒也在严格的规定范围内,丹麦农业部每年会定期派人抽查,如果农药、化肥超标,农场主将被剥夺生产权。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机国家”,却被冠名为“癌症之都”,每年10万人中就有326人罹患癌症。这似乎难以理解。然而,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生活方式是引发癌症的重要影响因素。丹麦女烟民比率比平均值高,丹麦的酒消费量也很高,这两个因素都会提升患癌的风险。
“丹麦现象”说明,比起所谓的农药残留、致癌物等,生活方式的选择更为重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儿童医院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布鲁斯·艾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从食物中摄入的残留农药微乎其微,真正的健康危险是糟糕的饮食结构,营养缺乏更可能导致癌症。”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病理学家塞缪尔·科恩也强调:“与过分关注食物中的少量农药污染问题相比,关注营养问题对健康更有益。”
当然,农药残留毕竟不是什么有益的东西,慎之又慎、少之又少当然最好。 但也不必无限放大,否则不仅会产生恐慌,更会偏离实际,于身体健康毫无益处。
【责任编辑】张小萌
请到「后台-用户-个人资料」中填写个人说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5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