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是很多呼吸道疾病多会采用的给药方法,具有起效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可避免或减少全身给药,如糖皮质激素可能产生的潜在的不良反应)、无创伤、无痛苦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雾化吸入时,药物以气溶胶(药物颗粒悬浮在气体中)的形式输出,随呼吸气流进入体内,由于气溶胶具有巨大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与气道表面细胞接触而发挥药效。其中,直径1~5 μm的药雾微粒最为适宜,>5 μm 的微粒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而< 0.5 μm的微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90%药雾微粒又可随呼气而排出体外。因此,雾化后形成的微粒大小会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这就对药物的剂型要求很高。雾化必须用雾化的专用剂型,普通的注射液不适合用来雾化。
目前,有雾化剂型的药物包括有糖皮质激素类(布地奈德)、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祛痰药(乙酰半胱氨酸)。只有一种注射液,就是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有专家共识推荐可用于雾化给药。抗菌类药物尚没有雾化的剂型,因此不建议用普通的抗菌药注射液雾化。
雾化用药的副作用因药物不同而不同,比如支扩剂雾化可能有心慌、手抖的副作用;但总体而言雾化用药的副作用比全身用药要少的多。另外,雾化吸入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可适用于任何年龄段,包括老人和儿童;但是,雾化吸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药物进入眼睛,在吸药前不能涂抹油性面膏,吸药后立即清洗脸部,以减少经皮肤吸收的药量。呼吸节律对吸入药量也有影响,儿童哭吵时吸气短促,药雾微粒主要以惯性运动方式留存在口咽部,因此最好在安静状态下吸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