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黄山西部飞来峰上。此石巨大,宽7米,厚1.5-2.5米,高约10多米,直立在一块长12-15米、宽8-10米的平顶岩石之上。两石之间的裂隙面比较平整,接触点很小,使人认为好像是从外地或天外“飞来的”的。其顶部略尖,自北眺望,酷似一枚仙桃,故又称蟠桃峰。登上飞来石,可以眺望西海诸峰,远近景色尽收眼底。《红楼梦》电视连续剧即以此峰作为“青梗峰”摄入镜头。关于飞来石的成因问题,经过专家仔细考察,认为并非由外地或天外飞来,该石与底座原是一个整体,皆由相同成分的花岗岩构成,由于岩石中具有三组近于互相垂直的裂隙(即节理),后来长期受到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岩石顺着裂隙解体崩落,乃残存形成现在的样子。
飞来石位于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平天矼的一块平坦岩石上,为自然风化生成。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
地质学家认为,飞来石这一奇观是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真可谓天设地造。
在天柱峰前,有一座海拔1400多米高的天柱山第二高峰,下粗上细,就像是一只锥子,倒插在地上.顶端有一圆形巨石压在锥子尖顶,这就是飞来峰.无论是近观,还是远眺,它都似是一个仙人,穿着法衣,戴着冒子,端庄肃立,作法镇妖.所以飞来峰又名仙人戴帽.
天柱山原是茫茫大海,各种妖怪为争夺领域,各自故弄玄虚,显示自己的一技之长,搅得波涛汹涌,狂风大作,巨浪翻天.即使是风平浪静的天气,也常出现巨龙腾空似的水柱此起彼伏,害的生活在海上的渔民和周边百姓叫苦连天.忽有一天,太上老君乘仙鹤云游,在空中看到海里一些虾兵鳖将,兴风作浪,残害人民,怒不可遏 ,即回天庭,奏请玉帝,调来天兵天将,降妖灭怪,经过激烈的交战,把妖怪一网打尽,压在巨石底下,然后太上老君找到龙王从东海运来一块镇妖石,稳稳当当的放在巨石上,使妖怪永远不能再出来为非作歹.
飞来峰自从它升腾地面,就以其独特的景观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钦羡.每逢晴天的早晨,彩霞映着朝露,似是一条金色的玉带系在腰间;若是夏天的一场暴雨过后,山风吹着云雾,上下飞奔,穿崖越壑,此时的飞来峰忽隐忽现,仿佛是一位仙翁,头戴桂冠,站在云海里,探视人间烟火,洞察世态炎凉.这种胜境也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立志向往.相传,清代乾隆皇帝,早慕天柱山风光秀美,来到潜山就一个劲地到了试心桥,当望到飞来峰更是赞不绝口,并提出要蹬上飞来峰顶,领略一番"神仙"滋味.随从极力劝阻,均无济于事.于是通过左查右访,终于找到一位能飞檐走壁的药农,可送他上飞来峰,乾隆无比兴奋.经过精心准备,一天上午,旭日高照,晴空万里,药农很顺利地把乾隆送上飞来峰.药农说:"启禀万岁!这就是飞来石."乾隆蹬在上面不敢站立,东张西望,南眺北观,想着这周长二十多丈的巨石怎能飞得动?便随口吟道:
飞来未必是飞来,定是凡人乱疑猜;
飞来为何不飞去?不能飞去怎飞来?
话刚一说完,突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浓云密布,电闪雷鸣,飞来峰摇摇晃晃.药农急忙禀报:"定是万岁的金口御言得罪了仙石."乾隆知道情况紧急,来不得半点犹豫,双膝往下一跪,改了口吟道:
飞来一定是飞来,不是凡人乱疑猜;
飞来若如又飞去,何必当初要飞来?
话音刚落,风息云散,天空有是一片晴朗.
传说天柱山在26亿年前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西海,西海里许多蛇妖鳖精在兴风作浪,扰得民不聊生。后一太上老君路见不平,运用法力从东海龙王处借来一块镇妖石压在飞来峰上,用来镇妖,后来此石就被取名飞来石。
飞来石:飞来石,位于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平天矼的一块平坦岩石上,为自然风化生成。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黄山风景区光明顶平天矼西端的群峰中,有一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上。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
以上就是关于飞来石的由来 ,黄山飞来石怎么形成的的全部内容,以及飞来石的由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