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地鸫:别名虎鸫_顿鸫_虎斑山鸫_怀氏虎鸫,为雀形目、鹟科、地鸫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我国繁殖于东北地区及四川北部等地。越冬于长江以南部分省市。迁徙期间经过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尤以溪谷、河流两岸和地势低洼的密林中较常见,春秋迁徙季节也出入于林缘疏林和农田地边以及村庄附近的树丛和灌木丛中活动和觅食。共4个亚种。在我国北部繁殖的种群全为夏候鸟,在我国南部繁殖的种群部分为夏候鸟,部分为留鸟。
鸫类体型最大品种之一。上体金橄榄褐色满布黑色鳞片状斑纹,与长尾地鸫外形和羽色与本种很相似,但体型较本种显著为小,上体无暗色斑纹,亦缺少金色。叫声为轻柔而单调的哨音及短促单薄的Tzeet声。
虎斑地鸫形态特征 >
体长27-30cm,翅长超过15cm,重120-170g。雌雄羽色相似。上体从额至尾上覆羽呈鲜亮橄榄赭褐色,各羽均具亮棕白色羽干纹、绒黑色端斑和金棕色次端斑,在上体形成明显的黑色鳞状斑。翅上覆羽与背同色,中覆羽、大覆羽黑色具暗橄榄褐色羽缘和棕白色端斑。眼先棕白色、微具黑色羽端,眼周棕白色,耳羽、颊一头侧、颧纹白色或棕白色微具黑色端斑,耳羽后缘有一黑色块斑。下体颏、喉白色或棕白色。虹膜褐色,嘴深褐,脚带粉色。
虎斑地鸫生活习性 >
地栖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林下灌丛中或地上觅食。性胆怯,见人即飞。多贴地面在林下飞行,有时亦飞到附近树上,起飞时常发出”噶“的一声鸣叫,每次飞不多远即又降落在灌丛中。也能在地上迅速奔跑,多在林下地上落叶层中觅食。指名亚种鸣声多变,为缓慢断续的Chirrup-Chwee-chueu-Weep-Chirrol-Chup。
虎斑地鸫饲养方法 >
主要以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为食,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幼鸟则主要以鳞翅目幼虫和蚯蚓为食)。此外也吃少量植物果实、种子和嫩叶等植物性食物。
虎斑地鸫雌雄分辨 >
虎斑地鸫繁殖方式 >
繁殖期5-8月,通常营巢于溪流两岸的混交林和阔叶林内,迁到东北繁殖地时已基本上成对。巢一般多置于距地不高的树干枝杈处,呈碗状或杯状,主要由细树枝、枯草茎、草叶、苔藓、树叶和泥土构成。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5枚。卵灰绿色或淡绿色、稀疏的散布有一些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孵化期11-12天。雏鸟晚成性,雏鸟孵出时体重仅8克,全身除枕部和眼泡后面有几撮白色绒羽外,其余全赤裸无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2-13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