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失信不立”的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失信不立,轻诺心寡信,小信成则大信立。”
信最本质的含义是对自己的所有言行所负的责任,也是一个国家乃至个人要取得尊严和威信的最基本保证。诚实守信是古人所推崇的一种人袼境界,要求人们言行一致,恪守承诺,诚实不欺。恪守诚信不但是一个人的处世立身之根本,也是一个国家安民治国之道。
当然,信守诚诺并不是无原则的,而要善辨是非,分清善恶。如果是做一些有害人民、社会,国家或他人的坏事,那应该是不要守信,讲义气,反的要挺身而出,阻止可能发生的亊,做一个不愧于社会,不愧于他人,有良好道德品质修养的人。“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失信就是失去信任、不讲信用的意思,在生活中,我们一般都会常常说“失信于人”或者是“失信不立”,所以在“失信”的后面我们可以填入“于人”和“不立”。
失信于人:失信于人的意思就是明明答应过他人的事情最后却不能够兑现自己的承诺,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别人也对你没有任何信任了。
失信不立:失信不立就是代表没有信用可言的人就不能够在社会上进行立足,也可以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并且也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个成语最早的出处是来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失信”补充完整有:失信( 于人 )、失信( 于民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6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