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纹伯劳:别名花伯劳_虎伯劳,为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中国、文莱、柬埔寨、印尼、日本、朝鲜、老挝、马来西亚、缅甸、俄罗斯、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台湾和香港、菲律宾为旅鸟。栖息于海拔300-2100m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地区的森林和林缘地带,尤以开阔的次生阔叶林、灌木林和林缘灌丛地带较常见。1828年命名,无亚种。
具备伯劳科鸟内典型习性,性情较为凶猛,不仅捕虫为食,还会袭击小鸟和鼠类。雄鸟头顶至上背青灰色,自前额基部、眼先向后,经头侧过眼达于耳区,有宽阔的黑色过眼纹。
虎纹伯劳形态特征 >
头体长15-20cm,重23-29g。肩、背至尾上覆羽以及内侧翅覆羽为栗褐色,各羽具数条黑色鳞状斑,使整体显现密集的黑色横斑。尾羽棕褐,各羽具有暗褐色隐横纹,横纹之间的间隔约1.5-2cm,外侧尾羽具浅淡色端。下体几全部为纯白色,仅胁部显有暗灰色泽及稀疏、零散的不清晰鳞斑。覆腿羽白色沾淡棕,具黑褐色横斑,腋羽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趾和爪黑褐色。
虎纹伯劳生活习性 >
喜在多林地带,不如红尾伯劳显眼,多藏身于林中。多见停息在灌木、乔木的顶端或电线上。四处张望,寻找食物,当发现空中或地面的猎物后往往急飞捕食,捕食后多返回原栖息处取食或转往别处。
虎纹伯劳饲养方法 >
常停栖在固定场所,寻觅和抓捕猎物。主要食物是昆虫,特别是蝗虫、蟋蟀、甲虫、臭虫、蝴蝶和飞蛾,也吃小鸟和蜥蜴。食物中绝大部分是害虫,如熊蜂、蝗虫、松毛虫、蝇类及各种昆虫,也取食少量植物。鸟胃内昆虫及虫卵占取食频次的82%,植物性食物桑椹和杂草种子占18%。
虎纹伯劳雌雄分辨 >
雌雄鸟相似,但雌鸟前额基部黑色较小,眼先及过眼黑纹沾褐,头顶灰色及背羽的栗褐色均不如雄鸟鲜艳。幼鸟,头顶与背羽均为栗褐色,满布黑褐色横斑,过眼纹褐色或不显著,下体的胸、胁部满布黑褐色鳞斑。
虎纹伯劳繁殖方式 >
繁殖期5-7月,满窝卵4-7枚,以4枚者较普遍。卵淡青色至淡粉红色,上具淡灰蓝及暗褐色斑点,在钝端较集中。卵重3-4克,日产1卵。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3-15天。雌鸟在孵卵时,雄鸟担任警戒并常衔虫饲喂雌鸟。由两性共同育雏,平均每小时喂雏17-24次。雏鸟留巢期13-15天。破壳雏重约2g,5日龄时睁眼,离巢前体重24-26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