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本情绪的种类,从古至今有不同的说法和观点。我国古代名著《礼记·礼运》中提出“七情”说,即喜、怒、哀、惧、爱、恶和憩,《白虎道·情性》主张“六情”分类法,即喜、怒、哀、乐、爱和恶。心理学家Ekman的基本情绪分类包含六种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奇。
Ekman的六种基本情绪
Ekman的六种基本情绪分类是多数研究者所认可的,如图1所示。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有些其他情绪也可以被归入基本情绪,比如柔情(tenderness)。柔情被定义为与记忆有关的体验,并与照料看护的爱相对应,可以与愉悦区别开来,而且并不等同于爱和共情。也有研究者提出嫉妒和父母之爱也可以归入基本情绪。
Ekman的六种基本情绪
快乐是个体所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紧张解除继之而来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满足的意外程度,愿望满足得越出乎意料,个体就体验到越快乐。
悲伤是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或有价值的事物而引起的情绪体验,其强度依赖于失去的事物的价值。
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一再受到挫折,逐渐积累而成的。当挫折是由于不合理的原因或他人恶意所造成时,最容易激起愤怒,对人们强烈愿望的限制或阻止以及不良的人际关系也是愤怒的来源。
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缺乏摆脱可怕的情景(事物)的力量和能力所造成。恐惧比其他任何情绪都具有感染性。
惊奇与愿望或信念等有关,如果外部情境不符合主体信念,个体就会觉得惊奇。
厌恶是由令人不愉悦、反感的事物诱发的情绪,有特定的面部表情、生理体验和行为倾向。因为引发厌恶的刺激通常都涉及病菌感染的威胁,比如腐败的食物和肮脏的场地。因此,厌恶的基本功能被认为与防止疾病感染有关。对厌恶的界定在“它是属于基本情绪”和“它是与道德违反而产生的情绪”之间争论不休。儿童在发展早期对厌恶先从体验开始,然后是对厌恶的表达、理解和言语描述,最后才是认知阶段。另有研究通过自我报告、脑成像技术、面孔表现和内隐测量等实验证据和相关研究发现,真实的厌恶是由违反道德所引发的。在要求个体口头报告厌恶的来源时,会提及很多跟道德有关的行为,比如背叛、虐待、残忍、反常的性行为等。Russel和Giner-Sorolla认为,涉及身体暴力的道德违反更可能引发厌恶,而且在时间上和不同情境中保持更久。综上所述,厌恶在个体发展早期是对物理刺激的厌恶,随后发展为对社会影响和新的道德要求的适应。有研究者对厌恶进行了分类,Olatunji等把厌恶分为三类:核心厌恶、动物本性提醒厌恶(指人类会因为想到自己的动物本性而感到厌恶)以及感染厌恶。也有研究把厌恶大致分为身体厌恶和道德厌恶两大类。
引起厌恶的刺激分类界定比较模糊。Haidt等最初把引起厌恶的刺激分为七类:食物、动物、身体产物、性、体表破坏、死亡和卫生,随后又增加了人际感染和道德冒犯。Tybur等把厌恶来源归入三个领域:病菌、性与道德。
暗示性的厌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一情绪在临床病理如恐惧症、厌食症和强迫症的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厌恶也会影响人们的群体态度。
基本情绪的相关研究。情绪的诱发研究发现,内化(回忆个体相应的情绪事件)和外化(如通过观看影片诱发情绪)过程都可以诱发相应的情绪,然而,如果没有指定具体情绪,那么诱发就很困难。在恐惧、愤怒、愉悦和悲伤这四种情绪中,愉悦受到内化过程的影响最为严重。回忆个人事件会体验更多负性的或混合的情绪,说明内化过程具有更高的紧张度。
情绪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和男性面对相同的情绪刺激时,女性的体验并非一定比男性强烈,性别差异与情绪诱发材料主题的偏向性有关,女性更倾向于温馨、轻松和幽默的快乐主题。当恐惧视频的主题是“威胁”时,男、女被试在观看后都报告了高强度的恐惧,说明个体对原始恐惧诱因体验没有性别差异。女性在视频主题为“黑暗”时,报告的恐惧强度显著高于男性,这可能与过多的个人卷入有关。男性和女性对“令人作呕的行为”和“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情绪主题的主观体验一致性高。
在对嗅觉的研究中,经常会特别提到其与情绪加工的关系。有研究者发现,几乎所有的被试都可以体验到由嗅觉刺激引发的快乐或厌恶,约有四分之三的被试报告有焦虑体验,只有一半的被试报告体验到悲伤和愤怒。但由视觉刺激所诱发的六种基本情绪,被试都可以明显体验到。嗅觉情绪体验更多与文化、植物和食物等有关,视觉引起的情绪体验更多与人有关。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容易通过嗅觉体验到快乐、厌恶和焦虑。
1563阅读
搜索
27种情绪对照图
四大情绪的基本特征
控制情绪的壁纸图片
去戾气三字口诀
情绪管理的十大精髓
人的三大欲望是哪三种
情绪最基本的维度有两个。一个维度是愉快不愉快,称之为情绪的效价。在效价维度上,由正到负,愉悦度依次降低,中间的某一点上无情绪感受。位于正效价那端、有愉悦感受的情绪称为积极情绪(正情绪),位于负效价那端、有不愉悦感受的情绪称为消极情绪(负情绪)。另一个维度是唤醒度,有低唤醒与高唤醒,它由弱到强。
——
拓展资料
维度(Dimension),又称为维数,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目。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0维是一个无限小的点,没有长度。1维是一条无限长的线,只有长度。2维是一个平面,是由长度和宽度(或部分曲线)组成面积。3维是2维加上高度组成体积。4维分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4维,人们说的4维通常是指关于物体在时间线上的转移。(4维准确来说有两种。1.四维时空,是指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2.四维空间,只指四个维度的空间。)四维运动产生了五维。
从广义上讲:维度是事物“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数量,“有联系”的抽象概念指的是由多个抽象概念联系而成的抽象概念,和任何一个组成它的抽象概念都有联系,组成它的抽象概念的个数就是它变化的维度,如面积。此概念成立的基础是一切事物都有相对联系。
从哲学角度看,人们观察、思考与表述某事物的“思维角度”,简称“维度”。例如,人们观察与思考“月亮”这个事物,可以从月亮的“内容、时间、空间”三个思维角度去描述;也可以从月亮的“载体、能量、信息”三个思维角度去描述。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心理学的三种情绪状态
心理学的三种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指在一定的生活事件影响下,一段时间内各种情绪体验的一般特征表现,那么你知道心理学的三种情绪状态是哪三种吗,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心境
心境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喜、怒、哀、惧等各种情绪都可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个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积极、愉快的心境中。
心境对个体既有积极的影响,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不良的心境会使人沉闷,妨碍工作学习,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保持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境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二、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激情是短暂的暴发式的情绪体验。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和心境相比,激情在强度上更大,但持续的时间一般较短暂。
激情通过激烈的言语暴发出来,是一种心理能量的宣泄,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看,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平衡有益,但过激的情绪也会使当时的失衡产生可能的危险。特别是当激情表现为惊恐、狂怒而又爆发不出来的时候,会出现全身发抖、手脚冰凉、小便失禁、浑身瘫软等症状。
三、应激
应激是指个体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是个体觉察到环境的危险或挑战而产生的适应或应对反应。比如,人们遇到突然发生的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刹那间人的身心都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此时的情绪体验,就时应激状态。
应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般应激状态使机体具有特殊的防御或排险功能,使人精力旺盛,活动量增大,思维特别清晰,动作机敏,帮助人化险为夷,及时摆脱困境。
但应激也会使人产生全身兴奋,注意和知觉的范围缩小、言语不规则、不连贯,行为动作紊乱等表现。紧张而又长期的应激甚至会导致休克和死亡。
扩展资料:
情绪状态划分来源于情绪维度理论,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他的这种看法为情绪的维度理论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维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 其三维模式图长轴为快乐维度,
短轴为注意维度,垂直于椭圆面的轴则是激活水平的强度维度,三个不同水平的整合可以得到各种情绪。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顶部是八种最强烈的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每一类情绪中都有一些性质相似、强度依次递减的.情绪,如厌恶、厌烦,哀伤、忧郁。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维度。
黄希庭认为若撇开情绪所指的具体对象,仅就情绪体验的性质来看,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复杂度。
1、心境
心境又叫心情。是指个体一种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且带有感染作用的情绪状态。心境体验会使人的情绪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染上同样的情绪的色彩,它具有长期性。弥散性的特点。
关键词:微弱、平静、持久。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这两个特点。
弥散性主要指心境没有指向具体对象,而是根据心情具有一定传染作用,人的情绪可以由自身扩张到周围的其它事物。比如,咱们常见的古诗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面对国破家亡的凄凉景象,自身的心境就处于一种伤春悲秋的情绪状态,才会觉得花儿也在哭,鸟儿的啼叫也让人感觉惊心。再比如,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再有,许多笼罩性词语,比如,绵绵柔情、耿耿于怀、闷闷不乐等也都体现了心境这种情绪状态。
长期性指是心境会在一定时间内主导人情绪,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是几个小时、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比如,我们学过的鲁迅的一篇文章里写到祥林嫂在失去丈夫和儿子后长期抑郁寡欢。
2、激情
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而时间相对短暂的情绪状态。
关键词:强烈、爆发、短暂。
激情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
积极的激情使人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振奋人心、行为果断、自我激励、富有效率。
消极的激情同样也会因其暴风雨般的强烈能量带来破坏性的结果,给个体的工作学习生活造成极大恶果。如青少年学生因小摩擦,导致口角、斗殴、伤人乃至殃及生命,都源于一时的激情冲动。再比如,咱们常考的例子,“范进中举”,运动员在赛程中狂放呐喊以此激励自己等都属于激情。还有之前说过的古诗词,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漫卷诗书喜欲狂”等等也都属于激情的情绪状态。
3、应激
是指一种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个体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关键词:出乎意料、高度紧张。
一方面它可能提高人的激活能力,表现为急中生智,灵活应变;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致使人的行为紊乱,判断失误,不能准确的做出符合当时目的的行动。但是,人们如果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中,就会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弱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敏锐性。
所以对比情绪状态的三种分类,可以发现三者的区别如下:
心境:指向性(×) 外显行为(×)
激情:指向性(√) 外显行为(√)
应激:强调出乎意料、高度紧张。
1、心境
心境可以理解为平时我们所说的心情。它是一种比较持久微弱,弥散性的情绪状态。他往往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状态,并且在一定时间里使周围的事物都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比如,开心的心情往往会使我们感到心情舒畅,办任何事情都感觉很顺利。
2、激情
激情是一种猛烈,迅疾和短暂的情绪状态,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激动,比如狂喜,绝望,暴怒等。激情一般是由某个事情或者是原因引起的当场发作。情绪表现为猛烈,但持续时间不长,并牵扯的面不广。激情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宣泄的方式,但是从长时间来看,对人的身体健康平行有益,但过度的激情会使情绪失衡产生某种的危险。
3、应激
应激是指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引起的强而有力的情绪状态。比如我们遇到突然发生的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的时候。身心都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此时的情绪体验便是应激状态。在应急状态中,要求我们迅速判断情况,瞬间作出选择。因此,会引起机体一系列明显的生理变化。例如心跳,血压,呼吸以及高度紧张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应激状态中,一般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情急生智,沉着镇定,另一种是手足无措,呆若木鸡。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任何行为反应,都是于每个人的个体特征,知识经验以及意志品质等特性密切相关的。
情绪可分为7种类型:喜、怒、哀、乐、恐、惊、思;
情绪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种外部表现也就是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这些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叫表情。
情条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个人健康状况、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境,可以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增强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益于健康;
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认知活动效率,使人丧失信心和希望。经常处于焦虑状态,有损于健康。人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着心境的基本倾向,对心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情绪分类图,基本情绪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以及情绪分类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