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腰燕:别名赤腰燕,为雀形目、燕科、金腰燕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大部分地区、欧洲北部地区。1771年命名,共9个亚种。燕子是我们身边很常见且深受人们喜爱的夏候鸟,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燕子的习俗和传统,并认为它们能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好运。概括地说,燕子有两大类:燕和雨燕。虽长相和行为看起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其实两者亲缘关系较远,在分类学上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类群:燕隶属于雀形目、燕科;雨燕隶属于雨燕目、雨燕科和凤头雨燕科。
我国较常见,多见于山间村镇附近的树枝或电线上,习性与家燕相似,但它生存海拔较高,体型稍大。喜结小群活动,有时与家燕混飞,但不如家燕迅速,振翼较缓慢,且比家燕更喜高空翱翔。鸣声较家燕稍响亮。
金腰燕形态特征 >
体长15-20cm,重15-28g。上体黑色,具有辉蓝色光泽,腰部栗色,脸颊部棕色,下体棕白色,而多具有黑色的细纵纹,尾甚长,为深凹形。最显著的标志是有一条栗黄色的腰带,浅栗色的腰与深蓝色的上体成对比,下体白而多具黑色细纹,尾长而叉深。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
金腰燕生活习性 >
金腰燕在我国主要为夏候鸟,每年迁来中国的时间随地区而不同。南方较早,北方较晚。秋季南迁的时间多在9-10月,少数迟至11月末才迁走,迁徙期间有时集成数百只的大群。性极活跃,喜欢飞翔,整天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村庄和附近田野及水面上空飞翔。飞行轻盈而悠闲,有时也能像鹰一样在天空翱翔和滑翔,有时又像闪电一样掠水而过。休息时多停歇在房顶、屋檐和房前屋后湿地上和电线上,并常发出“唧唧”的叫声。
金腰燕饲养方法 >
以昆虫为食,主要吃飞行性昆虫,主要有蚊、虻、蝇、蚁、胡蜂、蜂、蝽象、甲虫等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寿命15年左右。
金腰燕雌雄分辨 >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缺少光泽,尾亦较短。
金腰燕繁殖方式 >
繁殖期4-9月。经3-5天配对成功后,雌雄双双飞到附近的河边、池塘、沼泽、湖泊、水沟等潮湿地上摄取泥土筑巢。通常营巢于人类房屋等建筑物上,巢多置于屋檐下、天花板上或房梁上。雌雄亲鸟共同营巢,每个巢需10-26天才能完成。每年可繁殖2次,每窝产卵4-6枚,多为5枚。卵纯白色,个别有少许棕褐色斑点。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孵化期17±1天,在巢期26-2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