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中果树的定植形式。为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资源、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应根据预定果树成长的大小,以及果园的土壤、气候和管理制度等具体条件,采取不同的栽植方式。
长方形栽植
生产上应用最广,特点是行距大于株距。行距与株距的比例,依树冠的大小和整形方式而异。乔冠一般为3∶2或4∶3;矮化密植的小冠树,多采用宽行密株的栽植方式,行株距离的比例为4∶1.5或5∶2。中国北方大面积的枣粮间作,也属宽行密植,行距15~20米。株距3~4米(见果粮间作)。这种栽植方法的优点是,单位面积栽植株数较正方形栽植多,行间通风透光好,利于早期丰产,单位面积的产量高,管理方便,便于机械作业。由于蜜蜂活动时,有顺行飞行的习性,宽行栽植时授粉树宜多栽(图中1)。
正方形栽植
行距、株距相等。是传统的大冠稀植果园中应用最多的栽植方式之一。其优点是,每株树占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通风透光条件好,果园土壤可以纵横耕作,人员和机具通行方便。缺点是成形期迟,进入丰产期晚,土地利用不经济。正方形栽植密度低,果园覆盖率低,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如栽植过密,通风透光条件容易恶化,产量、质量反而下降,且不便管理。随着果树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发展,这种栽植方式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少(图中2)。
三角形栽植
相邻行的植株位置相互错开排列,与隔行树相对,行距与株距相等,或行距略小于株距,分别构成等边或等腰三角形。其优点是,在植株间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可比正方形栽植株数增加15%左右,成园和丰产均可相应提早。但因树郁闭提早,管理不方便,现已极少采用(图中3)。
带状栽植
又叫宽窄栽植,以1~2个较小的行间距,间隔一个较大的行间距配置,邻近的2~3行为一带,保留一个宽行距的作业道。矮化果树和葡萄,有用一个窄行距与一个宽行距相间配置,构成双行带状。其优点是,增加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相应地加快成园期限,提早进入丰产期;缺点是带内的修剪、病虫防治及采收等作业困难,也易造成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影响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畦式栽植
又称多行栽植(multi-linebed)一般5~6行成为一畦,再留一宽行距的作业道。目前仅用于矮化果树的试验栽植中。生产上一般不采用。欧美各国还有少数斜角形畦式栽植,将畦内植株按与作业道呈一定斜角排列,并留有小的间隙,使畦内植株呈一列斜向作业道的短树篱式,光照条件有所改善,但管理困难。
等高栽植
山坡、丘陵栽植果树,常以等高线为基础,先定行距。如遇陡坡,两行太近时,可以从中抽去一行,然后按预定株距栽植。这种方式,行距不等,而株距一致,由于行向沿坡等高,便于修筑水平梯田或撩壕,可以较好地保持水土(图中4)。
变化性栽植
为了早期充分利用园地,早期丰产,栽植时,在永久性植株的行间或株间同时栽树,待树冠密挤后,逐步间伐或移出临时性植株,以保留永久性植株的生长空间。这种方式用苗多,建园成本增加,临时性植株刚开始投产后即需刨除,故除极矮化栽培外,一般较少采用。
果园的栽植方式,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果园经济管理制度的改变而改进、发展的。随着集约栽培的推进,围绕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资源,增加栽植密度,又便于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正方形栽植逐渐减少,长方形栽植迅速发展。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推行长方形栽植,在西欧大面积矮化栽培时,则主要采用宽行密植的栽植方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