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挑是:挑弄、引动、斗。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 【朝代】宋译文对照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标签:小学古诗情感写景思念景色其他译文 注释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挑,造字本义,动词:预判,捡选 tiǎo。时挑野菜和根煮。——唐 • 杜荀鹤《山中寡妇》扩大引申为动词:选择性地将西撩起 tiǎo。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比喻引申为动词:策动,激起事端 tiǎo。 汉王欲挑战。——《汉书 • 高帝纪》扩大引申为动词:将担子放在肩上 tiāo。担挑双草履,壁依一乌藤。——陆游《自题传神》
◎ 挑 tiāo 形声。字从手从兆,兆亦声。“兆”意为“远”。“手”与“兆”联合起来表示“把手伸向远处拿物品”。本义:就远不就近地拿物品。引申义:选择。转义:把远方的物品用肩膀担回来;把近处的物品用肩膀担到远处去。举例:清华、北大派出招生人员离开北京,到偏远地区如云贵四川去录取学生,这就是“挑”。〈动〉(1) (本义的挑读 tiǎo ,挖取)(2) 用肩膀担 [shoulder]担挑双草履,壁依一乌藤。——陆游《自题传神》。(3) 又如:挑力(挑担。以肩荷物);挑包(肩挑包裹);挑码头(在码头上挑运东西);从对门坡上挑柴火;挑米;挑油;挑谷(4) 引申为承担;担当 [bear;hold]。(5) 如:挑头的(领头,带头);挑家过日子;挑担子(承担责任或担负重任)(6) 挑选 [select]你不嫌不好,挑两块去好了。——《红楼梦》(7) 又如:挑兵(选募兵);挑补(挑选补官);挑踢(挑选);挑撮(撷章摘句);挑嘴(挑拣食物)(8) 挑剔 [pick]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会挑人。——《红楼梦》(9) 又如:挑抉(挑剔);挑刺(10) 通“佻”。窃取 [steal]却至挑天。——《国语》(11) 挖取 [dig]时挑野菜和根煮。——唐· 杜荀鹤《山中寡妇》(12) 抬举 [praise or promote show favour;favour sb.]只要六老爷别的事上多挑他们姐儿们就是了,这一席酒,我们效六老爷的劳。——《儒林外史》◎ 挑 tiǎo〈动〉(1)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2) 同本义 [instigate;incite;provoke]挑,挠也。——《说文》挠挑无极。——《庄子·太宗师》汉王欲挑战。——《汉书·高帝纪》故相如以琴心挑之。——《史记·司马相如传》目窕心与。——《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媒而挑之。——《列子·杨朱》(3) 又如:挑三豁四(搬弄是非);挑头子(挑起事端;借端生事);挑眼(嫌弃;挑刺);挑茶斡刺(寻事生非);挑缀(挑拨);挑拨弄火(挑逗;拨弄火舌);挑引(挑逗,逗引);挑泛(挑逗);挑招(挑逗勾引);挑狎(调戏);挑情(挑动情爱);挑发(挑动诱发);挑谑(逗引,调笑)(4) 挖取 [dig]。(5) 如:挑野菜;挑耳;挑治(挑挖治病);挑挖(挖掘);挑补(挖补);挑动(开挖);挑浚(清除淤塞,开通河道);挑剜(抠挖);挑菜(挖菜)(6) 用竿子把东西举起或支起 [raise]。(7) 如:把帘子挑起来;挑拨(拨动灯芯使灯火明亮)(8) 用指尖、棍尖等刺或戳 [poke]。(9) 如:挑火;挑刺;挑灯;挑破水泡(10) 显露 [expose]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韩非子》(11) 弹奏琵琶的一种指法,反手回拨[make string toward the inside with backhand]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8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