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zhi厂家、生产日期,是否dao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
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 (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 (9)超过保质期限的; (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
《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
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
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
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
“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
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五、食品储存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到先进先出;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标志明显,防止交叉污染;做到离墙离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
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4)储存法:农药随着时间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空气中的氧与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
一般应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一、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中小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三、中小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
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韩国瘦身一号床”。
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5、每周吃蘑菇1—2次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
五、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饭前便后要洗手;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六、夏季孩子食用哪些蔬菜最适宜瓜类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饮用水所无法替代的。
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等。
凉性蔬菜进入夏季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清热去火、排毒通便。如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不妨经常食用。
“杀菌”蔬菜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等。
七、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1、不宜空腹饮。不少人喜欢将牛奶煮沸后,放凉饮用,视同一般的饮料、果汁,这样虽然方便了,但空腹饮奶使牛奶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过短,过快地进入排泄系统,从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全面吸收。
饮牛奶时要吃点点心,如面包。饼干之类,以利延长其在消化系统内停留的时间。
关于肾病饮食健康知识2、不宜饮冰牛奶。将牛奶冷藏或加冰块饮用,虽然口感爽,但冰牛奶对肠胃的刺激,易致发腹泻。
3、不宜温藏。有人喜欢图省事,将牛奶早上煮好后,装入保温瓶中存放,想喝时再倒出来饮用。
殊不知,牛奶这种营养丰富的饮料,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导致牛奶腐败变质。4、不宜久煮。
有人将牛奶煮沸时间过长,其实这样不好。因为煮牛奶一般要放白糖,煮时过长,奶的赖氨酸与白糖在高温下产生果糖基赖氨酸,而这是一种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5、不宜饮结块奶。牛奶中若出现块状或絮状性物质,即不宜再饮用,因为这样的牛奶已变质。
八、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所谓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健康有效的减肥药品依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不宜再食用。九、如何正确选购饮料?首先、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其次、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第三、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十、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
一、什么叫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二、什么是qs标志
qs是食品“质量安全”的英文缩写,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是质量标志,食品外包装上印有qs标志表明符合质量安全基本要求。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由“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标志主色调为蓝色。字母“q”与“质量安全”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
三、安全购买食品的注意事项?
1、任何食品需特别关注五个要件: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qs标志。?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2、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或失效日期,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3、看产品标签,注意区分认证标志。
4、看食品的色泽,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5、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注意有无健康证,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照,有无防蝇防尘设施。
特别提醒各位同学,夏天到了,请同学们不要在无照摊贩上够买食品。通过这期食品安全板报,我们明白了丰富的食品安全知识,懂得了不安全食品对自己和家人的危害,我们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夏天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适量饮用葡萄酒可以预防心脏病,癌症;补血养颜,可以当做一种美容的方法,并且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4. 茶叶中含有茶碱,茶多酚,都具有杀菌消炎作用,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E,B可减缓感冒症状。 5. 给婴儿吃鸡蛋,应该只吃蛋黄,不吃蛋白,由于蛋黄内含有婴儿极为需要而又容易吸收的维生素A,D和铜,铁质,却没有蛋白和薄膜中含有的致敏性物质,可以防止婴儿发生过敏性湿疹和荨麻疹。
6. 要注意猪肉上的“三腺”,即甲状腺(在头部周围),肾上腺(在腰子附近),淋巴腺(在颈部,腿部),这三腺是不能食用的。 7. 夏日饮水学问:开怀畅饮生弊端,饮水莫等口渴时,解暑还是茶水好,冷饮不如凉开水。
8. 烧过又烧的开水和在热水瓶里放了数天的开水也不能喝,因为里面的亚硝酸盐增多了。 10. 白开水是排毒的首选饮料,因为它可以稀释毒素在机体组织中的浓度,加快其代谢速度,促进毒素及时从尿液中排出体外。
11. 吃水果不可以代替蔬菜,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中的钙与铁要比浅色蔬菜含量少,而浅色蔬菜又比绿菜和黄色蔬菜的含量少。 12. 营养学的研究证实,蔬菜中的各种维生素,一经受热或多或少都会损失,科学的吃法是生食。
可生食的植物很多,如胡萝卜,包心菜,甜菜,花菜,香菇,腰果,瓜子,海藻,小麦芽等。 13. 食品规定的的保质期指的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也就是在食品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的所有指标都符标签上或产品标准的规定;食品的保存期则可以理解为有效期,也就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的最终食用期。
15. 不宜多吃的食物:松花皮蛋,方便面,臭豆腐,葵花籽,动物内脏,烤牛,羊肉,腌菜,油条。 16. 粉丝为富含铝的食品,不宜多吃。
饮用白酒要防止铅中毒。 17. 接触铅较多的人群,为防止铅中毒,每天最好喝1~2杯牛奶,并常食大蒜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
18. 日常饮食十忌:忌零食,忌过饥过饱,忌咸食,忌甜食,忌快食,忌边看边食,忌走路吃东西,忌嬉笑打闹,忌食过寒过热食物,忌过食甘肥之品。 19. 空腹六忌:忌饮酒,忌吸烟,忌饮茶,忌喝牛奶和豆浆,忌吃柿子。
期吃糖。 20. 生吃鸡蛋对人体有害,会引起中毒;鸡蛋脏了,也不宜用清水冲洗。
熟蛋不宜用冷水冷却。 21. 菜汤要当天喝完,青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煮熟后如放置较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
22. 食用新鲜黄花菜会引起食物中毒,因为新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本身无毒,进入人体之后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有强烈毒性。 23. 不少人吃水果时喜欢连皮食下,认为果皮中的某些营养物质比果肉中的含量还丰富,其实,这种吃法是不对的,常食带皮水果会引起农药中毒,水果在喷洒农药后,残留物大部分积存在果皮里。
24. 过量食用味精会引起中毒,另外,味精不宜放得过早,因为味精加温时间过长,会变成焦谷氨酸钠是一种有毒物质。 25. 酸奶保留了鲜奶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还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食欲,促进新陈代谢,酸奶中的乳酸杆菌能产生乳酸,降低肠道内的PH值,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减轻毒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26. 目前,人们在吃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得误区:一是食不厌精,一谈到营养,似乎就离不开山珍海味和鸡鸭鱼肉;另一种极端的倾向是以素食为主,不沾一点荤腥。 27. 成年人平均每天喝6~8杯水,如果为了排毒,需要喝更多的水。
28. 在凉拌菜中加入适量食醋,不仅能使菜的味道鲜美,还可以杀死凉拌菜中的病菌,特别是海产品。 29. 萝卜,民间素有“小人参”之称,其所含维生素C比梨,桔等高8倍,所含核黄素也很高。
30. 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食品的生产日期都不能省略,而保质期,保存期可以任选或同时标出。 31. 能祛除体内脂肪的8种食物:茶,葱蒜,苹果,牛奶,燕麦,玉米,鱼,菊花。
32. 能清除体内污染的五种食物:鲜果和蔬菜汁,海带,绿豆汤,黑木耳和菌类植物,牛蒡。 33. 夏天吃点苦味的食品,如啤酒,茶,苦瓜等有促进食欲,利尿,活血,消炎的功能。
34. 有不少人认为,变质食品只要好好地煮沸一下,杀杀菌,再食就不会食物中毒,其实使用变质食品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并不在于细菌本身,而在于这些细菌产生的毒素。 35. 豆制品营养价值很高,但食用过多,也是有害的,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36. 不是带酸味的食物才是酸性食物,凡是在体内分解,产生酸性代谢物的都是酸性食物,甜食,如糖果,奶制品,糕点,饮料等,含糖量很高,是典型的酸性食品,应当控制食入量。 37. 人工合成香料,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的,具有一定的毒性。
38. 糖精是毫无营养价值的甜调味品,人体如果摄入过多,可以诱发膀胱癌。 39. 如果发现豆芽发的粗壮,色泽不正,有氨味,大多是化肥发的,不能食用。
40. 柿子与红薯,螃蟹不能同食。 41. 牛奶和巧克力不能同食,牛奶中含有钙和蛋白质,而巧克力中含有草酸,会结合生成草酸。
42. 用果汁服药会降低药效,加大刺激,生成有害物质。 43. 在吃补药期间,不可生吃萝卜,浓茶。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扩展资料:
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该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食品安全的含义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食品数量安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第二层:食品质量安全: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的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需要在食品受到污染界限之前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污染和遭遇主要危害因素侵袭。
第三层:食品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安全标准:
(一)食品相关产品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于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六)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七)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八)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
(九)食品中禁止使用的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食品安全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杨永兆
同兴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一、大纲
1.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2.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基本要求)
3.加工操作规程
4.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过程监控要求
二、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1.具体的能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的部分病原菌
2.食品中常见的可致病的病毒最常见的是甲肝病毒
(一)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1.人感染寄生虫病大多是由于生食、半生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食品加热不彻底所致
2.生物毒素人体摄入的后极易引起中毒、重者死亡。常见的有发芽马铃薯、青蕃茄、苦杏仁、鲜黄花菜、生黄豆等
(三)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1.部分有毒食品
河豚鱼、青皮红肉鱼
四季豆、扁豆、荷兰豆
生豆浆
野蘑菇(颜色鲜艳的大都有毒)
2.能污染食品的物质
有机磷农药,蔬菜
瘦肉精,猪肉、猪内脏
亚硝酸盐
桐油
贝类毒素
三、餐饮服务监督管理
(一)餐饮服务基本要求
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二)餐饮服务基本要求
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一)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
一、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中毒的蔬菜有哪些。
1、被农药污染的蔬菜。菜农为了蔬菜长得快长得好,使用高浓度农药喷洒蔬菜而且提早上市。
2、没有煮熟外表呈青色的菜豆和四季豆,含有皂甙和胰蛋白酶抑制物,可使人体产生中毒。
3、发芽的马铃薯和青色番茄均含有龙葵碱毒性物质,食后会发生头晕、呕 吐、流涎等中毒症状。
4、用化肥生长的豆芽因化肥都是含氨类化合物,在细菌作用下可转变为一种致癌物叫亚硝胺。长期食入可使人患胃癌、食道癌、肝癌等疾病。
5、鲜黄花菜(也叫金针菜)含有科水仙碱,当进食多量未经煮泡去水或急炒 加热不彻底的鲜黄花菜后会出现急性胃肠炎。
6、蚕豆。有的人吃蚕豆后会得溶血性黄疸、贫血、称为蚕豆病(又称胡豆黄) 。
7、鲜木耳。其中含有一种啉类光感物质,它对光线敏感食后经太阳照射可引起日光性皮炎。 另外一定要注意对于蔬菜的选购和贮藏保鲜,蔬菜食用前一定要做到"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熟以保证安全。
二、隔夜菜的存放期限
隔夜菜因受到食用时的污染,又存了一段时间,菜中微生物含量较高,确实存在卫生问题,食用不当会影响健康。那么,隔夜菜处理有什么窍门呢?
饭菜如果有剩余,食用后就尽快放入冰箱,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以减慢菜中细菌中生长繁殖速度。其次就是下顿食用前必须经过加热回烧,因为有些致病细菌虽不会致食物变质,但能致人生病。如将食品加热,可杀灭食品中大部分的微生物。
隔夜菜的存放期限:1、隔夜菜在5度以下的低温环境,可存放1—2天。如存放3天以上,蔬菜中天然存在的硝酸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加热也不能去除。2、动物性食品在25—30度时,3—4小时即变质。3、色拉、海蜇之类的凉拌菜,由于加工时就受到了较多污染,即使冷藏,隔夜后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应该现制现吃。4、腌制食品盐分多,安全食用期限可延长到3—4天。
三、怎样减少蔬菜农药残留。
1、浸泡水洗法:蔬菜上沾染的农药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一般先用水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如此反复清洗浸泡2至3次,基本上可清除绝大部分残留农药。
2、碱水浸泡法: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10克)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重复3-5遍。
3、储存法:蔬菜上的残留农药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缓慢地分解。冬瓜、南瓜等不易腐烂的蔬菜可以先放1周再食用。
4、热水法:有些蔬菜瓜果可通过热水去除部分残留农药。常用于芹菜、菠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洗一、二遍。
四、食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
购买食品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是一段时间,它是从生产日期算起。生产日期是指食品产品完成全部生产(加工)过程(程序),并达到销售的标准日期。
在购买食品时我们会发现,在食品的包装上或标签上除了印有食品名称、配料、制造者、经营者等项目外,还有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为了增强健康卫生自我保护意识,应当了解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的含义。
保质期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而保存期是推荐的最终食用期。如果保质期或保存期与食品的贮期条件有关,必须表明贮藏方法,如冷藏贮存、避光保存、阴凉干燥处保存等。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也应注意销售商的销售环境是否符合标签上规定的条件。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