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大山大河
2020年消防安全知识答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B )反应。
A.物理B.化学
2.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B )的阶段。
A.最不利B.最有利C.较不利
3.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A)。
A.窒息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冷却灭火法
4.凡是在特级动火区域内的动火必须办理( C)。
A.相关手续B.许可证C.特级动火证D.动火证
5.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 B )。
A.纵火罪 B.失火罪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6.单位的消防档案,一般由( B )部门管理。
A.行政B.保卫C.工会D.办公室
7.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施工的项目竣工时,( C)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
A.必须B.可以C.应该
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实行( A )监督管理。
A.分级B.分类C.统一
9.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 A )。
A.优先救人B.优先抢救财物C.优先灭火
10.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国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 B )。
A.四组 B.五类 C.七种 D.三级
1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
1.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的方针。
(B)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2.消防工作应当坚持 的原则。(C) A.防火安全责任制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3.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未经 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消防产品。
(D) A.各级公安机关 B.各级公安消防机构 C.各级人民政府 D.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4.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 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A) A.无偿 B.有偿 C.自愿 D.自觉 5.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 、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B) A.消防环境 B.消防设施 C.公共设施 D.公共财产 6.《消防法》规定,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 。
(A) A.集体宿舍 B.单身宿舍 C.厨房 D.俱乐部 7.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 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B) A.工作 B.现场工作 C.安全保卫 D.消防安全负责人 8.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 物品。
(C) A.生活物品 B.化学物品 C. 易燃易爆物品 D.易燃物品 9.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 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A) A.1 B.2 C.3 D.4 10.我国的消防工作由 C 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A、全国人大 B、公安机关 C、国务院 D、公安消防机构 11.消防用电配电箱结构及其器件宜用(C)型。 A、防电 B、防水 C、耐火耐热 D、防盗 12.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靠灭火(B) A、降低温度 B、降低氧浓度 C、降低燃点 D、减少可燃物 13.粉尘爆炸属于(B)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蒸汽爆炸 14.我国通用火警电话号码是(B) A、120 B、119 C、114 D、110 15.楼内失火应(A) A、从疏散通道逃离 B、乘坐电梯逃离 C、在现场等待救援 D、去看看是什么物质着火了 16.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要迅速(C)以防止引起火灾。
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B、打开灯查找漏气部位 C、打开门窗通风 D、打开风扇进行通风 17.发生火灾时(A)。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B、只能开门 C、只能开窗 D、门窗都不能打 18.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C)逃生。
A、着火相反的方向 B、人员多的方向 C、安全出口的方向 D、着火方向 19. 发生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用(A)捂住口鼻,采取匍匐前进或低头弯腰的方法迅速朝安全出口的方向逃离火灾现场。 A、湿毛巾 B、手 C、干毛巾 D、被子 20. 学校教学楼应配备的灭火器型号是(A)。
A、ABC干粉灭火器 B、BC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卤代烷灭火器 21. 燃气用具使用完毕后,(C)。 A 要关掉灶具阀门,总阀门可以不关 B 要关掉总阀门,灶具阀门可以不关 C 首先关掉灶具阀门,然后关掉总阀门 D、首先关掉总阀门,然后关掉灶具阀门 22. 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C)火灾。
A、塑料 B、汽油 C、金属钠 D、木材 23、在公共娱乐场所,手提式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是( A ) A、20米 B、25米 C、30米 D、35米。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国火灾的种类一般分为两类A类和B类火灾,即液体和固体火灾。
(X)2. B类火灾是仅指可熔化固体物质的火灾。 (X)3. 使用干粉灭火器的时候,在距离着火点3m左右处灭火。
(X)4. 灭火的时候,人员应该在下风处。 (X)5. 一旦房间着火,应该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X)6. 11层着火了,赶紧坐电梯逃离到1层。 (X)7. 在着火的现场,过浓烟区的时候要站立行走,不需要匍匐前进或者弯腰前进。
(X)8. 一旦发生火灾,要注意保持镇静,不可以慌乱,积极自救。 (√)9. 使用干粉灭火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10. 如果整个楼房着火了,应该注意人身安全,及时逃离火灾现场,请专业人员救火。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不得分,少选,所得选项得1分).1. 关于干粉灭火器的使用,下列正确的是( BC )A 、在室外使用,应该占据下风方向 B、使用前拔下保险销C 、灭救液体火灾的时候,应该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D 一般用于化学试剂、精密仪器的灭火2. 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该( ABCD )A 、灭火器嘴对准燃烧最猛处 B、左右扫射 C 、使均匀的喷洒在燃烧物的表面 D、扫射至把火全部扑灭3. 下列属于引起A类火灾的物质有( BC)A 、甲醇 B、原始记录纸 C 、毛绒玩具 D、钠4. 本酒店所在大厦的消防器材有( AB )A 、干粉灭火器 B、消防栓 C 、二氧化碳灭火器 D、消防车5、防火的基本原理有:(ABCD)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消除引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有(ABCD )的义务。A、维护消防安全B、保护消防设施C、预防火灾D、报告火警7、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可分为( B C D)..A、阴燃阶段 B、初起阶段 C、发展阶段 D、下降阶段8、热传播的途径有( A C D )。
A、热传导 B、热感应 C、热对流 D、热辐射9、造成电气火灾的原因有可能是(ABCD)。A、短路 B、过负荷 C、电热器具使用不当 D、漏电10、如果睡觉时被火灾烟气呛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 BC )。
A、迅速将门窗打开 B、在逃出门之前将着火房间的门窗关好 C、将毛巾淋湿后捂住口鼻,迅速弯腰低姿跑到安全区域 D、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队前来救援。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ahmatkibir588
消防安全知识调查问卷及答案
单位: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30分)
1、要使可燃物着火不必有充足的氧气就可燃烧。()
2、所有的火灾刚开始时都是小火,随着火灾的发展输出的热量越大,火灾蔓延的速度和范围也愈大,所以扑灭初起火灾最容易的。()
3、使用手提式灭火顺序为:拔出铁销子拉环、将喷嘴对住火源、人站在上风头、用手压住提手(压手)、这时灭火剂即可喷出。()
4、火灾发生时烟雾太浓可大声呼叫或晃动鲜艳的衣物以救援者的注意。()
5、防止烟气危害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湿毛巾捂嘴逃身。()
6、用二氧化碳扑救室内火灾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然后人再进入这是为了以防窒息。()
7、对个人来说,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导致行为失误和违章操作进而有可能发生火灾。()
8、手动报警器不可随便按动。()
9、从火场出来后,可返回去取贵重物品或钱票。()
10、大学生宿舍楼安装限电装置,是为了控制学生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预防火灾发生。()
11、可以拨打火险报警电话“119”演练报火警。()
12、若宿舍门外已被大火封死,要紧闭房门,用湿毛巾等堵塞门缝,在室内等待救援。()
13、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不当,可能会冻伤手指。 二
当作消防安全知识问答吧! 1、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2、什么是火灾?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火灾。 3、燃烧所应具备哪几个条件? 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个条件。
4、什么是蓄热自燃? 可燃物在没有直接火源作用下,由于自身内部的物理、生物、化学反应,温度不断聚集升高,达到燃点发生燃烧称为蓄热自燃。 5、为什么白酒会着火?请说出酒的度数与火灾危险的关系。
因白酒中含有乙醇。酒的度数越高,闪点就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6、为什么家用冰箱不适宜存放易燃液体? 因易燃液体蒸发的可燃气体达到一定的爆炸浓度时,遇冰箱内继电器打火会发生爆炸起火。 7、柴灶、煤灶与液化气灶能在同一房内使用吗?为什么? 不允许在同一房间内同时使用,因为一旦液化石油气灶泄漏遇明火就会造成火灾。
8、灭火的四种基本措施是什么? 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 9、电器着火了,该怎么办? 家用的电器或电线着火,要先切断电源。
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应及时灭火,要防止爆炸伤人。
10、当你发现液化石油气瓶、灶具漏气时应当怎么办? 首先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使可燃气体散开。严禁打开任何家用电器以及一切火源,立即找液化石油气站工作人员及时维修。
11、使用液化石油气炉为什么要先点火,后开气? 如果先开气再点火,先喷出的大量液化石油气就有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气体,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应当先点火先开气。
12、液化石油气初起火灾如何扑救? 用湿布保护好手,迅速关好气瓶阀门,然后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13、怎样使用干粉灭火器? 先拨掉保险插销,一手握住喷嘴对准起火点火焰根部,一手压下压把。
14、手提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应一手握提环,一手抓底圈,把灭火器颠倒过来,轻轻抖动几下,泡沫便会喷出。 15、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手轮式:应把手提提把,翘起喷筒对准火源,打开启闭阀,即可喷出二氧化碳。
鸭嘴式:应拔出保险销,握住喷筒根部,将上鸭嘴往下压,二氧化碳即可从喷筒喷出。 注意事项:在窄小的空间使用后应迅速撤离,同时切勿逆风使用,此外还要防止冻伤。
(因液态的二氧化碳气化时需吸热)。 16、烟头为什么容易引起火灾? 因为烟头虽小,但其表面温度一般都在200至300摄氏度,中心温度可以高达700至800摄氏度。
而一般的可燃物(如纸张、棉花等)的燃点都在130至350摄氏度,所发烟头很容易引发火灾,乱扔烟头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17、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哪些? (1)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热;(4)电火花和电弧;(5)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电热工具的表面热;(6)过压热;(7)涡流热 18、高层建筑火灾有哪些特点? 一是蔓延快;二是逃生困难;三是扑救困难。
19、居民楼内堆放杂物有哪些危险性? (1)容易引起火灾并使用火灾扩大蔓延;(2)发生火灾后,通道堵塞,人员、物资不容易疏散;(3)妨碍火灾的扑救。 20、高层民用建筑内是否能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不能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由于燃气本身的易燃、易爆性在运输、贮存中都潜伏着极大的危险。 21、水为什么能灭火? (1)水能冷却燃烧的物质;(2)水能隔绝空气,使用燃烧窒息;(3)水能稀释某些液体,冲淡燃烧区可燃气体的浓度,降低燃烧程度,能够浸湿未燃烧的可燃物,使之难以燃烧;(4)水在机械作用下具有冲击力,强烈冲击火焰,使用火焰中断而熄灭。
22、哪些物质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1)遇水燃烧的物质。如钾、钠、镁、铝粉等,这些物质遇水能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放出大量的热,易引起爆炸;(2)高压电气装置的火灾,在没有良好的接地或没有切断电源时,一般不能用水扑救;(3)轻于水且又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火灾,如汽油、煤油着火;(4)硫酸、盐酸、硝酸火灾,不宜用强大的水流扑救,容易喷溅伤人;(5)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用水直接扑救,因水接触高温迅速分解成氢、氧,造成燃烧爆炸。
23、我国常用的灭火剂有哪些? 有水、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等类。 24、灭火器一般应放在什么位置? 应放在被保护物的附近和通风干燥、取用方便的地方。
25、干粉灭火器多长时间检查一次? 每半年检查一次。 26、常见的消防车有哪些? 有水罐消防车、泡沫水罐消防车、干粉消防车、消防车云梯车、多功能消防车等 27、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引发火灾的因素? (1)吸烟;(2)灯火照明;(3)生活用火;(4)小孩玩火;(5)驱蚊;(6)燃放烟花爆竹;(7)祭祀和宗教活动用火;(8)使用或存放易燃物品;(9)电气线路和家用电器。
28、电线短路为什么会引起火灾?家庭用电短路的原因有哪些? 短路是电气线路的火线与零线、火线与地线碰在一起,引起电流突然大量增加的现象。短路时会瞬间产生高温高热,使电线金属熔化,绝缘层燃烧,引燃附近的可燃物导致火灾。
家庭用电短路的主要原因有:(1)绝缘选择不合适,如电压等级高,绝缘等级低;(2)绝缘层受高温、潮湿、腐蚀作。
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有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着火源及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或缩小燃烧范围 限制单位储运量; 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粉尘的浓度于爆炸下限以下; 用防火漆涂料浸涂可燃材料; 及时消除洒漏在地面或染在车船体上的可燃物等 隔 绝 空 气 破坏燃烧的助燃条件 1密封有可燃物质的容器设备; 2将钠存放在煤油中,黄磷存放在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存,镍储存在酒精中等 消 除 着 火 源 破坏燃烧的激发能源 1危险场所禁止吸烟、穿带钉子的鞋、用油气灯照明,应采用防爆灯及开关; 2经常润滑轴承,防止摩擦生热; 3玻璃涂白漆、防日光直射; 4接地防静电; 5安避雷针防雷击等 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阻止新的燃烧条件形成, 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 1在可燃气体管路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 2有压力的容器设备装防爆膜、安全阀; 3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筑防火墙; 4危险货物车厢与机车隔离 如果因意外情况发生了火灾,应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我国的火警电话号码是“119”,火警电话是直通消防队的。打电话报警时,情绪要镇静,必须详细说出火灾地址、起火地点、火势大小及报警人姓名。
报警后,起火单位还要尽可能及时清理通往火场的道路,以便消防车辆能进入火场。同时,应派人在起火地点附近路口引领消防车辆,使之迅速、准确地到达火场,投入灭火战斗。
手提式泡沫灭火器适应火灾及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 灭火器原理 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可适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使用方法: 可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赴火场。
这时应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当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即可将筒体颠倒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
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而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的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
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喷在燃烧物上,直到扑灭。
使用时,灭火器应始终保持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 泡沫灭火器存放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并取用方便之处,不可靠近高温或可能受到曝晒的地方,以防止碳酸分解而失效;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以防止冻结;并应经常擦除灰尘、疏通喷嘴,使之保持通畅。
当大楼内失火时, 不要慌张、乱跑,要设法快速离开火灾现场,千万不能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以用结实的绳子从窗口降到安全的地方。高楼火灾逃生的原则是,突发大火后,要冷静地观察火情和环境,迅速分析判断火势趋向和灾情发展的可能,抓住有利时机,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和方法,争分夺秒地逃离火灾现场,千万不要迟疑或又返回抢拿财物,以免贻误最佳逃生时机。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存在着难进入、难扑救、难寻找、难救援等困难,这就需要提高高层建筑内人们的消防意识,立足于自防自救。据此,搜集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常见逃生途径: 途径之一: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内部的附属设施进行疏散逃生。
国家消防建筑规范要求,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需设置避难层,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可以尽快进入避难层,等待疏散和救援。人们可以通过室内步行楼梯或消防电梯逃生,但不能乘坐普通电梯。
消防电梯拥有独立电源,一旦着火断电,消防电梯就会自动启动另一电源和电梯内用于逃生的设施,维持24小时不断电。通常,高层建筑至少应设有两道以上的楼内逃生楼梯,遇有火情普通电梯不能使用时,人们可利用内楼梯进行疏散逃生,一道被堵就从另一道逃生。
逃生时要尽可能关闭楼梯间的防火门,防止烟火侵入。 途径之二:努力自救或等待救援。
工作或生活在高层建筑内的人们,遇火灾不要轻易跳楼。如果被烟火困在较低楼层(三层以下),可先将室内席梦思、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底,再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或是把床单、窗帘等接成绳,沿绳索悬垂自救。
被困在较高楼层时,要将自己充分暴露在容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消防官兵前来救援。 途径之三:逃生尽量向下而不是向上。
由于浓烟烈火向上蔓延的速度很快,人们逃生时要尽量向下跑。发生火灾时,要尽可能地迎着火区闯过火带逃向楼底。
虽然向下迎着火区闯也有危险,但相对而言,危险性比向上跑要小得多。只有在火势很大,着火点以下楼层完全被封,无法向下逃生时,再考虑往上逃到较为安全的楼层(比如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等待救援。
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湿棉被裹身,最好猫着腰使头部尽量贴近地面,必要时匍匐前进。 途径之四:如果高楼失火,遇火第一时间首先该拨打119。
在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很小,用灭火器、自来水。
正确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C 6.A 7.A 。 二、判断题1 对,2对.3 错 4.错 5.对 6.对。
三、简答题
1乘飞机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放射性物品、刀具及其它危险物品。
2.野餐后不要乱扔瓜果皮壳、饮料瓶罐等,还要及时把野炊用火扑灭,以防发生事故。
3.燃气泄漏后 里面的一氧化碳被吸入人体后会阻止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和氧气结合结合
人会中毒身亡
4.不能携带火柴、打火机、鞭炮等物品进入山林。
5.最好不要燃放鞭炮,如要燃放应注意:
(1)要选择空旷的地方,点燃后迅速离开,保持一定的距离;
(2)不要立即去拾落地未响的鞭炮,更不能拿在手里放;
(3)不可将鞭炮放在玻璃瓶、瓷碗、瓷坛内燃放,更不可把点燃的鞭炮甩向他人或有易燃物品的地方;
(4)观看他人燃放大鞭炮时,微微张开嘴,以保护自己的耳朵。
6.119
7.可以用打锣敲钟、吹哨、喊话等方式向四周报警,动员大家来灭火。
8.一、稳定自己的情绪,切忌急躁。二、请讲普通话,以免方言的差异造成错误。三、按照“119”指挥中心接警人员的要求讲清着火地点,内容包括: 1、着火地点在哪条路上?与哪个道路交叉口最近? 2、着火地点是什么单位?门牌号多少? 3、着的什么东西?火势大小? 4、报警 人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号?报警人的姓名? 5、按照接警人员的要求,在指定的路口接消防车。
9.假报火警是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条规定:
完了,谢谢
正确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C 6.A 7.A 。 二、判断题1 对,2对.3 错 4.错 5.对 6.对。
三、简答题
1乘飞机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放射性物品、刀具及其它危险物品。
2.野餐后不要乱扔瓜果皮壳、饮料瓶罐等,还要及时把野炊用火扑灭,以防发生事故。
3.燃气泄漏后 里面的一氧化碳被吸入人体后会阻止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和氧气结合结合
人会中毒身亡
4.不能携带火柴、打火机、鞭炮等物品进入山林。
5.最好不要燃放鞭炮,如要燃放应注意:
(1)要选择空旷的地方,点燃后迅速离开,保持一定的距离;
(2)不要立即去拾落地未响的鞭炮,更不能拿在手里放;
(3)不可将鞭炮放在玻璃瓶、瓷碗、瓷坛内燃放,更不可把点燃的鞭炮甩向他人或有易燃物品的地方;
(4)观看他人燃放大鞭炮时,微微张开嘴,以保护自己的耳朵。
6.119
7.可以用打锣敲钟、吹哨、喊话等方式向四周报警,动员大家来灭火。
8.一、稳定自己的情绪,切忌急躁。二、请讲普通话,以免方言的差异造成错误。三、按照“119”指挥中心接警人员的要求讲清着火地点,内容包括: 1、着火地点在哪条路上?与哪个道路交叉口最近? 2、着火地点是什么单位?门牌号多少? 3、着的什么东西?火势大小? 4、报警 人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号?报警人的姓名? 5、按照接警人员的要求,在指定的路口接消防车。
9.假报火警是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条规定:
完了,谢谢
第二节 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我国《消防法》在总则中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 。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科学准确地说明了“防”和“消”的关系,正确地反映了同火灾作斗争的基本规律。“ “预防为主”,一是要做好宣传教育,使大家重视消防工作。
二是普及消防知识,提高防火和扑灭初期火灾的能力。三是确立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保证措施落实。
例如公司制定的“明火作业管理制度”、“危险品管理制度“等。 “防消结合”是指我们在做好火灾预防的同时,要做好各项灭火准备,及时扑灭发生的火灾。
首先要有思想准备,发生火灾时做到心中有数,科学指挥,快速扑灭。其次要有物资准备,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灭火器、消防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一系列的消防设施。
“政府”、“部门”、“单位”、“公民”四者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这是《消防法》确定的消防工作的原则。 第二章 燃烧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的条件 燃烧,俗称火。
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燃烧。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烧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
那么这个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就是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和温度(引火源)。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条件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缺一不可。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自然界中的可燃物种类繁多,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
2、氧化剂(助燃物):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叫氧化剂,也称为助燃物。一般氧化剂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氧,在空气中约占21%。
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引火源有很多种。明火是引火源,其中就包括我们抽烟的烟火,这就是我们公司为什么规定禁止在厂区吸烟的原因,你在厂区吸烟一旦周围可燃物、助燃条件存在就会引起火灾。
4、链式反应: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等于燃烧的必然发生。在各必要条件的中,还有一个“量”的概念,这就是发生燃烧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
(3)一定的点火能量。(4)不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第二节 燃烧的类型 燃烧的类型有许多种,主要有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 1、闪燃 :是一定温度下,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在消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液体的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2、着火: 可燃物质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的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燃点(又称为着火点),通俗来说就是引起着火的最低温度。燃点越低,越容易起火。
根据可燃物质的燃点高低,可以鉴别其火灾危险程度。 3、自燃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情况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称作自燃。
可燃物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的自燃点。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4、爆炸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分别增加或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时化学能或机械能转化为动能,释放出巨大能量,常见的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①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蒸汽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如蒸汽锅炉,液化汽钢瓶等的爆炸。 ②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
可燃气体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属于此类化学爆炸, 在消防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可燃性气体、蒸汽、粉尘、液滴与空气或其他氧化介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的爆炸,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第三节 燃烧产物的毒性 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热量、可见烟等全部物质叫做燃烧产物。
一、火场中热烟气的一般毒害作用 热烟气的一般毒害作用包括缺氧、高温气体对呼吸道的热损伤和烟尘对呼吸道的堵塞等。 1、缺氧 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
正常空气中氧气占21%(体积比例)。在火场中,由于可燃物的燃烧使火场中氧气的含量减少,特别是在密闭的环境中,一旦着火,火场中的氧气会迅速下降,会造成人头痛、呼吸急促、判断能力迟钝、意识不清甚至死亡。
2、高温气体的热损伤 火场中,由于可燃物多,火灾发展迅速,火场气体温度升高很快。根据一般室内火灾升温曲线,着火中心5分钟后即可升高到500摄氏度以上。
人体皮肤对温度很敏感。一般在120度时可忍受15分钟,145度时5分钟就无法忍受,在175度时不到1分钟皮肤便会造成灼伤。
人体呼吸系统的各类器官非常娇嫩,吸入高温气体会造成组织坏死甚至死亡。 3、热烟尘的毒害作用 火灾中的热烟尘由燃烧中析。
一、
1B、
2C、(好像ABC都不对,一定要选就选C)
3A、
4B(1211不知道是什么)
5C
6A
7A
二
对的 1、5、其他的错
三
1、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放射性物品、刀具及其它危险物品还有液体物品不能超过100ML等
2、一定要把火彻底扑灭,防止死灰复燃。不要把火柴、打火机等随地乱丢。
3、防止小朋友不小心把燃气弄着引发火灾,或者不小心煤气中毒,甚至是爆炸。
人体吸入大量的燃气会一氧化碳中毒,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最终窒息死亡。在一定的空间里,燃气过多可能引起爆炸。
4、不能带油类的东西,防止自燃。(其它的不知道)
5、放炮时要在空旷的地方,不能有一些易燃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周围的易燃物和自身安全,防止引火上身。
6、119
7、先评估一下形势,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现救人,钱财是身外之物。同时可以呼求,找人帮忙。切记逞英雄。
8、先报地址,一定要地址清晰准确,再报火灾的大小,周围的情况,和着火的物品具体是什么。一定不可以惊慌,不然就会耽误时间。
9、好像是违法的,而且会被罚款(出勤费一般好像是200)。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