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消防知识火场的逃生方法 1、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应果断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2、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
3、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 4、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窒息。
为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因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毒烟伤害的最佳方法。
另外,可以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5、高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
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6、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
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7、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
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一、燃烧的条件和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必要条件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得物质称可燃物。
(2)氧化剂。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得物质称为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4)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
2、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2)一定的氧气含量。
(3)一定的点火能量。 (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二)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GB5907-86) (三)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 1.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二、灭火器的类型及灭火范围、使用方法 (一)灭火器的类型及灭火范围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各种规格的泡沫灭火器,各种规格的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卤代烷(1211)灭火器等。
泡沫灭火器一般能扑救A、B类火灾,当电器发生火灾,电源被切断后,也可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则使用于扑救B、C类火灾。
可燃金属火灾则可使用扑救D类的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卤代烷(1211)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带电电器设备和精密仪器以及机房的火灾,这种灭火器内装的灭火剂没有腐蚀性,灭火后不留痕迹,效果也较好。
一般手提式灭火器其内装药剂的喷射灭火时间在一分钟之内,实际有效灭火时间仅有10至20秒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否则不仅灭不了火,还会贻误了灭火时机。 必须指出的是,发生火灾后,使用灭火器及时地扑救初起火灾,是避免火灾蔓延、扩大和造成更大损失的有力措施。
同时,一旦发现火警,也应立即向消防部门及时报警,万万不可指望灭火器扑灭火灾而不向消防队报警,因为灭火器的扑救面积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适应扑救初起的火灾。火灾发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较快,推迟了报警时间,贻误了灭火战机,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 , 由具有灭火效 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
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 , 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 , 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 Bc 干粉灭火剂 和 ABC 干粉两大类。
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乌杰克逊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一): 授课人:xxx 授课地点:xxx 授课时间:xxx 参训人员:全体员工 授课资料及基本状况: 一、消防基础知识 1、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消防工作的宗旨: A.人人务必遵守消防规章制度;B.爱护消防设施和器材,学会灭火器的使用,;C.把消防工作与生产放在同等重要位置;D.加强消防意识,时刻持续警惕;E.预防为主。3、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谁主管,谁负责。
4、两会一知。即在发生火险时,每位员工会使用灭火器材,会逃生自救,明白火警电话。
二、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1.电气设备引导起火灾。 2.随便吸烟,乱扔烟头或是火柴梗,也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
3.使用燃气及燃气用具不当,引起火灾。 4.停电时,使用蜡烛照明,忽视安全,引燃可燃物或动用明火找东西时引起火灾。
安全措施,违章使用电、气焊,火花落在可燃物上引起火灾。 三、火灾的预防: 1、持续消防通道畅通,消防门不能上锁,员工要记清楚车间和宿舍的安全出口、安全通道。
2、不乱拉乱接电线,对电路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活动制度 一、单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
二、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并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的使用方法;4、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以及自就逃生的知识和技能。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消防安全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日期 地点 承办部门 召集人 记录人 参加部门及人员: 活动主要情况:注:活动内容包括会议、教育、培训及灭火疏散演练等。
酒店消防知识火场的逃生方法 1、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应果断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2、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
3、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 4、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窒息。
为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因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毒烟伤害的最佳方法。
另外,可以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5、高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
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6、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
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7、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
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一、燃烧的条件和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必要条件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得物质称可燃物。
(2)氧化剂。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得物质称为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4)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
2、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2)一定的氧气含量。
(3)一定的点火能量。 (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二)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GB5907-86) (三)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 1.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二、灭火器的类型及灭火范围、使用方法 (一)灭火器的类型及灭火范围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各种规格的泡沫灭火器,各种规格的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卤代烷(1211)灭火器等。
泡沫灭火器一般能扑救A、B类火灾,当电器发生火灾,电源被切断后,也可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则使用于扑救B、C类火灾。
可燃金属火灾则可使用扑救D类的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卤代烷(1211)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带电电器设备和精密仪器以及机房的火灾,这种灭火器内装的灭火剂没有腐蚀性,灭火后不留痕迹,效果也较好。
一般手提式灭火器其内装药剂的喷射灭火时间在一分钟之内,实际有效灭火时间仅有10至20秒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否则不仅灭不了火,还会贻误了灭火时机。 必须指出的是,发生火灾后,使用灭火器及时地扑救初起火灾,是避免火灾蔓延、扩大和造成更大损失的有力措施。
同时,一旦发现火警,也应立即向消防部门及时报警,万万不可指望灭火器扑灭火灾而不向消防队报警,因为灭火器的扑救面积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适应扑救初起的火灾。火灾发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较快,推迟了报警时间,贻误了灭火战机,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 , 由具有灭火效 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
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 , 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 , 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 Bc 干粉灭火剂 和 ABC 干粉两大类。
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
一、大纲 1. 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2. 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基本要求)。3. 加工操作规程 。
4.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过程监控要求。培训内容:1. 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预防性的身体健康检查。
2. 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先取得健康证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3. 健康检查的“五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4. 为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卫生,食品从业人员应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工作中途离开岗位再上岗,休息后再次返回岗位必须坚持洗净手再工作的原则。5. 食品从业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6. 食品从业人员发生原因不明腹泻,发烧,咳嗽和皮肤伤口感染时,必须立即去医院就医,病愈后方可上班,不能边上班边看病。7. 食品从业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定期清洗,并不得穿戴工作服出入非工作场所。
8. 食品从业人员开始工作前必须坚持洗手消毒。二、食品包装及容器卫生1. 食品的容器要用国家允许的材料制成,并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无毒无害。
2. 罐头食品必须封口严密,罐体清洁干净,无锈斑,无破损,无胖听。3. 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必须有中文标识,标识的内容包括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主要成分,保质期限等。
4. 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三、食品贮藏卫生1. 贮藏食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常温贮存和低温贮存。
2. 贮藏食品应做到“四防”即做到防尘,防蝇,防鼠,防潮。3. 食品库房在门上安置防鼠铁皮的高度至少应达60厘米。
4. 食品贮藏库房要设专人进行管理,建立入库,出库食品登记制度,并按入库时间做到分类存放,先进先出。5. 存放食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离地,离墙均应要求在10厘米以上距离。
6. 保存新鲜水果,蔬菜类食品最适宜的温度是2-8度7. 烹饪后至食用前的食品放置时间需要超过2小时的,应当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8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在温度低于60度,高于8度条件下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需要再一次充分加热方可食用,加热前还需要确认食品未变质。
8. 冷却肉或冻肉应置于-20度低温冷库中贮存。鲜乳,酸乳,奶油应置于2-8度的冷库中保存。
9. 食品贮存库房应有机械通风设施,分主,副食品库房设置隔墙离地存放,各类食品应分类分架,分区存放。不能与清洁杀虫物品同库存放。
10. 冰柜不能塞满食品,食品之间应有空隙,剩余熟食存入冰柜内必须彻底加热才可再次食用,冰柜不能长期保存食物,冰柜内的食品不能反复解冻复冻。11. 贮存食品,若及时热藏,温度应保持在大于等于60度,若及时冷藏,温度应控制在8度以下。
四、食品采购加工销售卫生1. 采购人员在采购各种食品,食品原辅料时,必须向供货方索取同批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书。2. 按照国家规定,禁止销售死黄鳝,死甲鱼,死河蟹,死青蟹等水产品。
3. 销售食品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吸烟销售。4. 生熟分开是指生熟食品制售者分开,盛装生熟食品的工具用具容器分开,生熟食品存放应分开。
5. 为防止食品交叉污染,食品用菜板,刀具,抹布,盆,碗等工具和容器必须生熟分开使用。6. 加热食品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度以上。
7. 食品加工制作销售时应该严格做到生食品和熟食品加工人员分开,生熟食品存放分开,工具容器分开。8. 初步鉴别食品好坏可以采用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方法进行。
9. 四季豆,土豆在加工制作时必须煮熟煮透,以免发生食物中毒。五、食品加工场所卫生1. 凉菜间必须具备专人专间,专用冷藏设施,专用上下水,专用工具,紫外灯,不应配置灭蝇灯。
2. 食品加工场所的地面应采用不渗水,不吸水,耐酸碱及防滑材料铺砌,并且平坦,无缝,具有1%-2%坡度。3. 食品加工单位必须具备原料处理,运输,包装,贮存等车间或场地。
4. 食品加工场所的墙壁应用瓷砖或其他防腐材料装饰成高度不低于5. 5米的墙壁。6. 食品的加工应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贮存的工艺流程合理布局。
7. 餐饮业厨房与餐厅的面积比应不小于1/2。8. 餐饮店应距离暴露垃圾堆,坑式厕所,粪池25米以上。
9. 食品粗加工间应分别设置洗菜,洗肉和水产品专用洗涤池。六、食物中毒1. 食物中毒的种类,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2. 苏丹红是一种工业染料,可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3.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4.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5.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多数由海(水)产品引起。
6. 甲醛(主要成分XX马林)是一种化学物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业等领域。人体呼吸道吸入和食入过量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严禁在食品的加工和保存中使用,以及在居家装修和家具中过量使用。
7. 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的食品有花生,玉米,干果类等。8. 大豆中含有有毒物质抗胰蛋白酶和凝血素,生食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9. 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有机磷农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