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教学仪器多、科研设备价值昂贵、用电量大,各类试验、实习项目和易燃物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影响大、损失大,直接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因而,我校多年来高度重视校园防火工作,始终把防火工作放在各项预防工作的首位。预防校园火灾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学习消防知识是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一课。
为了增强广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便于同学们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我们编辑了这本《中学生消防安全常识》。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火灾基本常识、灭火器基本常识、初起火灾扑救方法、人员疏散和火场逃生知识、消防知识问答等,并收集了校园火灾案例、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试题等方面的内容。
其目的是让中学生通过学习这本读物,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熟悉消防器材的性能特点,掌握灭火、疏散、逃生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预防校园火灾。同时,也为广大学生和中学生义务消防队提供了学习、宣传资料。
我们期望,通过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广大同学做到“三懂三会”,即:懂火灾的危害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会逃生自救。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希望同学们自觉承担起校园防火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校园消防工作,使我校形成“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燃烧的定义 燃烧,俗称着火,系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具有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 (二)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必要条件——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
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4.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
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烈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例如: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raj,乙醚为O.19mJ,甲醇为0.215mJ。
对于无焰燃烧,前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即会发生。而对于有焰燃烧,除以上三个条件,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自由基),形成链式反应,使燃烧能够持续下去,亦是燃烧的充分条件之一。
(三)燃烧的类型 燃烧按其形成的条件和瞬间发生的特点一般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四种类型。 闪燃是物质遇火能产生一闪既灭的燃烧现象。
着火是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的现象。 自燃是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积热不散引起的燃烧。
爆炸是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物理爆炸是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
化学爆炸是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
化学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点。 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通常是以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方式向外传播的。
(四)火灾的定义 火灾系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大多数是一种社会现象,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三个方面。
一是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含放火);二是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三是工艺技术的缺陷。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五)火灾的分类 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五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大山大河
2020年消防安全知识答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B )反应。
A.物理B.化学
2.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B )的阶段。
A.最不利B.最有利C.较不利
3.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A)。
A.窒息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冷却灭火法
4.凡是在特级动火区域内的动火必须办理( C)。
A.相关手续B.许可证C.特级动火证D.动火证
5.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 B )。
A.纵火罪 B.失火罪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6.单位的消防档案,一般由( B )部门管理。
A.行政B.保卫C.工会D.办公室
7.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施工的项目竣工时,( C)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
A.必须B.可以C.应该
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实行( A )监督管理。
A.分级B.分类C.统一
9.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 A )。
A.优先救人B.优先抢救财物C.优先灭火
10.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国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 B )。
A.四组 B.五类 C.七种 D.三级
1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
1.燕山地区“十二五2113”期间垃5261圾分类目标是什么?燕山地区“十二4102五”期间,垃圾1653分类处理工作将围绕“一个中心”,构建“二个体系”,实施“三个步骤”,实现“四个目标”全面推进。
“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服务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这个中心。“二个体系”即:“政府主导、政企携手、社会参与、权责分明、规范有序”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和“结构合理、科学分类、系统衔接、技术先进、能力充足”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三个步骤”即: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全面铺开三个工作步骤。“四个目标”即: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资源化率50%,生活垃圾“零增长”的工作目标。
2.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到区县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遵守什么规定? (一)在服务范围内,公示可回收物目录,公布回收价格及服务电话; (二)根据可回收物目录,扩大收集渠道,做到应收尽收; (三)配备相应的贮存设施设备,不同种类的物品应当分类贮存;(四)运输可回收物品,采取措施防止扬散、渗透;(五)消防、环境保护和市容环境卫生等法律、法规、规章的其他规定。3.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什么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一)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别投入相应标识的收集容器; (二)废旧家具等体积较大的废弃物品,单独堆放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地点; (三)建筑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单独堆放; (四)农村村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灰土单独投放在相应的容器或者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地点; (五)国家和本市有关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其他规定。
4.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遵守什么规定? (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 (二)在责任范围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指导、监督单位和个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 (三)根据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分类方法,按照相关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保持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完好和整洁美观,出现破旧、污损或者数量不足的,及时维修、更换、清洗或者补设; (四)明确不同种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地点,分类收集、贮存生活垃圾; (五)将生活垃圾交由有资质的单位收集运输,并签订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服务合同,合同示范文本由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六)及时制止翻拣混合已分类的生活垃圾的行为; (七)国家和本市的其他规定。5、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是如何划分责任人管理区域的?答:(1)城市居住地区,包括住宅小区、胡同、街巷等,实行物业管理,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单位自管的,由自管单位负责。
(2)农村居住地区,由村民居委会负责。(3)机关、不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的办公管理区域,由本单位负责。
(4)公共建筑,由所有权人负责;所有权人委托管理单位管理的,由管理单位负责。(5)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有施工单位负责。
(6)集贸市场、商场、展览展销、餐饮服务、沿街商铺等经营场所,由经营单位管理负责。(7)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公交场站、轨道交通车站,由管理单位负责。
(8)河湖及其管理范围,由河湖管理单位负责。(9)公园、风景名胜、旅游景点,由管理单位负责。
(10)城市道路、公路及其人行过街桥、人行地下过街通道等附属设施,由清扫保洁单位负责。6、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单位应当遵守哪些规定?答:(1)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处理生活垃圾;(2)按照规定处置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粉尘等,保证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设施的排放达到国家和本市有关标准;(3)设置化验室或者委托专业化研机构,对生活垃圾、渗沥液等处理过程中常规参数进行检测,并建立检测档案;(4)按照要求建设在线监管系统,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送至生活垃圾管理信息系统;(5)建立生活垃圾处理台帐,并按照要求向相关管理部门报送数据、报表以及相关情况;(6)按照要求公开设备污染控制监测指标和处理设施运行数据;(7)配套建设相应的参观、宣传设施,在规定的公众开放日接待社会公众参观、访问;(8)国家和本市的其他规定。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热爱医学
复工教育试题
单位:姓名:职务:时间:
一、选择题
1、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教育、____和班组教育。()
A.启蒙教育B.车间教育C.礼仪教育
2、绝对不允许用下列哪种方法清理机械器具上的油污? ( )
A.用汽油刷洗B.用海绵擦C.用抹布擦净
3、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 )米?
A.4米B.5米C.6米
4、安全带适用于以下哪种作业?( )
A.高处作业B.悬挂C.吊物
5、工作台,机床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 )。A.47伏B.110伏C 36伏6、安全监察是一种带有( )的监督。
A.强制性B.规范性C.自觉性
7、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
A.零线B.火线C.地线
8、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复工的工人,要重新进行( )。
A.岗位安全教育B.厂级安全教育C.车间安全教育
9、按照国标规定,凡是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可称为高处作业。A 2米B 3米C 4米
10、《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B、火灾、交通事故C、重大、特大事故
1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14
卫生安全分类:
一、水管卫士安全知识
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三、个人卫生安全知识
四、人生安全知识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分为:
1、个人防护: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合理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制度常随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和季节不同而异。一般以一日三餐为好,因为食物进入胃后。
个人卫生安全知识:
1、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
2、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
3、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4、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
5、早晚刷牙,食后漱口。
人生安全知识:
1、自然灾害
2、意外伤害
3、网络安全
扩展资料:
卫生安全小知识:
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菜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
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食物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因素: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5、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小学生安全知识-安全知识
去渍目的是在不影响织物性能的情况下,消除或减少污渍对织物表面清洁度的影响。
这就必须采取一定有针对性的方法。 1、汁渍 ①冲洗②氨水浓皂液③醋酸④蛋白酶处理 2、血渍 ①冲洗②26%氨水③氨水酒精皂液④硫磺皂液⑤蛋白酶处理 3、霉渍 ①肥皂酒精皂液②氧化剂(3-5%次氯酸钠成双氧水)③松节油 4、霉渍(丝绸织物上) ①50%酒精溶液②10%柠檬酸 5、巧克力渍 ①四氯化碳②浓皂液③蛋白酶处理④3%双氧水 6、动、植物油渍 ①苯或四氯化碳②四氯乙烯③酒精浓皂液 7、紫药水渍 ①酒精②甘油③10%氨水浓皂液④3%双氧水 8、红药水渍 ①冲洗②甘油③10%氨水浓皂液④醋酸⑤3%双氧水 9、油漆 ①香蕉水②四氯化碳③松节油④优质汽油 10、蓝黑水渍 ①中性洗涤剂②28%醋酸③酒精氨水皂液④草酸⑤氧化剂(次氯酸钠或双氧水) 11、墨汁 ①中性洗涤剂②酒精浓皂液 12、唇膏渍 ①苯②四氯化碳③28%醋酸④草酸⑤3%双氧水 13、鞋油渍 ①优质汽油②四氯化碳③松节油④氨水浓皂液 14、机油渍 ①优质汽油②四氯化碳③酒精浓皂液 15、尿渍 ①冲洗②10%氨水③10%醋酸④3%双氧水 16、衣领污渍 ①四氯化碳②10%氨水浓皂液 17、青草渍 ①甲醇②香蕉水③中性洗涤剂④28%醋酸⑤草酸⑥3%双氧水 18、铁锈渍 ①10%草酸溶液②酒精浓皂液 19、咖啡、茶、水果汁渍 ①中性洗涤剂②28%醋酸③氨水皂液④草酸⑤氧化剂(次氯酸钠或双氧水)。
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是衡量工人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尺度,是对工人技术培训、考核、使用的基本依据,也是工人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是按不同工种、不同等级制定的,包括“应知”、“应会”和“工作实例”三部分。
"应知”部分包括对某一工种、某一等级所要求具备的专业技术理论和有关设备、工具操作及安全方面的知识;“应会”部分包括对该等级工人所要求达到的实际操作技能;“工作实例”是用以表明该等级工人应达到的技术水平的实际范例。
从标准的方式来讲,大致可分为三类:
(1)按照操作技能制订标准。这一类职业有车、钳、焊等机加工类工种,也有建筑、工艺美术类的工种。
(2)按照生产加工的对象确定标准。如药品生产、轻工行业的部分工种。
(3)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制订标准。这一类标准,化工行业较普遍。
技术等级标准的主要作用有:
(1)衡量工人的技术能力。根据标准内容的要求,通过考核,确定工人所具有的技术能力,其中包括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情况。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是对工人的就业、上岗(转岗)、晋级进行考核的标准。
(2)确定工人的工资水平。我国工人技术等级与工资等级的关系一直很密切,工人经考核没有达到某一个技术等级,就不能取得相应的工资待遇。
(3)为培训工作提供依据。职业培训的培训大纲、培训教材等,均是根据技术等级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制的,并据以指导企业对工人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工人掌握技术等级标准中某一技术等级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4)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依据。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照工人的技术水平分配生产任务,二是按照工人的技术水平组织生产班组的生产劳动。
现行技术等级标准有下列特点:
(1)职业范围较广,工种划分较细。我国的技术等级标准无论从职业范围,还是从工种划分来说,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几乎所有工人或属工人编制的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有相应的标准(壮工、普工基本除外)。1978年修订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时,统计到的工种达9100多个。
(2)技术等级标准的等级结构复杂。我国的技术等级标准,按照工种的技术复杂程序分成不同的等级系列,目前有四级制、五级制、六级制、七级制、八级制,也有分十级的,还有以一、二、三级分别做为起始级的。一般认为,有七、八级标准的工种为复杂技术工种,六级以下的工种为技术相对简单的工种或熟练工种。在工业部门的技术等级标准中,最低等级一般为一级(少数为一级),某些工种(如检验工)需要从相关工种转化,一般最低等级为四级或四级以上。在9100余个技术工种中,实行七、八级的工种达4800多个,也就是说,我国半数以上的工种都是七、八级制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