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祸猛如虎
1、全球15%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中国。
2 、在交通事故中,每1万辆车的死亡人数,世界平均水平为2人,而中国为5.1人。
3、在中国。每年每6公里高速公路就有1起死亡事故。交通事故在所有意外死亡事故中排名第1,占意外死亡事故的34%。
二、超速驾驶的危险:
1、开快车只会稍微节约你的总旅行时间,但超速带来的风险却增加很多:罚款、吊销驾驶执照,甚至造成自己、他人的伤亡。对两名行驶1600公里的司机进行案例研究,其中一名被告知尽可能快地到达目的地,另一名被告知需避免任何危险。结果显示,开快车的只早了31分钟到达目的地,而他刹车的次数是安全驾驶者的2倍,节约的时间只占全部旅行时间的2.5%。
2、时速从60公里增加到90公里时(增加50%),撞车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增加1倍。当行人被时速35公里的车辆撞到时,10个人中有1人会丧生;当行人被时速65公里的车辆撞到时,10个人中只有1人能生还。
3、统计资料表明,时速160公里或以上时发生事故的,不论什么车型、不论车辆价格贵贱、不论是否系有安全带、不论气囊是否打开,车上人员的存活率都是0%。
4、每3起交通意外事故导致的死亡案例中,就有1起是因为超速行驶。
三、在恶劣天气下驾驶:
平均来说,48%的交通意外,是在刚下雨后的湿滑的道路上发生的。研究显示,25%至30%导致严重受伤的交通意外,都是因为轮胎打滑引起的。
1、“轮胎打滑”的情形,是轮胎不能与路面保持接触,导致汽车如同在水面行走,这种情况可能令驾驶员感到十分惊恐。这里的正确处置是:放松油门,让汽车渐渐减速,直至恢复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一般来说,车辆的时速要减至5至10公里。
2、大雨滂沱会降低能见度,车辆驶过积水导致水花溅向挡风玻璃也会降低能见度。当能见度低于10米时,请将车驶离道路,停在安全地方等候天气改善。
3、在冰雪道路上,你应该沿着前面车辆留下的痕迹行驶,因为这里比刚下雪的地方有更好的摩擦力。
4、冬天驾驶,要避免将车内温度调得过高。研究显示,车内的高温能影响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并增加犯错机会。
5、如果你的车有定速巡航功能,当天气状况不佳时,我们不建议你使用此功能;当路面湿滑、结冰、或有雾时,请千万不要使用定速巡航功能。
四、请勿抢行
1、抢行是造成撞车事故的最常见原因,驶近交叉路口时,要记住以下事项:
a)驶近交叉路口时,应给已在路口的其他车辆和行人让路;
b)左转时,应给交叉路口的车、或离得过近的、足以构成撞车危险的车让路。
2、避免因抢行而造成撞车事故,要让周围的驾驶员和行人看到自己:
a)用灯光向其他驾驶员表明你的意图,这一简单方法可以让你避免因未能让路引起的撞车事故;
b)鸣笛是另一个好方法,短促的笛声可以让其他驾驶员知道你的存在,但不要在禁止鸣笛区鸣笛。
五、关于交叉路口
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36%的撞车事故发生在交叉路口。
1、城区最危险的时段是晚高峰。交通高峰期在交叉路口一定要格外小心,这时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和地点!
2 、在交叉路口转弯时,你在自己的车道上减速,等待时机进入其他车道,这时容易遭遇两大类撞车事故:尾部被撞和侧面被撞。在没有控制的交叉路口尤其如此。
3、行人经常在交叉路口穿行或者在附近走动,孩子特别容易遭受严重伤害或丧生,因为小孩可能突然改变行进方向或行进速度。
4、你前面的车辆可能会停下来等行人穿过路口,很多追尾事故就是这样造成的。
5、在交叉路口附近,侧面撞车十分常见。驾驶员必须非常谨慎,确保自己不在其他驾驶员的“盲区”内,所谓“盲区”就是驾驶员在后视镜和侧视镜中看不到其他车辆的区域。
6、驶近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还要特别注意老人、儿童、打手机过马路的人、雨天打伞和穿雨衣的人、嘻笑打闹的人等。
六、建立安全缓冲区/安全距离
在中国,追尾事故是最常见的相撞类型之一,80%的原因是驾驶员与前车距离过近。
1、你必须使自己的车辆周围(不仅仅是正前方)有一个“安全缓冲区”,即在你的行进过程中,使你的车辆与其他任何车辆之间都有一个“安全距离”,这样,你才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来安全地操纵车辆,避免发生危险。
2、需要紧急停车时,驾驶员约在0.75秒后才能反应过来,如果车辆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汽车已经行驶了约10米;车辆反应又需要约0.75秒,再过约1.5秒后才能完全停下,停下前车辆已经行驶了约24米。
3 、建立“安全缓冲区”的方法:不断观察前方路况,并且每6至8秒观察1次后视镜和侧视镜,掌握周围车辆动态,及早察觉潜在危险,及时调整自己的车速和位置,保证自己和周围车辆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4、安全行车的另一个要点就是,随车流行驶并遵守车速限制,在没有速度限制标志的道路,也要随车流行驶。如果你的车速比其他车辆快、或者比其他车辆慢,那么你就成为道路上的危险因素,因为这导致自己与周围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被破坏。
七、关于分心/走神
1、驾驶员的心理状态本身可能就是分心的根源。如果你心神不安或一直想着其他事情,最好不要开车。
2、有研究显示,开车接听手机,其危险程度不亚于酒后驾驶。
3、 驾驶员分心的原因:55%是驾驶员自身的原因,30%是因为车外事物,15%是因为车内其他事物。
4、开车时抽烟,低头按点烟器、拿点烟器点烟的时候很容易分心。一个老司机说过,以前他开车抽烟,烟灰飞进了眼睛里,差点酿成大祸。
八、疲劳驾驶
1、因疲劳驾驶或打瞌睡而发生的相撞事故的高峰期为凌晨2点至6点、下午3点至5点;而这类事故又以独自一人开车的男性居多。
2、与其他相撞事故相比,在开车时打瞌睡的驾驶员,其死亡或重伤的可能性会高出50%,这是因为打瞌睡的驾驶员在相撞时不能踩刹车或采取其他躲闪措施。
3、因疲劳驾驶或打瞌睡而发生的相撞事故,大部分是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严重追尾或正面相撞,驾驶员在开车时睡着往往导致车辆渐渐偏离车道。
4、研究表明,将60名男性驾驶员置于汽车驾驶模拟器中两小时后,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曾出现打瞌睡现象。
九、高速公路安全驾驶
1、出行前,特别是上高速公路前,要仔细检查轮胎,轮胎的质保期是3年或6万公里,这两个中的任一指标达到时都应立即更换轮胎;如果经常行驶在劣质路面,应按轮胎使用说明及时检查、更换轮胎。
2、高速公路平均50至60公里就会设置一个服务区或停车区,当您的车辆遇到小的故障或您内急时,请您坚持到服务区解决。毕竟,你的车辆不管停在紧急停车道还是加宽车道,不仅给您和他人的行车造成安全隐患,遇到夜间,还很有可能给预谋或流窜的犯罪分子提供难得的发财机会。
3、发生爆胎时,车辆会往爆胎的一侧突然倾斜,这时不要踩刹车,而要紧握方向盘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然后松开油门,使车逐渐减速。当车速变慢,能够用方向盘控制车辆行驶时,请打转向灯,然后轻踩刹车,并在安全的情况下将车停靠在右侧路肩。为了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请双手抓好方向盘。
4、如果车辆在行驶时出现故障,一定要先打转向指示灯,然后察看后视镜、侧视镜并检查视线盲区,最后在安全的情况下将车停靠在右侧路肩。打开紧急停车灯,在车后至少150米处放置反光三角警示牌。然后打电话求助。无论是大雾、刮风、下雨、大雪还是冰雹,车上人员应全部、立即转移到道路外的安全地带,千万不要停留在故障车内,越是天气恶劣,越应该从故障车内立刻转移,直到你的车后排上了七、八辆以上的大型货车后再回到你的车上!
5、交通事故受伤致死的原因比例最高的为颅脑损伤、胸腹脏器损伤、出血过多及休克死亡;所以除非你有专业的医疗知识,在没有确定伤者伤情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轻易的移动伤员,否则,他断裂的肋骨可能就是在你的“帮助”下才插入心脏或动脉的。如果伤者四肢大出血,你可以在他出血肢体靠近心脏端的关节上方用鞋带或腰带扎紧止血并及时报警,这才是最重要的。
十、夜间行车
1、尽最大可能避免夜间行车。夜间大货车数量是白天的5倍,且大部分涉嫌疲劳驾驶、严重超载、证驾不符、违法驾驶,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2、夜间安全行车的八项注意:
第一,密切注意路面变化。夜晚驾车能见度差,更需要注意观察道路变化。要学会利用路面明暗和不同的反光来判断路形路况,如光柱变窄可能是山口,光柱变短可能是弯道或上坡,光柱变长可能是弯道可下坡,光柱下缘出现缺口可能是坎坷或坑洼。
第二,注意经常变换远近灯光。经常变换远近灯光对夜间安全驾驶主要有三方面的好处:首先,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其次,有利于视神经减轻疲劳;再次,有利于及早引起来车的注意。
第三,礼貌会车注意右侧距离。利用对面来车的灯光对路面和物体勾勒的剪影效果来观察路况,比开远光灯的效果更好,但一定要充分估计右侧的距离,不可只顾躲对面的车而忽略右侧。对“独眼灯”车,要放宽会车距离。
第四,谨慎超车,注意直线距离。夜间超车一定要有足够的直线距离,无论如何不要在弯道超车。当接近前车时,应变换灯光以提醒前车减速让道,待对方做出让行动作时再加速。
第五,细心观察,注意路标提示。在有标线的道路上行驶时较容易判断道路的路形,但如果是夜间行驶在无标线的道路上,就要仔细观察指示牌和路边的路碑了。遇有疑问时一定要减速甚至在安全地带停车探明情况后再上路。
请到「后台-用户-个人资料」中填写个人说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6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