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播放的《中小学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课》专题节目,看完讲座后,我对于安全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片中从避震、火灾、交通事故、水灾等各方面使我懂得了面对突发事件与灾难时应如何自救和紧急避险。
一:避震
家庭避震:地震时,应选择室内坚固的地方躲避,如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地震时应蹲下手把坚固物体,如桌腿;地震时保护好头部、颈部、同时应闭上眼睛防止异物伤害;地震时不要站在窗边、阳台下;不要跳楼,不要随意点燃明火。
学校避震:如果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应迅速躲在自己书桌底下,抱头;如果教室是楼房,不要躲在外墙边,不要跳楼;地震过后由老师有组织疏散到空旷地方去。地震时如果在操场时,应保持原地不动,千万不要往教室跑。
二:水灾
溺水是青少年头号杀手,其死亡率占三分之一。不要私自到河边、池塘去玩耍。
游泳前要做到游泳四不要:
1,没有家长的带领,小孩不能偷偷的去游泳。
2,不能去控制不了水情偏僻的地方游泳。
3,为防止下水后手脚不抽筋,下水前应活动好身体。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在没有大人安全措施情况下,不能参加比赛。
三:交通安全。
减少车祸对我们的侵害,行走时的安全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走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时靠右边行走。
2,横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或走天桥、地下通道。
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
4,不钻,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
5,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不疯打闹,不追车。
6,不要边走路边看书。
7,夜行时,尽量选择穿浅色衣帽和有路灯的地方横穿马路。
四: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常识。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发生火势危险时,,当机立断披上湿的被褥或衣物,朝安全出口冲出去。
3,穿过浓烟时,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要捂住口鼻。
4,发生火灾时,千万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逃生。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我知道了在任何一件事情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成才,生活。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答案
一、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10分)
答: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蹲到课桌下。地震一停,秩序撤离。
二、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在家里应该选择什么位置避震最好?(10分)
答: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等处。
三、面对火灾时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10分)
答:要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四、在道路上行走时应注意什么?(10分)
答: 1.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2.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4.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看书。7.夜间步行要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五、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10分)
答:1、没有家长带领,小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2、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3、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
六、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救人?(10分)
答: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救请成人过来营救,第二要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绳索等物件营救。
家长安全知识问卷:
一、如果家用电器着火是否可用水灭火?我们应该教孩子怎么办?(10分)
答: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首先立刻切断电源,拉闸要带上绝缘手套。扑救火灾时,要关闭门窗,防止风吹助燃。要立即用干燥的棉被盖住火苗。火扑灭后,及时打开门窗通气。
二、我们该如何教孩子辨别天然气是否泄漏?如果家中出现天然气泄漏让孩子应该怎么办?(10分)
答:1.检查燃气管道,用抹布沾上肥皂水沿管道涂抹一遍,燃气泄露会出现气泡。 2. 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现场千万不要打或接电话,用毛巾沾水捂住鼻子和嘴,马上打开窗通风,如有明火:关掉电源和厨房门,直接拨打119救援。
三、如果父母不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您的孩子会怎么办?孩子的做法对吗?(10分)
答:略。
四、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安全横过马路?(10分)
答:教育孩子应文明过马路:1.站队过马路;2.要走人行横道;3.要走地下通道;4.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5.不要跨越护栏;6.不要追、扒、拦车。
一. 学校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安全疏散学生,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答:学生保持冷静,按学校要求进行有序疏散。在疏散过程中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严禁说话、拥挤,严禁动手推搡,严禁奔跑抢先
二.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
答: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蹲到课桌下。地震一停,秩序撤离。
三. 看完安全教育专题请讲述面对火灾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
答:要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四.在道路上行走时应注意什么?(10分)
答: 1.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2.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4.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看书。7.夜间步行要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五、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答:1、没有家长带领,小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2、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3、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
六、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救人?
答: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救请成人过来营救,第二要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绳索等物件营救。
家长测试:
一、如果家用电器着火是否可用水灭火?我们应该教孩子怎么办?
1.稳定不慌,从容处理.
2.立即关闭总电源.
3.用灭火器灭火.(在没有关闭电源的情况下,只能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不可用泡沫类灭火器灭火).
4.火势较大控制不了的,迅速撤离房间,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三警合一的打110,没有合一的打119.
5.考虑到是小孩子的,如果是太小的,2-4项做不到的,只能教孩子立即撤离现场了.撤离的时候得根据现场情况,烟气大的,应用湿毛巾之类的捂着鼻子,尽量低的离开现场.另的就不多说了.教育小孩消防知识是好的,建议你好好的学习下消防知识就再教育会更好的.
二、我们该如何教孩子辨别天然气是否泄漏?如果家中出现天然气泄漏让孩子应该怎么办?
答:1.分析燃气管道跟炉具,用抹布沾上肥皂水沿管道涂抹一遍,重点是各个接口,就像如燃气泄露会发现气泡,平常在煮饭时就像如有燃气泄露会有一股很非常浓地味道。 2. 燃气泄露处置办法是人想的:在没有(跟有相反)明火地情况下,现场千万不要打或接公用电话,用毛巾沾水捂住鼻子跟嘴,马上打开窗通风,就像如现场允许尽快关掉阀门跟电源,就像如有明火:关掉电源跟厨房门,直接拨打119救援
三、如果父母不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您教孩子怎么办?(10分)
答:陌生人千万不要开门。如果是熟悉的大人也不要开门,有事情让他给父母打电话。
四、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安全过马路?(10分)
答:教育孩子应文明过马路:1.站队过马路;2.要走人行横道;3.要走地下通道;4.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5.不要跨越护栏;6.不要追、扒、拦车。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观后感
星期天上午,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播放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感触很多。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安全知识教育对于我们非常重要。通过安全知识教育,能使我们青少年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安全常识,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应变能力,尽可能减少和杜绝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这次讲座,使我又懂得了很多的安全知识:
中小学生游泳不能在没有家长的带领下独自去游泳,还不能去不知水情的地方游泳。我们游泳前要做好下水准备,不能马上下水,下水后不能嬉戏打闹。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大声呼喊成人相救。用救生器材或竹竿、木板等工具营救。溺水者不要惊慌,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在教室上课时应该迅速抱头、闭眼、蹲到课桌下面、地震一停迅速撤离教室到外边空旷地面。
如果我们在家里时,应该选择卫生间或厨房等跨度较小的房间避震。面对火灾我们应该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压灭火苗,大火来时要迅速从安全通道脱离险境,不要贪恋财物。在道路上行走应该要走人行道,注意红灯停、绿灯行,不在汽车临行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不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不越护栏,不追扒拦车辆。
俗话说的好:安全第一。在任何一件事情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它就像我们的朋友,日日夜夜守候在大家身边,教育着我们,时时刻刻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安全的
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
自1996年起,中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
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
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1996年初联合
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当年3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生第一个安全教育日发表电
视讲话,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
历年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自1996年起,“安全教育日”主题分别是:
1996年:“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
1997年:“交通安全教育”
1998年:“注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
1999年:“消防安全教育”
2000年:“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2001年:“校园安全”
2002年:“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
2003年:“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04年:“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2005年:“增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06年:“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2007年:“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
2008年:“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
2009年:“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2010年:“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
2011年:“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2012年:“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2013年:“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2014年:“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2015年:“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
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
2.家长在炒菜、煎炸食品时,不要在周围玩耍、打扰,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年龄较大的同学在学习做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3.油是易燃的,在高温下会燃烧,做菜时要防止油温过高而起火。
万一锅中的油起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尽快用锅盖盖在锅上,并且将油锅迅速从炉火上移开或者熄灭炉火。4.家里的电熨斗、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在使用中应当特别小心,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如何安全使用电器?如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吹风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人了家庭。使用家用电器,除了应该注意安全用电问题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
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2.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3.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4.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5.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6.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
7.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8.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合格产品。
在家中居室内活动,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同样容易发生危险。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l.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家庭的居室空间比较狭小,又放置了许多家具等生活用品,所以不应在居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2.防滑、防摔。
居室地板比较光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3.防坠落。
住楼房,特别是住在楼房高层的,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4.防挤压。
居室的房门、窗户,家具的柜门、抽屉等在开关时容易掩手、也应当处处小心。5.防火灾。
居室内的易燃品很多,例如木制家具、被褥窗帘、书籍等等,因此要注意防火。不要在居室内随便玩火,更不能在居室内燃放爆竹。
6.防意外防害。改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床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烫伤了怎么办?生活中发生烫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l.对只有轻微红肿的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反复冲洗,再涂些清凉油就行了。2.烫伤部位已经起小水泡的,不要弄破它,可以在水泡周围涂擦酒精,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3.烫伤比较严重的,应当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4.烫伤面积较大的,应尽快脱去衣裤、鞋袜,但不能强行撕脱,必要时应将衣物剪开;烫伤后,要特别注意烫伤部位的清洁,不能随意涂擦外用药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给医院的治疗增加困难。
正确的方法是脱去患者的衣物后,用洁净的毛巾或床单进行包裹。受了外伤怎么办?受了外伤,比较严重的,需要送医院诊治。
比较轻微的,可以按照下述方法来处理:1.出现伤口并且出血的,需要清洗伤口并擦涂消毒、消炎的外用药,如消炎粉、红药水、创可贴等。此外还要注意:保持伤口局部的温暖干燥;可多吃鸡蛋、瘦肉、豆类、乳类等蛋白质含量多的食品;适当服用维生素C或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合理换药,保持清洁。
这样做,有利于伤口的痊愈。2.肌肉、关节、韧带等扭伤的,不能立即按摩或热敷,以免加重皮下出血,加剧肿胀。
应当立即停止活动,使受伤部位充分休息,并且冷敷或用冷水浸泡。待24小时至48小时以后,皮下出血停止再改用热敷,以促进消散瘀血,消除肿胀。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
一、行走须知 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不准在车行道 上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 3、不准在道 路上扒车、追车,不准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 5、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二、乘车须知 1、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 2、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3、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 4、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 5、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动证的车辆; 三、骑车须知 1、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 2、拐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拐弯; 3、不准双手离把,不准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4、不准车辆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5、要经常检查车子性能,响铃、刹车或其他部件有问题时不能骑车,应及时修理; 6、不准撑伞骑车,不准骑车带人; 7、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车; 8、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或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应急事件处理 (1) 突发事件急救。
①热水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患处使之冷却,并脱去患处的衣服。 ②高处坠落,要立即使坠落者平静躺下;如有外伤,可用清水或药皂清洗伤口,用纱布包扎。
③脱臼:让伤者保持舒服的姿势,用冷水敷患处,绝不能热敷。 ④中暑:迅速将中暑者移到通风凉爽处,解开上衣,用凉水擦头或用酒精擦身,中暑的让其多饮凉水,伴以十滴水等解暑药。
⑤食物中毒:找救护车的同时,给患者灌服温水、盐水或牛奶;用手指等物品伸进患者嘴中刺激咽喉使其呕吐。 ⑥飞来物击中眼睛;用干净水冲洗眼睛,不要用手探,如果眼睛出血,可轻敷纱布,再加上一层冷湿布,用绷带缠好。
(2) 居家灭火法: 1、迅速拔打火警电话 119,讲清地点,去路口等候消防车。 2、用面盆、水桶等器皿传水灭火,能找到消防拴更好。
3、个别物品着火,要赶紧把着火物搬到室外灭火。 4、油锅起火,直接盖上锅盖,关掉电源。
5、家用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然后用毛毯、棉被窒息灭火,如仍未熄灭,再用水浇。 6、电视机着火用毛毯,棉被窒息灭火时、人要站在电视机侧后以防显像管爆裂伤人。
7、煤气、液化气灶着火,要先关闭阀门,用围裙、衣物、被褥等浸水后捂盖,往上浇水。 8、救火时门窗要开的慢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和火焰突然窜出伤人。
9、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或液化气罐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 家庭生活: (1)家庭所用电器的总功率必须小于进户线的总功率,防止因线路超负荷引起短路造成火灾。
(2)外出家中无人时,必须将所有电源断开,避免因电器长时间通电发热引起火灾。 (3)使用液化气时,现场必须有人监护,防止因刮风或液体将火扑灭,造成液化气泄漏,发生爆炸。
(4)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的易燃易爆危险品。 (5)不要轻易将陌生人带入家中,以防万一。
社会公约: (1)外出上街时,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要随便横穿马路或闯红灯,一定要一看二慢三通过。 (2)乘坐车辆外出时一定要注意乘坐汽车的安全状况,尽量不要乘坐个体私人车辆,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3)因天气变化防碍交通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 (4)放学后应及时回家,有特殊情况要及时与家人或同学、教师讲清楚。
晚上尽量在九点之前回家,不走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路巷。 (5)女生外出尽量结伴而行,外出时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活,以免上当受骗。
(6)在外吃饭,一定要食用卫生食物,不要在路边小吃摊吃饭,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保证身体健康。 (7)紧急情况的处理: 如果发生火灾、交通事故、治安事故,应立即向当地消防、公安、交通部门联系请求援助:火警电话:119 交通肇事:122 急救电话:120 盗警电话:110 冬季风高物燥,是火灾隐患的高发期。
消防防火专家建议,冬季家庭防火要注意以下“七忌”: 一忌家用电器故障引起火灾。使用电炉、电热毯、电熨斗等,要避免因线路老化、经 常搬运导致电线受损而引发火灾。
二忌乱扔烟头引起火灾。“一支香烟,能毁万丈楼”,不能乱扔烟头,尤其像厨房这样易燃物质多的地方要格外注意。
三忌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燃放烟花、爆竹要掌握正确的燃放方法,燃放后对现场要进行检查清理,消除火险隐患。
四忌烤火取暖引起火灾。冬季烤火取暖严禁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火炉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品,取暖器材不要用来烘烤衣物。
五忌燃烧垃圾引起火灾。垃圾里可能有可燃可爆物,如液化气残液、玻璃瓶、鞭炮、废旧液体打火机等,一旦燃烧就有爆炸的可能。
六忌气体泄漏引起火灾。一旦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气阀和炉具开关并打开门窗,此时不要开关室内任何电器或使用室内电话,发现邻居家燃气泄漏应立刻敲门通知,切勿使用门铃。
七忌不配备消防器材。每个家庭都应配备小型灭火器等,每位成员都要掌握使用方法。
1927回答者: zhao_ming_zhou - 十二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