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森林、草原、河谷、荒漠等偏僻地区的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传回归热、恙虫病、北亚蜱传热、野兔热、Q热、鼠疫等,主要是老鼠、野兔、旱獭和家畜等动物的疾病。
当人们进入这些疾病的流行区之后,由于不慎,可能会感染得病。这些疾病的流行区一般有一定范围。
如新疆出血热病主要发生在半荒漠的胡杨林地区。森林脑炎,仅在森林和草原才有,而且主要是在东北长白山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杉树、松树、桦树、杨树等针阔叶混交林地带,以及新疆天山林区和前苏联中亚地区的雪岭云杉树稀疏、而灌木丛和杂草很密的山地阴坡。
又如恙虫病,主要发生在云南、广西同越南接壤的山岳丛林地区,以及澜沧江、元江、金沙江、怒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这些地方性动物传染病的发病时节也有严格的季节性。
如新疆出血热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发病较多;蜱传回归热主要在4~8月最多;森林脑炎多在5月底至6月下旬发生,其它季节则很少发病甚至没有。恙虫病多在夏秋季节发生,在云南以8月为最多;北亚蜱传热也主要在5~6月流行。
这些疾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由昆虫传播给人类,它们在叮咬发病的动物后,再叮咬人时,就会将病原体注入人的血液而发病。在青藏高原的某些地区,许多人得野兔热和鼠疫主要是由于在疫区狩猎野兔引起的。
因此,在上述地区,应采取措施防蚊虫叮咬,禁止疫区狩猎。 人们常常听到许多关于热带丛林中毒蛇猛兽的种种恐怖传说,但这些传说大多是夸大其词或完全虚构的。
曾长期在热带丛林作战的英军“汉普郡”团上尉菲布斯在《马来亚丛林中的游击战》一文中写道:“马来亚有很多种毒蛇。我亲眼看见过不少,但从未听说谁被蛇咬伤过的事。
野兽见了人就逃避,因此我们很难见到它们,但可以听到野兽的叫声”。正是这些夜间动物的吼叫和关于毒蛇猛兽的传说,给军人心理上造成很大影响。
然而,热带丛林中真正的危害却是来自昆虫,其中许多昆虫可传播疾病使人生病。1941年6~7月,国民党远征缅甸的军队,在撤退途中,因丛林中蚂蝗、蚊虫的叮咬而引起的破伤风、疟疾、回归热等传染病使数万名士兵丧命。
仅以第5军为例,军直属部队共计4.2万人,战斗仅伤亡7300人,而死于疾病的就达1.4万余人。 热带丛林中传播疾病或病原体的昆虫主要有:蚊、蜱、恙虫、蠓、牛虻、蚋等。
蜱是一种长相与蜘蛛相似的小虫子,西南边疆的群众叫它马鹿虱、鹿子虱、或称它为竹虱子。蜱专附在动物皮肤上吸食血液,也经常趴在人的皮肤上吸食人血,有些蜱还带有病毒,能将疾病传播于人,在山林中活动要特别注意防蜱。
目前尚无有效的化学驱避剂对付蜱,防蜱主要是靠扎紧衣袖、裤管,防止蜱钻入衣裤内。在森林中休息时不要靠在树干上或坐在枯枝落叶上,以免藏匿在这些地方的蜱爬进衣裤内,应先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再坐下休息。
无论休息或活动时要随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的皮肤上有无异物蠕动或叮咬。一旦察觉蜱已叮在皮肤上,不要慌张,先观察蜱是刚叮上去还是已叮了很久,如果是刚刚叮上去的,应迅速抓住蜱的腹部快速往外拉,通常可以将蜱拔掉。
如果蜱已在皮肤上叮了较长时间,则不可快速猛拉,因蜱的头部进入皮肤后,其前部的鳌肢便紧紧地钩在皮肤里,用力猛拉的结果便是把鳌肢拉断留在里面。鳌肢细小不易察觉,常在皮肤里引起发炎,患处经常化脓红肿。
对于在皮肤上叮咬了很长时间的蜱,要拉一下,放一下,反反复复轻轻地往外拉,直到把蜱完整地拉出来为止。如果不小心把蜱的鳌肢或假头拉断留在皮肤里,应用消过毒的手术刀片把伤口略微扩大,用镊子或针把蜱的鳌肢或假头弄出来,然后用碘酒或消毒酒精对创口进行消毒。
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
“不怕蚊虫闹得欢,野艾野蒿一缕烟。”宿营时,烧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
蚊虫叮咬解救法 遭蚊虫叮咬,后果通常并不严重,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用尼龙薄纱制成防蚊头罩保护头部,对全身的防护则用蚊帐。
不要在河边、湖边或溪边扎营。在夏天,近水的帐蓬最容易招引蚊子。
全身抹上或喷上防蚊油,并喷一些在衣服、被褥上。身上的药剂容易被汗水冲掉,但是布料上的则可维持较久。
如果被昆虫叮咬,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涂抹患处止痒消毒。 野蜂螫伤解救法 雌蜂的腹部有一根由产卵管变形而成的毒针,当它感觉到危险时,就用毒针来螫刺,刺后剧烈疼痛,有些人还会觉得头晕或恶心。
经常螫人的蜂有拖足蜂、蜜蜂、胡蜂,其中胡蜂毒性很大,严重时会把人螫死。被螫过一次的人,往往会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
给蜜蜂、马蜂或黄蜂螫伤会有危险,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发热等,对蜂毒过敏者可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最主要的是不要靠近蜂巢。
当看到有蜂飞过来时,要慢慢地离开,不能吓唬它。穿上长袖衣裤可以降低螫伤程度。
在林中行走时不要去触动蜂窝和附近的游蜂。万一碰到蜂窝,惊扰蜂群飞起,应立即蹲下,身上用衣服或其它布块遮盖,尤其是头面部更需防。
蚊子叮人可以传播4种疾病: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
因此野外防止蚊子叮咬非常重要。现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防止蚊子叮咬的方法供旅行者参考。
1、用维生素B1药片洗澡。方法是取药片5~10片溶于温热洗澡水中, 搅匀后洗全身。
用这种维生素水洗澡后,身上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可使蚊子不敢靠 近人体。洗一次可保2~3日内纹子不敢侵犯。
2、在住所床位四周放置4~5盒开盖的清凉油或洒些风油精,可使蚊子逃之夭夭。 3、假如在野外扎营:用凤仙花叶、薄荷叶或西红柿叶搓擦身体暴露的部 位,可驱蚊。
4、如扎营搭帐篷,可取干浮萍草500克左右点燃在帐篷内烟熏,有较好的驱蚊效果。5、没有浮萍草时,可点燃若干片干橘子皮,其烟雾同样有驱蚊的威力。
第一类是遮挡非常直接有效的,但是把身上所有位置都遮挡上在山里有时候还是抵御不住一些强横的蚊子,因为山里的大蚊子可以隔着速干衣叮咬。另外夏季全身都包裹起来也会大大影响透气,脸部有些人会使用防蚊面纱这个倒是十分的有效。
第二类是气雾剂,首先大家要了解,之所以叫气雾剂,因为喷出来的颗粒比较细。直径20—50微米,保证这个含有杀虫剂的颗粒能够在空气中保留一段时间,弥漫和悬浮在那儿,蚊子飞行的时候身体接触到杀虫剂。
扩展资料:
蚊子趋食性
蚊子的头上和腿上长着触角和刚毛,有感觉作用,对湿度、温度、汗液都很敏感,所以它们常爱叮爱出汗又不洗澡的人。
儿童的皮肤娇嫩,新陈代谢活泼,皮肤上的毛孔挥发汗液快,常挨蚊子叮。还有,蚊子对弱光很喜欢,如果你穿上一件黑色的衣服,正好合适于蚊子的视觉习惯。但是,蚊子对强气流很敏感,夏天当你摇扇乘凉时,蚊子难以接近你。
蚊子喜欢劳累或呼吸频率较快的人。是因为人在从事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呼吸会加快,有些人肺活量较大,或呼吸节奏本身较快。这样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二氧化碳气体会在头上约1米左右的地方形成一股潮湿温暖的气流,蚊子对此比较敏感,会闻味而至。
蚊子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是因为黑色是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如伊蚊(又叫花蚊子),最喜停在黑色衣服上,其次是蓝、红、绿等,蚊子不爱叮白色。同理,蚊子爱叮肤色较黑或肤色发红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防蚊攻略
1。
预防蚊虫野外活动要穿长衣长裤,可用驱蚊剂喷涂在皮肤及衣服上以预防蚊子叮咬,被咬伤后,应立即涂抹风油精。野外活动;在搭建的帐篷或者租住的房间安装蚊帐或防蚊网;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时段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长时间逗留。
2。预防蜂群攻击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远离蜂窝,如果不慎被毒蜂螫到,要尽快使用含碱性的肥皂清洗,再以水或冰块冷敷患部。
预防蚂蝗(又称吸血虫)咬伤的方法是:进入山区时,先以酒精、汽油、煤油、肥皂、食盐等碱性物质涂抹在皮肤及衣裤上,以防止蚂蝗侵进。 如果还是不甚被咬伤,切忌用手抓它,因为这一抓,很可能把它的头扯断,反而留在皮肤内,导致传染病。
最好以手拍动皮肤,或在其身上涂食盐、白糖、石灰,或以香烟、火柴等熏烧之,则自然脱落。蚂蝗脱落后,最好立即挤压伤口,让它流出血水,其数量与被蚂蝗吸去之血量相等。
3。预防毒蛇咬伤 被毒蛇咬伤的人,事先都不知道毒蛇要咬在那里,万一是咬在靠近动脉之处,就有生命的危险,要尽快送医急救。
不过,一旦被毒蛇咬伤,赶快把握时间,用力压伤口附近的肌肉,将伤口的毒血挤出后,再在伤口的上端通。 由其是在夜间,要出帐方便,因用手电筒照射帐门外,再将鞋子倒一倒,才穿鞋去方便;至於石灰,不需要再带了,而且蛇真的来了,石灰是挡不住的。
以上三点是解决野外生存中避免毒兽蚊虫的叮咬。
如果在旅途或游玩中被有毒蚊虫叮咬后,又无法尽快到医院接受救治怎么办?为了防治夏秋旅游之时被蚊虫叮咬或蜂蝎蜇伤、毒蛇咬伤,医学专家特介绍几种救急的方法以供参考。
被毒蚊毒虫叮咬可将随身携带的清凉油、风油精或红花油反复涂搽患处。如有三棱针,亦可先点刺放血,挤出黄水毒汁后再涂以上药品,效果更佳。如被蝎子、马蜂、蜜蜂等蜇伤,一定要先用锋利的针将伤处刺透,挤压肿块,将毒汁与毒水尽量挤干净,然后用碱水洗伤口,或涂上肥皂水、小苏打水或氨水。无针之时,也可用煤油将碱面调成糊状涂患处,起到解毒、止痒、消肿、止痛的作用。亦可将阿司匹林两片研成粉末,用凉水调成糊状涂患处同样有效。
但如果被蚂蟥咬住后不要惊慌失措地使劲拉,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经过剧烈的拍打以后,蚂蟥的吸盘和颚片会自然放开,蚂蟥很怕盐,在它身上撒一些食盐或者滴几滴盐水,它就会立刻全身收缩而跌下来。
此外,在民间验方中也有用葱叶、葱头或大蒜捣成泥状,涂患处,或用新鲜乳反复滴涂于蜇伤部位,或用新鲜仙人掌洗净去刺、捣烂如泥涂于伤处,这些均有杀菌止痒,解毒止痛,消肿的作用,如果平时捉到蝎子或马蜂,用白酒浸泡备用,凡有人被蜇伤,将泡好的酒涂于伤口部位也很有效。
●吃大蒜可有效驱蚊,因为蚊子不喜欢人体分泌出来的大蒜味。
●口服维生素B、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汗液排出体外,会产生一种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服法为睡前一小时口服维生素B1~2片,但不要长期大量服用。
●穿黄色、模色、白色衣服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有些人经常挨蚊子咬,而身边的人却毫无感觉的现像。原来蚊子咬人与人们所穿的衣服颜色大有关系。如果穿深蓝色或褐色的衣服,被蚊子叮咬的机率会大些。所以在夏天应穿浅色衣服。
●巧用清凉油、风油精在卧室内放几盒揭开盖的清凉油或风油精。
笪避免在衣服上用香水。
不要在潮湿的树荫或草地上坐卧。野外宿营时,烧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蚊虫。
在可能有野蜂和蚂蟥的地方要小心检查,发现它们也不要惊慌,保持镇定往往能减少所受的伤害。
在野外尽量穿保护性外衣,覆盖四肢。
如果宾馆里没有空调,用尼龙薄纱制成防蚊头罩保护头部,对全身的防护则用蚊帐。
在衣物上使用对蚊子、跳蚤、虱子、臭虫等昆虫有效的杀虫剂。
遭蚊虫叮咬,后果通常并不严重,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用尼龙薄纱制成防蚊头罩保护头部,对全身的防护则用蚊帐。
不要在河边、湖边或溪边扎营。在夏天,近水的帐蓬最容易招引蚊子。
全身抹上或喷上防蚊油,并喷一些在衣服、被褥上。身上的药剂容易被汗水冲掉,但是布料上的则可维持较久。 如果被昆虫叮咬,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涂抹患处止痒消毒。
野蜂螫伤解救法 雌蜂的腹部有一根由产卵管变形而成的毒针,当它感觉到危险时,就用毒针来螫刺,刺后剧烈疼痛,有些人还会觉得头晕或恶心。经常螫人的蜂有拖足蜂、蜜蜂、胡蜂,其中胡蜂毒性很大,严重时会把人螫死。被螫过一次的人,往往会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给蜜蜂、马蜂或黄蜂螫伤会有危险,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发热等,对蜂毒过敏者可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最主要的是不要靠近蜂巢。当看到有蜂飞过来时,要慢慢地离开,不能吓唬它。穿上长袖衣裤可以降低螫伤程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