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省市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意见,杭州市教育局于本学期开学后,对杭州市市属高校、中小学食品安全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
市属高校于10月中旬在大学生中开展食品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目的是为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健康教育和卫生预防体系,及迎接11月国家对我市的食品放心工程综合检查评估,活动内容有:各高校于10月17日—21日的活动周里,举办了一次食品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举行一次食品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如知识竞赛等);各高校校报、学生报刊出一期食品安全知识专刊或专版;集中了一周时间利用宣传标语、宣传画等在校园中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在市属高校的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杭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条件学校要开设食品安全知识选修课,逐步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或新生始业教育等常规工作中。
此外,杭州市教育局还要求各高校要明确专题教育活动负责人,制定专题教育活动方案,并作好近年来学校有关食品安全教育的文件、学习资料;本次活动方案、分发给学生的学习宣传资料、报纸等及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活动的有关音像资料的收集积累工作。 为了有效控制学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发生,确保学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杭州市教育局对市直属学校和各区教育局(社发局)所属学校于10月17日至21日开展了市区中小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和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切实树立“学生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度和《杭州市学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在11月底12月初国家对我市的食品放心工程综合检查评估中,对我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出好评。杭州市区的中小学校和市直属学校在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周期间开展的主要活动形式有: (一)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有关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教育资料和读物。
杭州市教育局和市食安办、市卫生局联合编印了一本《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手册》,免费赠送给市直属学校、各区属学校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小学低年级由教师讲解)。 (二)通过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和墙报、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集中进行了一次学校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也组织了专题黑板报或小报编报比赛和专题知识竞赛来普及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常识。
(三)各学校都发动了学生自我教育,提高认识,参与监督,消除隐患。并通过班队活动、学校网络组织学生对学校食品卫生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四)有些学校还组织师生代表对学校食堂、小店进行检查,对购买校外不洁食品摊食品的学生进行劝导和管理。 杭州市教育局还专门下文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提出要求:(一)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要以此次宣传教育周为契机,对本校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特别是食堂、小卖部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整顿,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取切实措施予以整改,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 (二)学校要落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
特别要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增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扩大教育的影响力,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可通过“携手'1+6'”等丰富的活动形式,把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活动向家庭和社区延伸。
(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积极争取和主动配合公安、卫生、工商等部门,深入开展学校及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清理校内外违规经营的饮食摊(点)和食品小卖部,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各区教育局要做好信息传递和资料积累工作,对本次活动中成效显著的学校要及时总结经验。
市教育局将在各区教育局、直属学校上报总结材料后,在评选的基础上对这些学校予以表彰。 杭州市教育局计财处 二○○五年十二月资料地点: /Template/ShowNew.aspx?id=38746。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一、造成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 1、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
2、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 3、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
6、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 7、误用有毒有害物。
8、不适当的贮存。 9、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10、个人卫生素质差。 二、食物中毒分类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大。
(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充及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的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的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
三、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司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经曾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3、超过保质期或者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四、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
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
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
各种叶菜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五、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菜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
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
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六、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 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
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
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 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 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
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 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七、为什么烹调方法不当,可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烹调方法不当,会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1、动物肉、鱼类等动物蛋白,火候超度,容易产生致癌物氨甲基衍生物,所以动物禽畜肉类、鱼肉类,不可爆炒,烧焦后更不宜吃。
2、高温加热或油炸食品,可产生致癌的多环芳烃物,因此应少食或不食油炸食品。 3、新鲜蔬菜洗切后搁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因此蔬菜应现洗、现切、现炒、现吃,这样既避免产生亚硝酸盐产生,也减少了营养素的损失,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4、严禁用煤、原油、木柴等燃料熏制食品,否则会产生致癌物3.4苯并芘,对人体有害。 八、为什么会出现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首先应有中毒的食物,并且该食物中带有足够剂量的致病因子,具备了这两条,即可引起食物中毒。
经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十大因素: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一。
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一、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中小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三、中小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
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韩国瘦身一号床”。
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1、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5、每周吃蘑菇1—2次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
五、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饭前便后要洗手;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六、夏季孩子食用哪些蔬菜最适宜瓜类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饮用水所无法替代的。
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等。
凉性蔬菜进入夏季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清热去火、排毒通便。如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不妨经常食用。
“杀菌”蔬菜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等。
七、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1、不宜空腹饮。不少人喜欢将牛奶煮沸后,放凉饮用,视同一般的饮料、果汁,这样虽然方便了,但空腹饮奶使牛奶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过短,过快地进入排泄系统,从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全面吸收。
饮牛奶时要吃点点心,如面包。饼干之类,以利延长其在消化系统内停留的时间。
关于肾病饮食健康知识2、不宜饮冰牛奶。将牛奶冷藏或加冰块饮用,虽然口感爽,但冰牛奶对肠胃的刺激,易致发腹泻。
3、不宜温藏。有人喜欢图省事,将牛奶早上煮好后,装入保温瓶中存放,想喝时再倒出来饮用。
殊不知,牛奶这种营养丰富的饮料,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导致牛奶腐败变质。4、不宜久煮。
有人将牛奶煮沸时间过长,其实这样不好。因为煮牛奶一般要放白糖,煮时过长,奶的赖氨酸与白糖在高温下产生果糖基赖氨酸,而这是一种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5、不宜饮结块奶。牛奶中若出现块状或絮状性物质,即不宜再饮用,因为这样的牛奶已变质。
八、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所谓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健康有效的减肥药品依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不宜再食用。九、如何正确选购饮料?首先、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其次、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第三、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十、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关于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维护校园周边食品卫生安全、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市有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共558所,在校学生21万多人,然而,牵涉到这么多孩子孩子身体健康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现状却令人堪忧,引起了我市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要求加强监管的呼声也日益强烈。
一、现状1、校园周边存在大量无证照的店和摊贩,大多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非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2、食品生产经营环境脏乱,卫生条件极差,无防蝇、防尘及消毒设施,从业人员卫生习惯差,不洗手,留长指甲、不穿戴工作衣帽,极易导致微生物污染,产生集体性的食物中毒事件。
3、出售的食品来源不明,质量无法保证,经常采用化学性原料,乱用添加剂,且大部分为极易对人体肝、肾、心血管等造成损害的烧烤食品、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二、原因1、行政监管不到位。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牵涉到卫生局、质监局、工商局、药监局等多个部门,由于职责重叠,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出现各部门都应该管、各部门都不尽力管的局面,各自推诿扯皮或走过场,从而导致监管缺失或不到位。2、行政监管难度大。
一方面由于校园周边的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大多为摊贩形式,流动性强,监管人员到现场只能起到一时的震慑作用,而无法彻底取缔或作出行政处罚;另一方面,往往在学生放学的时候是生意最火的时候,也是行政监管部门下班时候,给不法经营者打了一个时间差,形成了监管的空白点。3、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
大部分从事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卫生习惯差,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不清楚,唯利是图,从而不顾及他人的身体健康而生产经营一些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4、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零花钱也多了起来,但是由于他们年纪轻,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喜好吃零食,同时辩别能力差,不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很容易上当受骗,使这些有害食品有了大量的市场。三、对策1、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要建立市政府牵头,市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药监局等部门配合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执法人员,组建专门联合执法队伍,杜绝推诿扯皮,部门间通力协作,形成工作步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局面。2、强化监管手段。
要把定时检查与突击检查整治相结合,重点在学校周边100米距离及学生放学时段开展检查整治。对有条件办理证照的,督促办理,并纳入日常管理;对条件欠缺的,指导督促整改;对完全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并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3、加强卫生、法律知识宣传。执法的过程也是宣传教育的过程,执法部门要秉承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与相关的宣传部门联合,多形式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卫生安全意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认知度。
4、动员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配合。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高度重视校园周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是教育部门和家长都不容忽视的职责,平时要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同时,学校应当加强食堂和小卖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安全条件,聘请高素质的食品从业人员,使学生在校内就能吃到卫生、安全、可口的食品,使校园周边的不卫生安全食品失去市场,达到更为有效的整治效果。
执笔:蔡红梅(626078)。
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一、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中小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三、中小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
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韩国瘦身一号床”。
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1、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5、每周吃蘑菇1—2次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
五、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饭前便后要洗手;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六、夏季孩子食用哪些蔬菜最适宜瓜类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饮用水所无法替代的。
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等。
凉性蔬菜进入夏季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清热去火、排毒通便。如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不妨经常食用。
“杀菌”蔬菜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等。
七、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1、不宜空腹饮。不少人喜欢将牛奶煮沸后,放凉饮用,视同一般的饮料、果汁,这样虽然方便了,但空腹饮奶使牛奶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过短,过快地进入排泄系统,从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全面吸收。
饮牛奶时要吃点点心,如面包。饼干之类,以利延长其在消化系统内停留的时间。
关于肾病饮食健康知识2、不宜饮冰牛奶。将牛奶冷藏或加冰块饮用,虽然口感爽,但冰牛奶对肠胃的刺激,易致发腹泻。
3、不宜温藏。有人喜欢图省事,将牛奶早上煮好后,装入保温瓶中存放,想喝时再倒出来饮用。
殊不知,牛奶这种营养丰富的饮料,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导致牛奶腐败变质。4、不宜久煮。
有人将牛奶煮沸时间过长,其实这样不好。因为煮牛奶一般要放白糖,煮时过长,奶的赖氨酸与白糖在高温下产生果糖基赖氨酸,而这是一种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5、不宜饮结块奶。牛奶中若出现块状或絮状性物质,即不宜再饮用,因为这样的牛奶已变质。
八、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所谓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健康有效的减肥药品依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不宜再食用。九、如何正确选购饮料?首先、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其次、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第三、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十、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按照“三贴近”和“三进”工作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选择师生喜闻乐见和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普遍开展以“校园安全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1、开展食品安全警示教育活动。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食品安全挂图、食品安全报告会、食品安全教育课、食品安全专题广播等多种形式,在师生员工中讲述发生的校园食品安全事故,从中吸取深刻教训。
2、开展食品安全手抄报比赛。结合学校“四改一加强”工程要求,在学生中开展食品安全手抄报比赛,发动学生自己收集、整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并从参观他人的手抄报中学到与自己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食品安全常识,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3、开展食品安全童谣创作传唱活动。通过在师生中开展食品安全童谣创作、传唱活动,将食品安全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既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又言简意赅,易于记忆。
4、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墙活动。配合 “四改一加强”工程的实施,张贴“学生文明卫生习惯具体要求”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文化墙纸宣传教育。
5、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岗活动。通过在学生中设立“校园安全监督岗”,调动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纠正和制止学生中的不良卫生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安全、合理的饮食习惯,防止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