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 雹冰雹俗称雹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
我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打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
因此,冰雹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我们如何才能预防雹灾。
冰雹的简单介绍 冰雹是一种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这种云也叫冰雹云)中降落下来的冰块或冰疙瘩,人们通常称它为“雹子”。 从冰雹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雹根据它的大小,软硬程度和结构等等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种:冰雹:直径在5毫米以上的冰块,比较硬,落地会反跳;每个雹块都由一个不透明的核心和核心外面层层透明和不透明交替出现的冰层组成。
这是一种危害性最大的冰雹。软雹:结构松散,重量轻,着地容易破碎,这类冰雹叫软雹。
这种冰雹造成的危害较小。软雹一般在较高纬度或者在高原上出现。
有人认为,云中的冰雹由于受高空爆炸作用的影响有时会变成软雹。冰丸:直径5毫米以下的固体小冰球或小冰块,结构坚硬,落到地面会反跳,所以有人也叫它为小冰雹。
其危害较冰雹轻。 霰:直径2-5毫米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颗粒状固体降水物,结构松软,着地易破碎,常呈球形或圆锥形,有点像米雪,不过米雪的直径一般都在1毫米以下。
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越来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自救要注意事项
1、思想上重视,不能麻痹大意加强重视,认识到冰雹的危害性,积极进行预防。
2、冷静应对,临机处置
突然遇到冰雹的袭击,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躲避的措施。如:跑进防空洞里,进入岩洞中,躲避在突出的岩石下,粗壮的大树下也可以暂时躲避。如果附近什么也没有,应该采取户外安全避险姿势,即:半蹲在地,双手抱头,全力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如果随身携带有包、文件夹,可以临时放在头顶,使危害减少到最低。实在没有物品时,可以把鞋脱下来,或者捡地上的大石头放在头上,也能起到缓冲的效果。
3、注意交通安全如果是开着车,最好把车停放到车库里,或者停在相对安全的路边,以免冰雹把挡风玻璃砸坏。也不要在下冰雹的过程中着急下车,以防被砸伤。
4、谨防触电
躲避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的严重后果。
5
要有社会意识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如小孩、盲人、老人时,应该迅速冲过去帮助其躲避到安全地点;发现有人被砸伤时,应立刻进行抢救,同时拨打120”电话。
END
注意事项
关好门窗。
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如小汽车最好停在车库里。
幼儿园的小朋友、学校的学生应安置在教室内,暂停户外活动。
暂停户外活动,勿随意出行。
在做好防雹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防雷电的准备。
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越来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自救要注意事项1、思想上重视,不能麻痹大意加强重视,认识到冰雹的危害性,积极进行预防。2、冷静应对,临机处置突然遇到冰雹的袭击,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躲避的措施。
如:跑进防空洞里,进入岩洞中,躲避在突出的岩石下,粗壮的大树下也可以暂时躲避。如果附近什么也没有,应该采取户外安全避险姿势,即:半蹲在地,双手抱头,全力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
如果随身携带有包、文件夹,可以临时放在头顶,使危害减少到最低。实在没有物品时,可以把鞋脱下来,或者捡地上的大石头放在头上,也能起到缓冲的效果。
3、注意交通安全如果是开着车,最好把车停放到车库里,或者停在相对安全的路边,以免冰雹把挡风玻璃砸坏。也不要在下冰雹的过程中着急下车,以防被砸伤。
4、谨防触电躲避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的严重后果。5要有社会意识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如小孩、盲人、老人时,应该迅速冲过去帮助其躲避到安全地点;发现有人被砸伤时,应立刻进行抢救,同时拨打120”电话。
END注意事项关好门窗。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如小汽车最好停在车库里。幼儿园的小朋友、学校的学生应安置在教室内,暂停户外活动。
暂停户外活动,勿随意出行。在做好防雹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防雷电的准备。
预报冰雹,大都是利用地面的气象资料和探空资料,参照当天的天气形势,寻找可靠的预报指标。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中根据对云中声、光、电现象的仔细观察,在认识冰雹的活动规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根据雷雨云和冰雹云中雷电的不同特点,有“拉磨雷,雹一堆”的说法;各地群众还观察到,冰雹来临以前,云内翻腾滚动十分厉害。
有些地方把这种现象叫“云打架”。常常是两块或几块浓积云相对运动后合并而加强发展,往往有利的地形条件也加强了这种"云打架"的气流汇合;另外,在冰雹云来临时,天空常常显出红黄颜色。
冰雹云底部是黑色或灰色,云体带杏黄色。有些地方有“地潮天黄,禾苗提防”防冰雹)的说法。
当前,在研究冰雹的工作中各地也使用了很多科学仪器,上面提到的闪电计数器就是一种。识别冰雹云最有力的工具是雷达,利用雷达可以定量地观测到云的高度、云的厚度、云的雷达回波强度等特征量,可以连续地监视云的移动及其结构变化,找出一些经验指标,使我们有把握地识别一块云会不会下冰雹。
准确的冰雹预报,对于在降雹前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有重要意义。 在做好冰雹预报、识别冰雹云并密切监视冰雹云的同时,要充分做好防雹准备。
目前使用的防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爆炸方法,另一种是催化方法。 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爆炸方法。
过去,防雹的主要工具是土炮,炮中装几两火药,没有炮弹。近年来各地普遍采用和推广了空炸炮和土追击炮,可发射至300一1000米高度。
这种炮造价低、爆炸力强,深受群众欢迎。也有些地区制造了各种类型的火箭,也使用了高射炮,可以射到几千米高空。
爆炸为什么能防雹呢?有人认为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能影响冰雹云的气流,或使冰雹云改变移动方向。 有的人认为是爆炸冲击波使过冷的水滴冻结,从而抑制冰粒增长,而小冰雹很容易化为雨,这样就收到了防雹的效果。
但是究竟爆炸为什么能防雹,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第二种防雹方法是化学催化方法。
利用火箭或高射炮把带有催化药剂(碘化银)的弹头射入冰雹云的过冷却区,药物的微粒起了冰核作用。 过多的冰核分“食”过冷水而不让雹粒长大或拖延冰雹的增长时间。
来源: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狂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
中国是冰雹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冰雹每年都给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图1、图2)。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冰雹灾害时空动荡格局以及冰雹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从而更好地防治冰雹灾害,减少经济损失。 一、冰雹的形成条件及其特征 冰雹和雨、雪一样,都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
冰雹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②积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一般认为温度达-12℃~-16℃)。③要有强的风切变。
④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⑤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
一般为3~8g/m3,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 ⑥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总的说来,冰雹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局地性强,每次冰雹的影响范围一般宽约几十米到数千米,长约数百米到十多千米;②历时短,一次狂风暴雨或降雹时间一般只有2~10分钟,少数在30分钟以上;③受地形影响显著,地形越复杂,冰雹越易发生;④年际变化大,在同一地区,有的年份连续发生多次,有的年份发生次数很少,甚至不发生;⑤发生区域广,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广大气候区内均可发生,但以温带地区发生次数居多。 二、中国冰雹灾害的地理分布规律 冰雹活动不仅与天气系统有关,而且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也很大。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差异也很大,而且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使大气环流也变得复杂了。因此,我国冰雹天气波及范围大,冰雹灾害地域广。
根据有关资料对中国冰雹灾害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有下述四方面的认识。 (1)雹灾波及范围广。
虽然冰雹灾害是一个小尺度的灾害事件,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冰雹灾害,几乎全部的省份都或多或少地有冰雹成灾的记录,受灾的县数接近全国县数的一半,这充分说明了冰雹灾害的分布相当广泛。(2)冰雹灾害分布的离散性强。
大多数降雹落点为个别县、区。 (3)冰雹灾害分布的局地性明显。
冰雹灾害多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地段,特别是青藏高原以东的山前地段和农业区域,这与冰雹灾害形成的条件密切相关。(4)中国冰雹灾害的总体分布格局是中东部多,西部少,空间分布呈现一区域、两条带、七个中心的格局(图3)。
其中一区域是指包括我国长江以北、燕山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是中国雹灾的多发区;两带指中国第一级阶梯外缘雹灾多发带(特别是以东地区)和第二级阶梯东缘及以东地区雹灾多发带,是中国多雹灾带;七个中心指散布在两个多雹带中的若干雹灾多发中心:东北高值区、华北高值区、鄂豫高值区、南岭高值区、川东-鄂西-湘西高值区、甘-青东高值区、喀什-阿克苏高值区。 三、中国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 总体来说,中国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是十分广泛的。
尽管一日之内任何时间均有降雹,但是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降雹时段。有关资料分析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雹时间70%集中在地方时13~19时,以14~16时之间为最多。
湖南西部、四川盆地、湖北西部一带降雹多集中在夜间,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多在中午降雹。另外,我国各地降雹也有明显的月份变化,其变化和大气环流的月变化及季风气候特点相一致,降雹区是随着南支急流的北移而北移,而且各个地区降雹的到来要比雨带到来早一个月左右。
一般说来,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在3~4月,江西、浙江、江苏、上海在3~8月,湖南、贵州、云南一带、新疆的部分地区在4~5月,秦岭、淮河的大部分地区在4~8月,华北地区及西藏部分地区在5~9月,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区在6~8月,广大北方地区在6~7月,青藏高原和其他高山地区在6~9月,为多冰雹月(图4)。 另外,由于降雹有非常强的局地性,所以各个地区以至全国年际变化都很大。
四、中国冰雹的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分析 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论角度理解,冰雹灾害是冰雹的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受灾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灾害。降雹与暴雨都是强对流天气过程,受地形约束,常相伴发生,因此暴雨和地形成为冰雹灾害孕灾环境的主要因素。
冰雹灾害的强弱及区域分异首先取决于降雹的特点,从我国降雹的区域分异看,降雹高值区呈现一区两带的特点:一区指青藏高原多雹区;两带指南方多雹带和北方多雹带,前者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向东延伸到湘西、川鄂边界,后者从青藏高原的北部出祁连山、六盘山经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连接。 中国冰雹成害的区域分异与冰雹致灾(降雹)的区域分异相比较,有明显的向东、向南、向西扩展的趋势,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差异。
其一,从大区域看,冰雹灾害多发区和冰雹致灾最高频区截然不同,前者为人口稠密的华北-长江中下游一带,后者则为人口稀少的青藏。
冰霍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 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 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狂风、强降水、急 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
中国是冰雹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冰雹每年 都给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据有关资料 统计,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
许多人在雷暴天气中曾遭遇过冰 雹,通常这些冰雹最大不会超过垒球大 小,它们从暴风雨云层中落下。然而,有的时候冰雹的体积却很大,曾经有重达八十磅的冰雹从天空中降落,当它们落 在地面上会分裂成许多小块。
最神秘的 是天空无云层状态下巨大的冰雹从天垂直下落,曾有许多事件证实飞机机翼遭 受冰雹袭击,目前,科学家仍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冰雹。
1、冰雹是比较难以预报的灾害性天气,气象台以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监测和天气图等大量实时气象信息对冰雹天气进行追踪和外推预报。
民间也有许多预报经验,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风,夏季多冰雹”“乌云宝塔形,下边泛红云,冰雹到眼前”等,总结起来预测的方法有六点: (1)感冷热;(2)辨风向“不刮东风不天潮,不刮南风不下雹”;(3)看云色;(4)听雷声;(5)识闪电;(6)观物象。 2、冰雹的防御: (1)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后三项则需要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冰雹来时的应对: (1)得知有关冰雹的天气预报,应将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转移到安全地带。 (2)冰雹来时尽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门时,应注意保护头、面部。
(3)若冰雹来时你正在室外,应马上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坚固的建筑物。 (4)若你正在驾驶汽车,或在车内,应立即将车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贸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5)有时,冰雹会伴有狂风暴雨,需特别注意预防及躲避。 。
人工防雹常用的方法有: ①用火箭、高炮或飞机直接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送到云里去; ②在地面上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在积雨云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气里,让这些物质在雹云里起雹胚作用,使雹胚增多,冰雹变小; ③在地面上向雹云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飞机上对雹云放火箭、投炸弹,以破坏对雹云的水分输送; ④用火箭、高炮向暖云部分撒凝结核,使云形成降水,以减少云中的水分;在冷云部分撒冰核,以抑制雹胚增长。
扩展资料: 1、冰雹概念 冰雹是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体降水物,小如豆粒,大若鸡蛋、拳头,直径一般为5至50毫米,大的可达30厘米以上。虽然冰雹天气时间短、范围小,但突发性强,往往伴有雷电大风,较大的冰雹会使所经之处房屋倒塌、树木电杆这段、农作物被毁、危及人畜安全。
2、冰雹预警信号 冰雹预警信号分为两级,分别以橙色、红色两种颜色表示。 3、如何应对冰雹 (1)密切关注最新气象预报和冰雹预警信息; (2)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人员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并迅速利用手中物品遮挡头部; (3)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4)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5)驾驶人员注意减速慢行,找安全地方暂避; (6)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气象灾害科普知识——冰雹 百度百科-冰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