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建筑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是为建筑企业使用《导则》和《指导意见》提供的指导性技术文件,目的是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工具,帮助和指导建筑企业建立并保持反映《导则》的总体目标和包括《指导意见》的一般要素,并适合本行业特点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便其采用适当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模式与方法,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不断消除、降低和控制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和风险,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由于建筑企业的施工活动多样、施工条件多变,因此,建筑企业在使用本指南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施工活动类型、危害与风险的实际状况以及下述建筑施工活动中的行业特点,来灵活确定其对实施指南的适用程度,以确保对本指南的使用能够切实有效:(1)产品固定,在连续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里需要在有限的场地集中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施工,多个分包单位同时作业以及交叉作业繁多;(2)露天及高处作业多,在一栋建筑物的施工作业中,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作量的70%,高处作业约占90%,致使现场易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并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3)使用大型施工机械和设备较多,容易产生机械伤害;(4)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致使作业人员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和出现误操作;(5)生产工艺和方法多样,而且,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及危害和风险也随着变化;(6)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主要为承包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层次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出现违章作业和冒险蛮干;(7)施工流动性大,施工现场变化频繁。
编号:_______________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绿色建筑和我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系 别 建筑工程系 专 业 工程监理 学生姓名 雷东方 成 绩 指导教师 曹 鸽 2009年4月 目 录 目 录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绪 论 1 第一章、当前我国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2 第二章、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2 第三章、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与问题 3 3.1、缺乏绿色建筑的意识和知识 3 3.2、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 4 3.3、缺乏有效的新技术推广交流平台 4 3.4、缺乏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 4 3.5、缺乏严密的行政监管体系 4 3.6、缺乏合理的城市能源结构 4 第四章、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建议 5 4.1、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教育。
5 4.2、重视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 5 4.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
5 4.4、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制度。 6 4.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6 五、结语 7 致 谢 8 参考文献 9 摘 要 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照欧美国家经历工业社会发展的城市建设痛苦经历与经验教训,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能再重蹈覆辙。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生态规律。
本着和谐共生、健康安全、永续发展的宗旨,提高我们把握命运的科学能力,约束人类无度的行为,控制对资源的低效益消耗、浪费和过量的攫取,拓展新技术,鼓励创新,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指出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 人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绪 论 建筑和建筑环境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之所到今天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快乐和舒服的同时,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也摆在人类的面前: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建筑活动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等。
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于是绿色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我国而言,人口数量巨大,年新增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尤为重要。
第一章、当前我国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用能大户。据统计,每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
全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8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在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照此计算,未来15—20年我国将有几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不仅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过程。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还将新增约300亿平方米,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每年建筑用能将消耗1.2万亿度电和4.1亿吨标准煤,几乎是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
然而,我国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又严重短缺。从能源供求看,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
从土地、水资源方面来看,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第二章、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建筑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我国绿色建筑是从建筑节能起步的,以1986年颁布的《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为标志。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有了长效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已初步建立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
二是初步形成了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为主体的法规体系。三是通过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有效带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
四是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与此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与问题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6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
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
浅谈对土木工程的认识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
它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他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土木工程的发展 古代土木工程 古代土木工程具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它大致从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中叶,前后约7000年。在房屋建筑、桥梁工程、水利工程、高塔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些文明古国的不少传世杰作,至今巍然屹立。譬如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
公元6世纪建成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于1991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为世界上地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近代土木工程 近代土木工程的时间跨度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前后约300年时间。
在此期间,建筑材料从以天然材料为主转向以人造材料为主,建造理论也从主要以总结长期建造经验向重视科学兼顾经验转变。建造技术方面,一些性能优异的大型机械伴随着各种极为有效的施工方法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能建造结构复杂或所处环境恶劣的土木工程。
期间建成的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和金门悬索桥,至今仍不失为伟大的土木工程。 现代土木工程 现代土木工程起始于20世纪中叶。
发展至今,土木工程在建筑材料、结构理论和建造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极其巨大的进步。 建筑材料方面,高强度混凝土、高强低合金钢、高分子材料、钢化玻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建筑上。
结构理论方面,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绘图能力,力学分析和计算的结果更加符合结果的实际情况,使得在结构设计上更为可靠。对于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机—电—计算机的一体化,施工过程中,不论是上天、入地还是翻山、下海,都已不是施工的障碍了;而焊接技术的普遍使用,也使得钢结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代土木工程造就的举世瞩目的建筑有:我国台北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石油大厦双塔楼,法国的诺曼底斜拉桥等。 土木工程的分类 建筑工程 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
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附属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通信、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高层建筑首先从美国兴起。1883年在芝加哥建造了第一幢砖石自承重和钢框架机构的,高11层的保险公司大楼。
随着人口向大城市集中,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以及电梯的发明和应用,结构理论的突破,新型材料的不断问世,高层建筑开始大量出现,且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高度越来越高。1913年在纽约建成了高52层的伍尔沃思大楼,1913年在纽约建成了高102层,381米的帝国大厦。
但是尽管当时已经采用了先进的钢框结构和劲性钢混凝土材料,都尚未创造出与新的建筑类型相适应的造型形式,人们造型观念还徘徊在中世纪高直建筑的形式中,因而新的结构类型被传统的造型形式所包裹,结构和造型为开始真正结合。 道路桥梁工程 路与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的身边,随时随刻都可以看到,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及内部都是由道路连接在一起的。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五”前三年,公路建投资占GDP比重保持在3.1~3.2%,投资额年均增长17%。
公路建设方面呈以下特点: 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6万公里,总里程达到181万公里; 其中新增高速公路46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3万公里。
同江至三亚、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上海至成都四条国道主干线基本贯通,从而实现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即“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全部贯通。 20世纪以来,世界桥梁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各种大桥,高桥相继问世,如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主跨1990米),瑞士Gunter大桥等等。
近些年来,我国桥梁工程也步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令人仰慕的有南京长江二桥、香港汲水门桥、江阴大桥、润扬大桥、三县洲独塔单索面斜拉桥等。
隧道及地下工程 当今世界,人类正在向地下、海洋和宇宙开发。向地下开发可归结为:地下资源开发、地下能源开发和地下空间开发三个方面。
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正由“线”的利用向大断面、大距离的“空间”利用进展。 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始于60年代。
1965年北京建设地下铁道。70年代,我国修建了大量地下人防工程,其中相当一部分目前已得到开发利用,改建为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工厂和贮藏库。
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下的交通与市政设施加快了修建速度。上海。
确保钢骨混凝土转换梁钢筋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摘要】某工程由于转换梁的尺寸和自重大、结构复杂、梁柱接头处空间狭小,给钢筋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为此,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主要控制指标,找出了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并通过问题要因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有效地确保了该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关键词】钢骨混凝土转换梁;钢筋工程;质量钢筋工程是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的主要分项工程之一,也是特殊的分项工程(隐蔽工程)。
由于从建筑设计、施工到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影响钢筋工程质量的因素[1],因此,在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质量。由于宁波地区缺乏对中高位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施工经验,笔者通过试验和实践,总结出确保钢骨混凝土转换梁钢筋工程质量的一些针对性措施。
1工程概况某工程由l幢42层的酒店主楼和1幢29层的高级配套公寓A楼组成。酒店地下室2层,公寓A地下室1层;酒店结构高度168m,为超高层建筑;公寓A楼92m,为高层建筑。
公寓A楼采用带转换层的局部框支一剪力墙结构。4层以下落地剪力墙与框支柱组成框架一剪力墙结构;4层以上为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厚度200300mm:结构转换层设在裙房屋面结构层和5层结构层,跨越了两个结构楼层,层高2.2m,属于高位转换层(见图1)。】
转换梁截面尺寸分别为400mm~3000mm、500mmX3000mm、600mm~3050mm、800mm~3050mm不等,梁内上下预埋l50arm~750mm、150mm*540utrnI字型钢骨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钢骨架用Q345钢材,梁内拉结钢筋遇钢骨架不能穿过时,将钢筋T型焊于钢骨上。
转换梁主筋为中32,箍筋为中l6的6肢箍,梁底、面筋都有3~4皮筋,箍筋弯钩按抗震要求弯成135。,框架柱内嵌H型钢柱。
2现状调查为了确保钢骨混凝土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对近10个工程中的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钢筋质量问题包括以下几项:①梁箍筋绑扎不到位导致梁主筋偏位;②钢骨梁焊接质量差:③梁筋锚固长度不足;④梁筋保护垫块不符合要求;⑤钢骨梁安装偏位。
对以上问题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做出排列图(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转换梁钢筋分项工程施工中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钢骨梁焊接质量差、箍筋绑扎不到位、梁主筋偏位、梁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等。
3应对措施3.1确定控制指标由于该工程转换梁尺寸大、结构复杂、钢筋用量及规格相对较多,并且转换梁内有4根150mrn~750mm的I形钢骨架,且中间有1200mm~1200mm的设备通道,支撑的框架混凝土柱内有600mm~600mm的劲性钢柱,因此,转换梁的钢筋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如果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或施工程序安排不合理,很可能会造成结构质量事故。为此,将控制指标定为确保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标;隹,合格率为100% 3.2问题分析通过对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箍筋绑扎不到位、梁主筋偏位等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考虑施工中各种因素,得到钢筋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系统图(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造成钢骨梁箍筋不到位、梁主筋偏位的质量问题的末端因素共有10项,通过对各个末端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最终确定以下4个要因1)施工工艺安排不合理根据对宁波市普通转换梁施工情况的调查发现,这些工程都出现过因模板支设与钢筋绑扎施工程序上配合不合理,或钢筋主次梁之间梁筋叠放次序不对等问题,引起工程返工甚至停工的施工事件。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来保证转换梁结构施工的顺利完成。
2)设计未考虑实际施工难度由于该工程的转换梁较一般转换梁结构复杂,如:转换梁内有4根通长的钢骨梁,中间还有设备通道,框架柱内设置了H型钢柱,并且转换梁的上下主筋为中32钢筋,最多达32根,箍筋为中l6的6肢箍,按照抗震要求,其端部做成135。的弯钩等,从理论上都难以将主筋和箍筋设计就位(空隙不够),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更多,施工难度更大。
3)施工前未进行质量、技术交底项目部在施工前虽进行了通常部位的技术交底,但未对难点部位进行专项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采用了通用的格式,没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使这项工作流于形式。
4)箍筋高度太高、尺寸太大,绑扎困难该工程转换梁尺寸为800mm~3050mm,箍筋尺寸也因此相对较大,给箍筋安装就位带来一定的难度。采用通常的施工方法,无法按要求完成施工。
3.3对策针对以上分析确定的各个要因,制定了相应的措施:1)据宁波地区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施工经验,结合该工程转换梁的结构特点,决定将整个转换梁结构分成两个阶段进行施工。第一阶段分以下6个步骤进行施工:①搭设支模架、铺设梁底板,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及受力分析要求,该工程转换梁采用门式支模架体系与平板采用普通钢管支模架体系相结合的支模方式;②铺设梁箍筋及铺排梁底筋;③拆除辅助小横杆,连接大横杆,再把箍筋拉开,梁中洞口处的4肢或6肢箍做成开口箍;④采用塔吊吊装钢梁;⑤绑扎洞口处箍筋及大箍筋绑扎定位;⑥浇筑第一阶段混凝土。
第二阶段按以下步骤进行施工:①。
当今时代,全球进入到经济的全球化,进入到知识经济的年代,世界上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包括我们经济速度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我国土木工程也同样存在信息化建设问题。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交通原材料基础设施项目,以北京奥运工程为代表的各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还有量大面广的城乡住宅建设项目正处在建设高潮之中,再加上我国已加入WT0,进入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大战略,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重要的发展机遇中肩负重任,必须把握住大课题,即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和素质提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须致力建设三大系统。
一、建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
例如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设计方法从平面设计走向模型设计,由于模型设计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模式,设计人员(多专业)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传递和确认,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图形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优化设计方案上,设计过程更为直观形象。
而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环境,在三维模型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研究新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模式,构造一个更易于操作、具备智能化的设计环境。目前许多工业项目的模型设计过程已初步应用了可视化技术,比如,实体建模,使设计过程更为直观有效,并易于修改; 可视化的设计校审,使校审更为形象,并可与设计深度交叉; 可视化的进度审核,将设计的三维模型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相连,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抽取信息来可视化地展现和分析项目管理的各种状态。
在施工中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有效地完成用传统控制方式难以实现的高难度施工项目。例如高层建筑的垂直度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的上料自动控制; 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吊装和安装控制、整体模具的爬升和大型脚手架的提升控制; 大型桥梁悬索受力的控制; 幕墙的生产和加工控制; 高温高压的焊接质量控制; 建筑物的爆破、整体搬迁、以及沉降观测和数据采集,大型工业设施的三维空间管线布局的计算机模拟等等。
信息化技术将全面革新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其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应用程度将越来越深,建筑工业化水平将越来越高。 二、建立土木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结合方能发挥作用。
为使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索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 土木工程行业涉及的门类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相关的房地产业、勘察设计业、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业等,包含的企业众多,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大。
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体系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将难以保证这个行业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使得全球产业信息的获得非常便利,可非常方便地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研讨,掌握人类最新管理成果,使得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土木工程业的管理提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
例如,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工程设施所具有的使用功能而言,有的供生息居住之用,以至作为“入土为安”的坟墓;有的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有的用于陆海空交通运输;有的用于水利事业;有的作为信息传输的工具;有的作为能源传输的手段等等。这就要求土木工程综合运用各种物质条件,以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
土木工程已发展出许多分支,如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飞机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和排水工程、城市供热供燃气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其中有些分支,例如水利工程,由于自身工程对象的不断增多以及专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业已从土木工程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土木工程的共性。
社会性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
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修筑简陋的房舍、道路、桥梁和沟洫,以满足简单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后来,人们为了适应战争、生产和生活以及宗教传播的需要,兴建了城池、运河、宫殿、寺庙以及其他各种建筑物。
许多著名的工程设施显示出人类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创造力。例如,中国的长城、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应县木塔,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台农神庙,罗马的给水工程、科洛西姆圆形竞技场(罗马大斗兽场),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教堂、宫殿等。
产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一方面是社会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社会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建筑材料(钢材、水泥)工业化生产的实现,机械和能源技术以及设计理论的进展,都为土木工程提供了材料和技术上的保证。
因而这个时期的土木工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出现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工业厂房、摩天大厦、核电站、高速公路和铁路、大跨桥梁、大直径运输管道、长隧道、大运河、大堤坝、大飞机场、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
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性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
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
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工程事故常显示出未能预见的新因素,触发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至今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 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之所以主要凭借工程实践而不是凭借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难以如实地进行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
例如,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的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至今还需要参考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二是只有进行新的工程实践,才能揭示新的问题。
例如,建造了高层建筑、高耸塔桅和大跨桥梁等,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突出了,才能发展出这方面的新理论和技术。 技术上、经济上和建筑艺术上的统一性 人们力求最经济地建造一项工程设施,用以满足使用者的预定需要,其中包括审美要求。
而一项工程的经济性又是和各项技术活动密切相关的。工程的经济性首先表现在工程选址、总体规划上,其次表现在设计和施工技术上。
工程建设的总投资,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期间的维修费用等,都是衡量工程经济性的重要方面。这些技术问题联系密切,需要综合考虑。
符合功能要求的土木工程设施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首先是通过总体布局、本身的体形、各部分的尺寸比例、线条、色彩、明暗阴影与周围环境,包括它同自然景物的协调和谐表现出来的;其次是通过附加于工程设施的局部装饰反映出来的。工程设施的造型和装饰还能够表现出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以及时代风格。
一个成功的、优美的工程设施,能够为周围的景物、城镇的容貌增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反之,会使环境受到破坏。 在土木工程的长期实践中,人们不仅对房屋建筑艺术给予很大注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对其他工程设施,也通过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采用石料、钢材和钢筋混凝土,配合自然环境建造了许多在艺术上十分优美、功能上又十分良好的工程。
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现代世界上的许多电视塔和斜张桥,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
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
工程开工准备阶段的项目管理1 组织准备: 1)工程项 目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 ,建立强有力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各部门人员要求知识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部门负责人必须由责任心强、民主推选的人担任 ,起到知识经验互相补充和互相监督的作用,并编制项 目组建计划书报上级部门审批。 2)项 目部根据审批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出用工计划、材料需求计划、机械设备计划 ,经项目经理批准后,送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2 技术准备:1)项目总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编制切实 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分别上报总监办和业主进行审批,并将批准的施组发放到各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 2)项 目开工前 ,由项 目总工组织技术人员会同驻地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一同察看施工现场,发现实地与图纸不一致的地方及时协调解决 ,并组织人员认真复核图纸工程数量,填写《图纸会审记录》及《工程量清单与两阶段施工图对照表》,图纸会审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图纸技术交底。
3)工程部负责编制项 目总开工报告、总进度计划,详细制定各结构的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环境、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等,上报总监办和业主审批。 4)工程部结合图纸及驻地情况,及时绘制工程施工形象进度图、工程形象进度对 比表、施工现场平面图、横纵对比图、晴雨表等并上报。
3 现场准备: 修建生活和工程用房,解决好通讯 、电力和水的供应;修建工程使用的临时便道 、便桥,确保施工设备、材料 、生活用品的供应。 工程开工初期阶段的项目管理1.项目进场初期,进行工程岗位人员的岗前培训与考核工 作,培训内容包括本合同的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本标段技术规范、日常各种报表 的规范填写、内业资料的整理、安全基础知识等,培训完毕考核,考核成绩合格才能上岗并同工资挂钩。
2.工程技术人员上岗前,针对自身的岗位,写出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 目标报办公室,通过板报、墙报、杂志公开公布进行全员监督。 3.工程技术人员进场前 ,要对其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工作认识、敬业精神等进行全面考核,合格者方可录用。
4.项目组建初期,抽调技术含量高的人成立“Qc成果小组”,不断掌握新技能,总结新方案,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积极鼓励四新技术人才的出现。 5.项目工程部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对供方的调查 、评 价 ,确定劳务供方的资质、信誉、规模、施工业绩 、环境绩效 、职业健康安全业绩和相关的有效证件,最终由项目经理组织评审,选定录用劳务供方。
6.项目合同部在施工前与录用的劳务供方,公平 、合理 、详细地签订《建筑工程劳务合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合同》及《廉政合同》,做到先合同后施工、无合同不计量、无合同不支付,各合要盖骑缝章,每一页进行小签,单价表单独盖章签字,每签一份都要进行台账登记。 7.项目工程部根据法律、法规、质量和环境方针、技术情况制定工程项 目的质量和环境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相互结合制定劳动竞赛方案,指导和促进工程施工。
8.项目工程初期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购置施工测量及试验监测装置,建立监测装置台账,结合台账进行检定;在使用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使用不当,造成测量、试验监测设备或其他配备工具损坏或丢失,当事人要视情节轻重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 9.根据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分部、分项工程项 目及潜在的工程质量隐患,详细制定质量事故纠正预防措施。
10.工程部门依据两阶段施工图复核后的工程量、市场调查 单价、合同单价、最佳的机械组合编制目标成本预测分析报告。 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1.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总工组织技术人员定期评审施工组织设计的适用性、充分性,对进度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
2.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总工及时组织工程人员进行工程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交底内容包括设计要求、图纸做法、施工工艺、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质量要求、验收标准等。 3.项目工程质检部负责对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质量进行全方位 、全过程的监督,发现不符合产品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制定相应方案、纠正措施报项目经理审核,下发到相关部门进行返工、翻修、让步 、降级 、报废等处理 ;如果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工程质量隐患、返工、停工,使项目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单位名誉受到毁坏,相关责任人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
4.项目工程试验室按试验规程,对工程需用的各种材料进行检验 ,出具试验报告,本试验室无条件做的试验项目,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并报监理签认 ,要对所做的检验、试验项目做好相应的记录,由专人负责复核签字后生效。 5.在施工中加强工程内业资料管理 ,资料员、计划统计员、结算员及变更员要随时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实际情况,掌握施工动态,使各种资料、报表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可信性、指导性。
6.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要默契和认真 ,对工作相互不得推诿扯皮,必要时采用书面。
建设法规论文 实行建设监理制度是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国际交往日益扩大的结果。
自1998年开始试点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其在工程建设中地位日益提高,在控制工程质量、造价、工期的效果日益显著,现在正在逐步在各行业推广开来。 通过实行建设监理,使我国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开始向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在项目法人与承包商之间引入了建设监理单位作为中介服务的第三方,在项目法人与承包商、项目法人与监理单位之间形成了以经济合同为纽带,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建设水平为目的的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一种新的建设项目管理运行体制。
同时众多监理单位的建立,多家建立单位参与同一项目的投标与监理,使建设工程管理也引入了竞争机制,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节约投资、缩短工期创造了条件,建设监理制度正在逐步由摸索、借鉴阶段向完善、成熟阶段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起步晚,旧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还在运行并对束缚着监理制度的发展,对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与质量监督的关系模糊,关于工程建设监理的法规制度不完善,监督引导机制不健全,对工程监理的作用、意义和监理人员的条件理解片面等原因,使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提高对实施项目监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业主、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对实行工程监理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缺乏认识,对监理的地位及与各方的关系认识模糊,业主认为监理人员是自己的雇员,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按自己的要求办,施工单位认为监理人员是业主利益的代表,是为业主服务与说话的,不把监理人员当作独立的第三方看待,质量监督机构又认为监理人员代替了自己的职能,因而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管,由于以上的模糊认识,使工程建设各方在关系的协调上不顺畅,监理人员的决定不能实施,监理人员的意见不能落实,监理效果不够理想,工程质量监督出现漏洞,当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容易出现互相推委扯皮的现象。因此建设项目各方及质量监督机构必须认识到在我国过去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下,由于责、权、利不明确,投资失控、进度失控、质量失控的现象不断出现,造成了许多钓鱼工程、高投入低效益工程和只有开工、没有竣工的长尾巴工程,浪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使建设项目丧失了许多发挥效益的好时机,造成了很大损失。
通过十多年的监理实践,证明实施工程建设监理是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投资浪费的有效措施。二、正确理解与明确业主与监理、承包商与监理的关系 业主与监理之间是通过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建立起来的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双方都要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力和义务。
监理接受业主的委托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理,但监理不是业主在项目上的利益代表,监理必须依据工程建设监理合同、设计文件、有关规范、规定及相关法律对项目实施独立、科学、公正的监理,业主有权要求更换不称职的监理人员或解除监理合同,但不得干预和影响监理人员的正常工作,不得随意变更监理人员的指令。监理人员接受业主的委托,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与管理,要对业主负责,监理的一切活动必须以监理合同和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以实现三个控制为目的,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要做到不偏不倚、独立、客观、公正。
监理与承包商都受聘于业主,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合同或协议关系,也不得签署任何形式的合同或协议,不得参与承包商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任何活动,他们只是在双方各自与业主签署的合同、设计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约束下的监督与被监督、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监理人员必须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权,认真维护业主与承包商的合法权益,承包商对监理人员的决定不能接受时,可以通过仲裁、申诉等方式解决。三、要正确认识工程质量与工程建设各方的关系 一项工程项目的实施,要经过地质勘探、测量、设计、施工等多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与工程建设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把工程建设质量简单归结到设计、施工或监理任何一方的说法或结论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当一项工程立项以后,要从工程的勘探、测量、设计阶段抓起,直到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正常运行为止。
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工程质量的缺陷,甚至工程质量事故。因此,当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后,要根据工程建设资料,认真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找出责任方,以便追究其责任。
四、加大培训力度,严格培训措施,规范监理市场 建设工程监理是一项技术服务性的工作,对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监理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还要求监理人员具有一定实践经验、足够的管理知识,要掌握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要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方面的知识。建立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注册制度是维护监理秩序、保证监理人员质量和监理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我国目前持有监理培训证的人员有一万多人,从绝对数字。
当今时代,全球进入到经济的全球化,进入到知识经济的年代,世界上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包括我们经济速度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我国土木工程也同样存在信息化建设问题。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交通原材料基础设施项目,以北京奥运工程为代表的各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还有量大面广的城乡住宅建设项目正处在建设高潮之中,再加上我国已加入WT0,进入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大战略,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重要的发展机遇中肩负重任,必须把握住大课题,即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和素质提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须致力建设三大系统。
一、建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
例如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设计方法从平面设计走向模型设计,由于模型设计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模式,设计人员(多专业)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传递和确认,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图形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优化设计方案上,设计过程更为直观形象。
而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环境,在三维模型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研究新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模式,构造一个更易于操作、具备智能化的设计环境。目前许多工业项目的模型设计过程已初步应用了可视化技术,比如,实体建模,使设计过程更为直观有效,并易于修改; 可视化的设计校审,使校审更为形象,并可与设计深度交叉; 可视化的进度审核,将设计的三维模型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相连,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抽取信息来可视化地展现和分析项目管理的各种状态。
在施工中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有效地完成用传统控制方式难以实现的高难度施工项目。例如高层建筑的垂直度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的上料自动控制; 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吊装和安装控制、整体模具的爬升和大型脚手架的提升控制; 大型桥梁悬索受力的控制; 幕墙的生产和加工控制; 高温高压的焊接质量控制; 建筑物的爆破、整体搬迁、以及沉降观测和数据采集,大型工业设施的三维空间管线布局的计算机模拟等等。
信息化技术将全面革新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其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应用程度将越来越深,建筑工业化水平将越来越高。 二、建立土木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结合方能发挥作用。
为使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索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 土木工程行业涉及的门类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相关的房地产业、勘察设计业、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业等,包含的企业众多,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大。
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体系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将难以保证这个行业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使得全球产业信息的获得非常便利,可非常方便地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研讨,掌握人类最新管理成果,使得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土木工程业的管理提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