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网聊天之前,家长要提示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 不经父母同意,不要将自己及家长的姓名、电话、住址、网上账号、照片等资料随意登记在网上或告诉他人。
(2)正如有人利用电子邮件传播不良信息一样,同样会有少数人利用聊天工具散播一些无聊的、有害的公众信息以达到其个人非法目的。在网络上和朋友聊天,看到奇怪的文字、图片、恶心的语言等,不要再交谈下去,马上下线。提醒孩子在网络活动中应守法自律,不要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3)不要与网上结识的朋友随便私下见面。
(4) 上网聊天的时间和内容家长要与孩子提前商定,避免无限制地网上冲浪。
(5)告诉孩子,网络是虚幻的,虽然QQ等聊天工具扩大了网友的交际面,使用方便,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天南海北的网友,但是一定要注意区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避免过分沉迷于网络。
(6)在填写QQ个人资料时,注意加强个人保护意识,以免不良分子对个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骚扰。
一:中学生上网好处 : (一)、可以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
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
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
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
同时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二: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
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杀人的犯罪道路。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
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 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三)、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
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中学生是网迷的主要人群,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
他们因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IAD。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家长朋友,让我们协起手来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让网络真真成为中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
网络为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平台。然而,随着上网成为一种时尚,犯罪分子也逐渐把目光转向互联网,让网络成为他们的犯罪工具。而相比于传统的犯罪,利用网络来犯罪隐蔽性更强,迷惑性更高。因此,青少年利用网络交友一定要慎重,而约见网友则更加要慎之又慎,以免财物和人身受到侵害。上网时一定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有关身份的信息轻易在聊天室或公共讨论区透露。对那些没完没了、套你信息的聊天者和要求见面的网友需慎之又慎。特别提醒女孩子,网络本身是一个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中的“白马王子”未必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正人君子,不要轻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猎物。
专家指出,网络交友案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多以侵犯财产为目的,侵犯的财产主要以手机和现金为主;二是呈现有计划、有组织的团伙作案,有人负责在“网吧”选定实施犯罪目标,有人负责在网上与目标人联系,约定见面地点(一般为女性),有人专门负责实施犯罪;三是青少年由于思想单纯,容易轻信他人,是主要的受害人群。
下面给出一些网络交友和约会的安全常识:
(1)注意对方每一个细节。如果有人给你的感觉太好以至于让人感觉不够真实,请多加小心。刚开始最好是先使用网站提供的消息工具联系,从中体会对方是否有任何怪异的言行举动或是前后矛盾的地方。对方的真面目或许跟其所形容的有很大的出入。一旦你感到任何不快,为了你的人身安全,请保持距离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2)提高警惕心,保持平常心。深思熟虑后所做的决定通常会帮助你找到更好的友谊。在众多的追求者当中,只有率真、坦白、并且能够得到你信任的才是最佳人选。不管花多少时间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必须要花点心思,并且小心地试探那些你认为不可信任的人。
(3)索取对方照片。通常通过一张照片可以让你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和大概长相,甚至可以加深对方在你心目中的印象。不过建议你多看一些不同场合的照片,例如对方正式场合、日常生活、室外或室内的照片也都是不错的。如果你发现对方总是找一些理由不想让你知道他的长相,请将其视为对方刻意要隐瞒你,缺乏诚意。
(4)当对方提出金钱请求时,要格外小心。有的怀着不良目的的人,一开始是很难辨认其实际面目,当交往到一定程度后,他/她往往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如父母生病、兄弟上学须交学费、见面路费等),要求你给他/她汇款。遇到这样的事,一定要谨慎,不要盲目地把钱寄出去,以防受骗。
(5)约会见面须谨慎。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考虑在现实生活中约会见面。如果你感觉到时机还未成熟或者隐约有担心,当对方提出见面时,你可以婉言相拒,如果对方是真诚的,对方必定能理解。
(6)选择安全的约会场所。如果你确定与网上有好感的陌生人见面,请记得告知朋友你出门的时间和大约将会返回的时间,并且留下对方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如果考虑周全些,可以带上你的朋友一起去。出门时请自行前往约会地点,绝对不要接受或请求对方到你住的地方接送。约会的地点最好是公共场合以及四周人较多的地方。选择一间自己比较熟悉的餐厅,并且挑一个客人较多的时间约会,这些都不失为一种安全的好方法。当你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可以结束约会,此时可以向对方表达你的谢意,然后道别。
(7)对于陌生的约会地点请格外小心。如果你将在另外一个城市与他人见面,最好自己安排住宿以及交通方面的问题,也不要把下榻的地点透露给对方知道。如果你是乘飞机前往该城市,最好直接从机场乘坐出租车前往下榻的旅馆,并且在旅馆不要安排见面事宜。尽量在事先已经同意的地点约会,如果你发现地点跟想象中有很大的出入,甚至觉得不适合,你可以先回旅馆然后打电话给对方。请务必要让家人或亲友知道你的行程,最好随身携带手机。
(8)摆脱危险。在约会见面的过程当中,一旦发生让你感到害怕的事情,请发挥聪明才智帮自己化解困境,并尽快离开现场。请争取足够的时间询问朋友的意见、请求旁人的帮助或者从后门快速离开。当你感觉到自己有危险,请立即报警。个人安全总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或尴尬,请记得,你的安全远比他人对你的评价更重要。
1、要定期更换银行卡、聊天工具密码。
这一类的账号密码一定要保护好,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更换,防止被盗取。
2、不要在网上晒个人信息。
包括个人照片、位置、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信息,都不要不公开展示,防止被他人利用。
3、不能随便点开网络链接。
有些链接是含有病毒的,点开这些链接,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在不确定安全前提下,轻易不要点开。
4、网络聊天不贪小便宜。
在与佰生人聊天时,或者参与网上举办的一些活动时,不要贪图小便宜,防止落入别人的圈套。
5、保持对网络杀毒的习惯。
为了防止黑客攻击,要经常对网络进行杀毒,防止自己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
联系实际生活,现在手机产品的隐私安全系统已经做得足够出色,最容易被黑客破解的地方实际上是PC端的前置摄像头,在这里,我们提供一种最简单,也是最稳妥方式供大家参考,有效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1、首先,打开我的电脑,右键,选择管理,打开系统管理界面。
2、然后找到设备管理器,点击打开,再选择图像设备。
3、接着,我们右键选择“禁用”将这个图像设备禁用掉。
4、此时,系统会提示我们,是否禁用这个设备,禁用会导致设备无法运行,我们选择“是”。大功告成!
1、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不要把自己及父母家抄人的真实信息,如姓名、住址、学校、电话号码和相片等,在网上告诉其他人。
2、如果看到不文明的信息或图片,应立即告知父母。
3、进入聊天袭室前要告知父母。必要时由父母确认该聊天室是否适合学生使用。不要在各个聊2113天室之间“串门”。在聊天室中,如果发5261现有人发表不正确的言论,应立即离开,自己也不要在聊天室散布没有根据或不负4102责任的言论。
4、不要在聊天室或BBS上散布对别人有攻击性的言论,也不要传播或转贴他人的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网上网下都1653做守法的小公民。
您好,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社交软件等网络商务和聊天交友等活动的日渐兴起,在人们沉醉于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诈骗也以一种新的犯罪形式出现。那么,女性该如何预防网络交友陷阱呢?接下l来讲讲这方面的女性社交安全小知识。一、犯罪分子利用虚假身份做掩护,有心实施犯罪。由于网络交友简单方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用假名登记,实施犯罪后又不易被发现。许多犯罪分子充分利用网络交友这一平台的不足,利用女性追求刺激、浪漫和好奇的心理,通过网上聊天等形式,甜言蜜语勾引异性,对受害人进行欺骗引诱,在取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后,乘机提出约会见面,一旦对方轻易赴约见面,然后就露出丑恶面目,实施诈骗、盗窃、性侵害等违法犯罪行为。
从公安机关以往处理的案件分析,女子与陌生男网友见面极易遭到性侵犯,男性与陌生女网友见面后又极易被对方下药麻醉等而实施抢劫、敲诈。据公安部信息网络中心安全监察局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占有很大比重。
二、过度沉迷网络中的“虚幻情感”。一部分人上网交友是因为感情生活寂寞或是因为无聊而上网寻求刺激。男性在网上极力表现自己如何成功、优秀而感情往往出现空白,女性则极力表现自己温柔、可爱的一面,双方在网上“热恋”,甚至彼此间难分难舍,至死不休。但现实中见面甚至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双方缺点逐渐显露出来,失去在网上相处时的激情,进而失去耐心,若一方要求退出或提出过分要求而对方不答应,感情纠葛进一步激化,往往发展为暴力侵害等刑事犯罪。
三、一些女性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了解不够,对网络上的险恶状况认识不足,对“虚拟社会”可能产生的真实伤害缺乏戒备,对“网络熟人”——真实的陌生人盲目信任;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薄弱
网络交友诈骗花招一、花篮诈骗
与网友联系之后便着急与对方确立一种关系,骗取对方的信任;待到取得对方的信任后,就会以公司开业、店面开张为由,要求对方献花篮(或类似物品),给账号让对方汇款。
诈骗特点:
1、花篮托以30-50岁之间声称事业有成男性为主,或是称自己情感波折望寻求可靠终身伴侣的女性;
2、借婚恋交友的名义频繁联系,急于与对方建立初步关系;
3、使用各种亲昵的方式骗取对方的初步信任;
4、寻找各种理由拒不见面;
5、可能找来所谓的“亲属”使对方对其继续信任,甚至禀明婚事借由“父母”打来电话确定更深一步关系;
6、得到信任后,就会以公司开业、店面开张或当地风俗为由,要求献数量多且价格昂贵的花篮、牌匾或其它礼物,只给个账号要求汇款。
1、络色情套路深,趣味低级坑害人;2、兼职莫信掉陷阱,贪欲过度落陷阱; 3、随手扫码很潇洒,当心网银别人花;4、网络社交看似美,抠脚大汉在捣鬼;5、登录网站别马虎,辩清真伪防钓鱼;6、网络投资勿盲从,一夜暴富终是空;7、无密wifi藏阴谋,隐私信息全窃走;8、网络套现不可靠,一时错念中圈套。
扩展资料:网络诈骗犯罪呈空间虚拟化、行为隐蔽化网络诈骗并不像传统I乍骗有具体的犯罪现场,犯罪行为地和结果地点不一致,行为人与受害人无需见面,·般只通过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联系,就能在虚拟空间中完成犯罪。犯罪嫌疑人在作案I时常常刻意用虚构事实、隐瞒身份,加上各种代理、匿名服务,使得犯罪主体的真实身份深度隐藏,从而难以确定嫌疑人所在地。
同时,行骗人往往还利用假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异地异人取款、电活“黑卡”等手段隐藏,得手后立即销毁网上网下证据,使得隐蔽程度更高,导致网络诈骗犯罪急速上升,打击难度也越来越大。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与别人交流。我们可以通过发E-mail互相联络;可以在BBS(电子论坛)上通过发贴子交流思想、观点或趣闻逸事;可以通过网站的聊天室或者各种即时聊天软件(ICQ,OICQ,MSN,POP等)进行网络聊天;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个人空间(博客、Q-zone、Live Spaces等)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快乐与悲伤。
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因而网络交流便有了一定的安全漏洞: ①交流者主要通过文字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彼此之间互不见面。 ②交流者往往缺乏诚信和责任感。
③很多交流者在网络上会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个性。 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如何避险,在网上与他人交流时,我们也应该时刻警惕,注意可能出现在我们周围的网络交流陷阱:电子邮件中的陷阱、即时聊天工具交流中的陷阱、在电子论坛浏览贴子时的陷阱、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时的陷阱、访问个人空间时会遇到的陷阱等。
我们要学会撑好网络交流的保护伞。上网安全常识: ①在网上,不要给出确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
②不要自己单独去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到公共场所,并且要有父母或好朋友(年龄较大的朋友)陪同。
③记住,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一个40岁的先生。
④记住,你在网上读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是不真实的。 ⑤当你单独在家时,不要允许网上认识的朋友来家里找你。
⑥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使用网络。最好平时用较少的时间进行网络通信,等到节假日再集中时间上网。
⑦切不可将网络当作一种精神寄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网络来缓解压力或焦虑。
应该在父母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2)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 ①登陆安全网站。
权威的、正规的大型网站一般都比较注重信息的来源,所以相对而言,这些网站的信息会比较安全。我们平时可以把安全网站地址加到收藏夹中,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为拼写错误而误登陆不良网站,又可以为我们节省搜索时间。
②不搜索、不浏览不良网络。搜索引擎、博客互动、手机注册电影网站、BT下载工具是目前网络上不良内容的重灾区,我们应洁身自好,自控自律,不要主动搜索或浏览不良内容,不点击他人博客页面中的不良链接,不用手机注册电影网站,不去下载不良电影。
③用技术手段作好防护。我们可以在电脑中安装页面过滤器,它可以屏蔽不适合未成年人查阅的网页内容,防止我们访问含有色情、暴力、各种不良内容的信息和网站。
我们还可以用“网络助手”,设置“对内容分级”“禁止弹出广告”等功能,以截断一些藏身在广告中的不良信息。 ④提防不明手机短信。
手机也是网络的一个终端,我们不应随便用手机注册网站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陌生人,对来源不明或诱惑性的短信要及时删除,不去理会,更不要回应。 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除了保护自己免受网络交流带来的不良侵害,我们还应该主动承担起维护网络交流环境不受破坏的责任。
如果我们在网络上发现了不良信息或网站,或者发现有人在网络上从事不法行为,我们都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3)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网络道德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国为民、自觉守法、文明诚信。
面对网络上存在的道德行为问题,青少年不应当只是扮演受害者的角色,网络上的黄色内容让很多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另外青少年很容易成为网络上的欺骗、伪造等各种诈骗行为的被害对象。
面对这种状况,青少年要做的:一是管理好自己,不去浏览黄色的内容。如果真的特别感兴趣,可以和父母商量,让父母买一些健康的性方面的书籍或者光盘来看。
二是要有警惕意识,注意在网络上保护自己。 面对网络道德行为,青少年还可能成为跟随者,他们可能是出于好奇,或者是出于恶作剧的心理。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①对计算机很熟悉的孩子,请你不要编写病毒,来攻击别人的电脑,破坏数据。
②在网络中聊天、浏览时也要注意网络上的礼仪,不要总是把新手踢出聊天室。③如果你入侵别人的电子邮箱,并用别人的名义发送电子邮件,无论是否造成对对方的伤害,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④不要侵犯知识产权。当然软件确实很贵,不过我们应该有一种意识,就是当软件能够在我们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时,我们要用正版软件。
⑤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网络礼仪。比如发电子邮件时,要输入信件所必须的头部信息;信件的内容要尽可能地简短明了;必要时可以输入一些表情符号,这样显得更有人情味一些;尽可能快地回信,不要随意到处发信等等。
虽然是在网络上,一些任何时候都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还是要有的,例如要避免伤害他人;尊重他人隐私;保守秘密等等。2002年《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正式发布。
这是我国青少年网络生活中具有里程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