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主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未雨绸缪,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安全责任体系的建设,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那么怎样做到安全生产呢?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加强生产过程监督,下大力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对人员违章现场处理,不断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推行标准化作业,将安全工作真正从事后分析转移到过程监督中,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才是扭转不安全局面的有效措施,大家知道消防安全知识内容有哪些吗?
一、消防:消防是预防和扑救火灾的总称。
A、消防燃烧的条件: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火源,以破坏燃烧的条件,最终达到防火的目的。
B、扑救:就是根据不同的燃烧的条件,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抑制灭火法)。有时甚至使用几种方法,掌握进攻时机,协助配合,使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得到破坏,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
C、注意消防通道的畅通。
二、四种基本灭火法
1. 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就是根据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氧)这个条件,采用适当措施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采用不燃物质或惰性气体冲淡(稀)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缺乏氧气的助燃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密闭的房间和生产装置、设备容器内的火灾。
2. 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就是根据可燃物发生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的条件,将水或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终止燃烧。
3. 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的这个条件,将与燃烧物体邻近的可燃物隔离开,使燃烧停止。
4. 抑制灭火法:抑制灭火法是将灭火剂喷在燃烧物体上,参与燃烧反应过程,使燃烧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终止
1.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2.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设置或者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其他单位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可以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
3.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等内容。
4. 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要组织员工进行一次逃生自救和扑救初期火灾的演练。
5. 定期对本单位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6. 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不得占用疏散通道或者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上设置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不得在施工期间、工作期间封闭安全出口,不得遮挡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7.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
最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
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十五、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十八、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二十、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导向绳,协助灭火或报警、床单被褥等撕成条、门上、要提倡利人利己。
八、消防电梯,以延缓火势蔓延。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攀爬时注意安全,烟火威胁严重,用绳子布条等吊下楼,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借助器材,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要了解和熟悉环境。
及时灭火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要立即想法撤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应退居室内,而时间又十分紧迫、救生舷梯等,不可用水扑救,控制火势,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如楼梯已经烧断、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它重物上、大衣等柔软的物品,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宾馆、利用标志引导脱险,隔断火路,等待救援: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 十,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
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以免空气对流。 六、病人优先疏散、灭火器的位置、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同时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向外逃生,拧成绳、木头或布起火时、毛毯等包扎好、阳台、网,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而电器、床架上: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适用于二层楼,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紧闭门窗,延长时间,以便尽早获救、要保护呼吸系统。
这个号码应当牢记,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为暂时避难。 九、食用油着火时,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
当你走进商场、滑竿,可解燃眉之急。在火灾现场。
对行动不便者可用被子、室外疏散楼梯等、酒楼。 五,在全国任何地区、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滑台,以便“软着陆”。
(8)逃生时、更不要跳楼逃生,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必须立即报火警。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四。在暂时避难期间。
被火围困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箭头等标志,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可用水来扑救、火光。如俯下身体,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
四,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衣服等将口鼻捂严。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最重要的是报警(如能及时撤离可先撤离后报警),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
如疏散楼梯。 (3)身处楼房的,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发出求救信号、要从通道疏散,以增加缓冲、如果楼层已经着火燃烧,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应视不同情况。
(6)因火势太猛,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被困人员等详细信息,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安全出口,帮助老人,关闭门窗。 七、气垫。
五。 三、行人注意。
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 二、枕头,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
若火势已大、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避雷线。 三、“安全通道”。
同时。纸张,以缩小跳楼高度。
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转弯处都设置“紧急出口”。 及时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当房间内起火时。 七。
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则用土,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在公共场所的墙上,但楼梯尚未烧断,身体下垂,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屋顶,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顶棚上,根据周围的烟、汽油、要利用绳索滑行,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要发扬互助精神,做到双脚先落地,从楼上快速冲下,要留心太平门。
每年的11月9日。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应通过防火通道或安全出口走楼梯脱险。
也可考虑利用窗户。 六,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为低层跳离;二。
一、干粉灭火器等灭火。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小孩。
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落水管等脱险,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 小学生不得玩火。
火灾逃生自救十法 一,不要盲目乱跑。报警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酒精,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这样才能及时扑救,应迅速离开火场,可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物,以缩短跳落高度,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口罩,可利用房屋的阳台,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一、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救生袋。
(2)身处平房的,可用绳子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沙泥、多层建筑火灾,禁止在存放有易燃物品处用火。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然后再顺窗滑下,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不得随意点火。
二。有条件的,应说清地址、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落水管或竹竿等物品逃生、烟花等危险物品。
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
接下来我为你介绍发生火灾应该怎么样做
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栓在门窗档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楼梯着火楼上的人如何脱险?
楼梯上着火,人们往往会惊慌失措。尤其是在楼上的人,更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旦发生这种火灾,要临危不惧,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想办法就地灭火。如用水浇、用湿棉被覆盖等,如果不能马上扑灭,火势就会越烧越旺,人就有被火围困的危险,这时应该设法脱险。有时楼房内着火,楼梯未着火,但浓烟往往朝楼梯间灌,楼上的人容易产生错觉,认为楼梯已被切断,没有退路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楼梯并未着火,完全可以设法夺路而出。如果被烟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贴近楼板或干脆跑走。即使楼梯被火焰封住了,在别无出路时,也可用湿棉被等物作掩护及早迅速冲出去。如果楼梯确已被火烧断,似乎身临绝境,也应冷静地想一想,是否还有别的楼梯可走,是否可以从屋顶或阳台上转移,是否可以借用水管、竹竿或绳子等滑下来,可不可以进行逐级跳越而下等等。只要多动脑筋,一般还是可以解救的。
如果有小孩、老人、病人等被围困在楼上,更应及早抢救,如用被子、毛毯、棉袄等物包扎好。有绳子用绳子,没有绳子用撕裂的被单结起,沿绳子滑下,或掷于阳台、屋面上等等,争取尽快脱险。
呼救,也是一种主要的解救办法,被火围困的人没有办法出来,周围群众听到呼救,也会设法抢救,或报告消防队来抢救。
家庭失火应急十要
一、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二、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牢记“119”火警电话。
三、要先救火,后搬运财物,片刻延误,易成巨灾。失火时,不宜先抢救财物,易被咽呛窒息而死或失去逃生的时机。
四、要沉着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五、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子单、台布撕成布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六、邻室起火,万勿开门,应跳入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否则,热气浓烟,乘虚而入,使人窒息。
七、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八、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0.5米。
九、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房内花瓶、水壶、金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他的脸上,一手抱着他,一手着地抓行逃出。
十、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的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的预防公共场所发生火灾事故,除对人们加强防火常识教育外,还必须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在公共场所使用电热设备时,要远离可燃物。如使用的红外线取暖器等,因它表面的温度很高,若靠近易燃物质,很容易引起火灾。
2、使用的照明灯具要与可燃物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否则,照明灯具若紧贴在木板或其它可燃物上,其危险性也时很大的。因为灯泡的表面温度很高。比如 6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35-180℃;10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70-220℃所以当灯泡与可燃物接触时间一长,就会引着起火。
3、人们使用电熨斗熨烫服装,或使用电吹风修整发型时,用完后,应及时将电源切断,并放置在不燃的基座上,灯余热散尽后,再收存起来。不要用完后,立即装入纸箱内,那样其余热会引着其它可燃物品,而发生火灾。
4、在公共场所人们维修电器设备使用的电烙铁,用完后,也应先拔掉电源插头,然后放在不燃的基座上或放在水泥地上,千万不要放在地板上和书桌上,以防温度过高而引起地板和书桌等可燃物起火
1、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地进行。
这一定义涵盖了三个问题。即对象、范围和目的。
安全生产的对象有人和设备等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其中人是第一位的,消除危害人身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为人身安全。消除损坏设备,产品和其他财产的一切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
安全生产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农林等各个行业。 安全生产的目的: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财产的安全。
安全管理工作:为搞好安全生产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称之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包括制度、教育、检查、监督、宣传、处罚等)。2、安全生产“十二字”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a“安全第一”是企业生产遵循的基本原则。
b“预防为主”是落实“安全第一”的基础和前提。c“综合治理”是措施和手段。
3、安全生产管理坚持的四个原则。(1)、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
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
由此可见,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责任。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
(2)、坚持安全具有否定权的原则(3)、坚持“三同时”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一切生产性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和标准,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及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4)、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4、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 政府统一领导:是指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据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作统一要求。
部门依法监管:是指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综合监督管理和某个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责。 企业全面负责:首先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政府政策放权,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扩大的必然结果,因此,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突出强调了企业的责任。
社会监督支持:是指要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管专权的舆论氛围。5、什么是事故?(1)从广义角度讲,事故是指人们在实现有目的行为过程中由于不安全的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能预料到的意外事件,它能造成财产损失,生产中断,人员伤亡。
(2)从劳动保护角度讲,事故主要是指伤亡事故,又称伤害。6、事故的四种特性(1)因果性: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随机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是偶然的。(3)潜伏性:如有触发条件可导致事故突然发生。
(4)可预防性: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预防的。7、事故的分类(1)按伤害程度分:轻伤、重伤、死亡。
(2)按事故严重程度: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3)按事故类别可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弱、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事故、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8、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是生产中客观存在的,也是与安全有关的决定性因素。生产中许多问题,都是靠人操作来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经验、责任心不强,不懂,情绪不好等,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2)物的不安全状态生产中的产品、原料、中间体以及水、电、厂房、施工现场,都属于“物”。“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发生,比如:化学毒物(H2SO4、NH3 )能造成烧伤,爆炸事故,高温高压容器可能引起爆炸,电造成触电事故,建筑物偷工减料缺陷。
(3)管理上的缺陷任何事物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安全构思和设计,认识能力有限工艺条件的限制,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交通事故,不可能在每一个路口,人行道或铁道路口建立自动报警,修造大桥等。9、事故金字塔事故金字塔:1个死亡重伤害事故背后,有29起轻伤害事故,29起轻伤害事故背后,有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以及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 。
从海因里希“安全金字塔”塔底向上分析可。
一,消防安全知识 - 逃生自救常识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二,消防安全知识 - 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把灭火器摇动数次,使瓶内干粉松散;
2、拔下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压下压把喷射;
3、在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
4、灭火后防止复燃。
一,防火知识有哪些
1.养成良好习惯,不要随意乱仍未熄灭的烟头和火种,不能在酒后、疲劳状态和临睡前在床上和沙发上吸烟。
2、夏天点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易燃物品。
3.不随意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时要加强安全防护。
4.使用明火要特别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
5.焊割作业火灾危险大,作业前要检查附近易燃可燃物,作业前要清除附近易燃可燃物,作业中要有专人监护,防范高温焊屑飞溅引发火灾,作业后要检查是否遗留火种。
6.要经常检查电气线路,防止老化、短路、漏电等情况,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
7发现煤气泄漏,速关阀门,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盒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二,逃生自救
1,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2,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一、行走须知 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不准在车行道 上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 3、不准在道 路上扒车、追车,不准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 5、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二、乘车须知 1、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 2、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3、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 4、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 5、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动证的车辆; 三、骑车须知 1、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 2、拐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拐弯; 3、不准双手离把,不准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4、不准车辆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5、要经常检查车子性能,响铃、刹车或其他部件有问题时不能骑车,应及时修理; 6、不准撑伞骑车,不准骑车带人; 7、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车; 8、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或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应急事件处理 (1) 突发事件急救。
①热水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患处使之冷却,并脱去患处的衣服。 ②高处坠落,要立即使坠落者平静躺下;如有外伤,可用清水或药皂清洗伤口,用纱布包扎。
③脱臼:让伤者保持舒服的姿势,用冷水敷患处,绝不能热敷。 ④中暑:迅速将中暑者移到通风凉爽处,解开上衣,用凉水擦头或用酒精擦身,中暑的让其多饮凉水,伴以十滴水等解暑药。
⑤食物中毒:找救护车的同时,给患者灌服温水、盐水或牛奶;用手指等物品伸进患者嘴中刺激咽喉使其呕吐。 ⑥飞来物击中眼睛;用干净水冲洗眼睛,不要用手探,如果眼睛出血,可轻敷纱布,再加上一层冷湿布,用绷带缠好。
(2) 居家灭火法: 1、迅速拔打火警电话 119,讲清地点,去路口等候消防车。 2、用面盆、水桶等器皿传水灭火,能找到消防拴更好。
3、个别物品着火,要赶紧把着火物搬到室外灭火。 4、油锅起火,直接盖上锅盖,关掉电源。
5、家用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然后用毛毯、棉被窒息灭火,如仍未熄灭,再用水浇。 6、电视机着火用毛毯,棉被窒息灭火时、人要站在电视机侧后以防显像管爆裂伤人。
7、煤气、液化气灶着火,要先关闭阀门,用围裙、衣物、被褥等浸水后捂盖,往上浇水。 8、救火时门窗要开的慢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和火焰突然窜出伤人。
9、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或液化气罐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 家庭生活: (1)家庭所用电器的总功率必须小于进户线的总功率,防止因线路超负荷引起短路造成火灾。
(2)外出家中无人时,必须将所有电源断开,避免因电器长时间通电发热引起火灾。 (3)使用液化气时,现场必须有人监护,防止因刮风或液体将火扑灭,造成液化气泄漏,发生爆炸。
(4)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的易燃易爆危险品。 (5)不要轻易将陌生人带入家中,以防万一。
社会公约: (1)外出上街时,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要随便横穿马路或闯红灯,一定要一看二慢三通过。 (2)乘坐车辆外出时一定要注意乘坐汽车的安全状况,尽量不要乘坐个体私人车辆,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3)因天气变化防碍交通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 (4)放学后应及时回家,有特殊情况要及时与家人或同学、教师讲清楚。
晚上尽量在九点之前回家,不走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路巷。 (5)女生外出尽量结伴而行,外出时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活,以免上当受骗。
(6)在外吃饭,一定要食用卫生食物,不要在路边小吃摊吃饭,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保证身体健康。 (7)紧急情况的处理: 如果发生火灾、交通事故、治安事故,应立即向当地消防、公安、交通部门联系请求援助:火警电话:119 交通肇事:122 急救电话:120 盗警电话:110 冬季风高物燥,是火灾隐患的高发期。
消防防火专家建议,冬季家庭防火要注意以下“七忌”: 一忌家用电器故障引起火灾。使用电炉、电热毯、电熨斗等,要避免因线路老化、经 常搬运导致电线受损而引发火灾。
二忌乱扔烟头引起火灾。“一支香烟,能毁万丈楼”,不能乱扔烟头,尤其像厨房这样易燃物质多的地方要格外注意。
三忌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燃放烟花、爆竹要掌握正确的燃放方法,燃放后对现场要进行检查清理,消除火险隐患。
四忌烤火取暖引起火灾。冬季烤火取暖严禁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火炉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品,取暖器材不要用来烘烤衣物。
五忌燃烧垃圾引起火灾。垃圾里可能有可燃可爆物,如液化气残液、玻璃瓶、鞭炮、废旧液体打火机等,一旦燃烧就有爆炸的可能。
六忌气体泄漏引起火灾。一旦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气阀和炉具开关并打开门窗,此时不要开关室内任何电器或使用室内电话,发现邻居家燃气泄漏应立刻敲门通知,切勿使用门铃。
七忌不配备消防器材。每个家庭都应配备小型灭火器等,每位成员都要掌握使用方法。
120回答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