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露天深孔爆破的技术要求 随着深孔钻机如全液压钻机、高风压及中风压钻机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以及装运设备的不断改进,爆破技术的迅猛提高和爆破器材的日益发展,深孔爆破在改善和控制爆破质量、提高大型机械设备装运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优越性已明显地为人们认识与重视。
露天深孔爆破的技术要求主要是:(1)安全控制;(2)降低大块率;(3)降低综合爆破成本。 2 露天深孔爆破安全控制技术及设计 爆破的有害效应有地震波、飞石、冲击波、有毒气体、噪声和灰尘。
作为露天深孔爆破,必须对地震波、飞石、冲击波三项分别进行安全距离计算,保证符合要求,同时起爆网路的可靠起爆也是安全控制的重点。 2.1 地震波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技术 (1)地震波安全距离计算 V=K·(Qm/R)α 式中:K、α—系数,与地形地质条件有关; Q—最大一段起爆药量,kg; R—药包中心至被保护物的水平距离,m。
计算的地震波速度应满足国家安全规程的要求。 注意:①爆破地震波除和计算公式中的参数有关外,还和爆区与保护点的相对高度有关,当爆区位于保护点的上方时,计算值偏大;反之则偏小;②爆破地震波的大小还和保护区方位有关,当保护区位于爆区前方时,地震波最小,侧向次之,后方最大。
③在特殊建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的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保护物的安全性。 (2)地震波的安全防护技术 露天深孔爆破,实践表明,降低爆破振动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分段数、减小最大单响药量。
理论上露天深孔爆破采用非电导爆管起爆网路可实现无穷多段,当分段不超过30段时,可用孔内非电导爆管微差、孔外电雷管延时来实现,超过30个段别后需用非电雷管接力延时。如果单靠减小单段炮数还不能够保证爆破振动安全,应采用预裂爆破方法,在最后排与未爆区之间形成一条裂缝,即可有效阻隔40%的振动波能量向外传播。
其他方法还 可采用如:选用低威力低爆速的炸药;限制一次爆破的最大药量;选用适当的炸药单耗;选择适当的装药结构;调整爆破传爆方向;改变与被保护物的方位关系;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如河沟、渠道、断层等,都有显著的隔震作用。 2.2 飞石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技术 (1)飞石安全距离计算 露天深孔爆破个别飞石的计算公式为: Rf=(40/2.54)*D 式中:D———炮孔直径,cm; Rf———为个别飞石最小距离,m。
但在实际设计中,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采用硐室爆破(集中药包)的公式Rf=20K*n2*W, 这是不正确的,对于计算出的Rf还应考虑爆破点的位置,安全保护区低于爆破点的位置,应增加距离,反之应减少。注意:无论计算结果如何,该距离均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
(2)飞石安全防护技术 露天深孔爆破的飞石主要产生于孔口和前排。造成孔口飞石有两个原因:一是堵塞不严,产生冲炮并带出孔口松动石块;二是装药过多,堵塞长度不够,使孔口石块飞出。
造成前排飞石的原因主要是前排临空面不平,最小抵抗线差异太大,或结构面切割,甚至裂缝与炮孔贯通。对于孔口飞石,防护措施可在孔口加压砂包,就能够既消除冲炮隐患,又能限制孔口松动石块的飞出,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大块率,因此,在孔口加压砂包是防止飞石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有效办法。
对前排飞石的防护,一方面可采用多排微差爆破,减少前排出现次数,另一方面,可根据前排抵抗线和结构面变化情况,在抵抗线太薄的位置堵塞岩粉作间隔装药。如果使用铵油炸药,必须防止过量的炸药流入前排裂缝,否则必将造成大量飞石,发生重大事故。
一旦发现炮孔与贯通裂缝或空洞相连,应将该段炮孔堵塞,分段装药。如果发现有过量铵油流入裂缝中,必须注水溶解,然后再回填石沫堵塞裂缝贯通段。
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爆破方法、爆破参数特别是最小抵抗线的大小、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孔间或排间毫秒延期时间、地形地质构造(如节理、裂缝和软夹层等等)以及气象条 件有关。因此,为了防止飞石的产生,工程技术人员在爆破设计和施工时,一定要根据爆破条件的变化合理确定单位炸药消耗量和爆破参数,保证炮孔的堵塞长度和质量,以及采取以上种种措施。
2.3 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的计算与防护技术 (1)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的计算 R=K*Q1/3 式中:R———为冲击波的安全距离,m; K———为系数,有掩体取15,无掩体取30; Q———为最大一段起爆药量,kg。 (2)爆破冲击波安全防护技术 为了减少爆破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可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防止产生强烈的空气冲击波;二是利用各种条件来削弱已经产生了的空气冲击波。
通过合理确定爆破参数,避免采用过大的最小抵抗线,防止产生冲天炮;选择合理的微差起爆方案和微差间隔时间,保证岩石能充分松动,消除夹制爆破条件;保证堵塞质量和采用反向起爆,防止高压气体从孔口冲出;推广导爆管或电雷管起爆,尽量不用高能起爆索起爆。这些措施都能提高爆破时爆炸能量利用率,有效防止产生强烈空气冲击波。
此外,尽量避免爆区正面朝向被保护物,无法避免时也应将建筑物的门窗打开,必要时搭设防护。
:①炮眼应严格按规定的药量装药填塞。
填塞时应注意保持导火索、导爆索及电雷管脚线的完整。 ②装药必须用木棒把炸药轻轻压入炮孔,严禁冲捣和使用金属棒。
堵塞炮泥时切不可击动雷管。 ③炮孔深度超过4米时,须用两个雷管起爆;如深度超过10米,则不得用火花起爆。
④在闪电鸣雷时,禁止装药、安装电雷管和联接电线等操作,应迅速将雷管的脚线和电线的主线两端短路。所有工作人员应立即离开装药地点,隐藏于安全区。
⑤放炮前必须划出警戒范围,立好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⑥扩大药壶时,不得将起爆药卷的导火索点燃后丢进炮眼去。
扩大眼深超过4米的药壶,宜采用电雷管或导爆索起爆。在两次扩大爆破之间要留有炮眼冷却需要的时间:当眼深在5米之内时,使用硝铵炸药或梯恩梯炸药时,其间隔时间不少于15分钟;使用硝化甘油炸药时,其间隔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爆破员必须由参加爆破安全技术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并持有爆破员作业证 者担任。 爆破员作业前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禁止穿化纤衣服)严禁喝酒并不得携 带能发火的物品,作业时必须按爆破设计规定要求进行。 爆破员领用的导火索,电雷管等起爆器材用前必须经过检查,用于同一工作 面时必须是同厂、同批号的合格产品。 爆破品在加工起爆药包时,必须在爆破作业面附近的安全地点进行,严禁在 爆破器材存放间、住宅和靠近人群的地点加工,每次起爆药包的加工数量, 不应超过本次爆破所需的数量。若多余,须及时处理,绝不允许将起爆药包 带出现场。 5、加工起爆药包时,要用木质锥子扎孔,不许用雷管硬扎,另一方面,必须把 雷管全部埋入药卷中,不许外露,一插入后应使起爆药包成为一整体,防止 分开。 6、爆破员在使用导火索爆破时,必须保证人员撤到安全地点,最短导火索长度 不得少于 1.2 米,一人连续点火根数(或分组一次点火组数)露天爆破不得 起过 10 根(组) ,巷道及峒室爆破不得超过 5 根(组) ,并必须有专人用信号 管记时,其长度不得超过该次被点导火索最短长度的三分之一,待信号管响 后,无论导火索点完与否,任何人必须迅速离开现场。 7、8、9、领取爆破器材,必须按当班用量领取,并认真填写好领取、使用、清退记录。 不准一人同时领取二种性质相抵触的爆破器材,领出的爆破器材必须按性质 不同分别存放在专用爆破箱内,分别携带。 禁止使用翻斗车、自卸车、拖拉机、电动三轮车、自行车和摩托车运输爆破 器材。 10、放炮使用专用工具木质炮杆、铅质、铜质等撮子,割导火线刀(要锋利)信 号标志,哨子、封炮口要用松土。 11、装药时要根据抵抗线大小,炮眼的深度,按计算装药,不能估计装药。 12、装药前要检查好炮位,选择退出路线,蔽炮地点,并按退出需要的时间,确 定最短导火索的长度。 13、往炮眼装药时,禁止使用铁制工具,经火雷管内插导火线不要用力过猛和转
动导火索,不能用力撞击雷管。 14、导火索的长度要根据装药量大小,退出路线的长短来定,但最短不小于 1.2 米,最长不超过 10 米,超过 4 米长的要用双路导火索。 15、起爆时必须按当地公安部门规定的时间放炮,放炮的全部过程由负责现场安 全的领导人统一指挥,并使用警报、哨子、色旗,发出放炮信号和标志。 16、第一遍信号组织清场,整理工具设备,场内外人员都已撤离到安全地点,并 派手持红旗的警戒人员在危险区边缘上岗。 17、第二遍信号
点燃,点燃后爆破人员要迅速撤到蔽炮棚或安全地点蔽炮,并数 炮,待最后一炮响过算起,露天爆破 15 分钟后进入场地,井下爆破 30 分钟 进入场地,如果出现瞎炮,20 分钟进入场地,用土和水窒息法采取措施后立 即退出现场,约 30 分钟后再进入场地,按规定方法安全排除。 18、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检查爆破效果。 19、禁止单人点炮。 20、点炮前,为了安全操作,使爆破员心中有数,用一个信号导火索或信号雷管, 其长度是炮中最短导火线的三分之一长为准,如果时间到信号导火线和信号 雷管已着完,不管炮有没点完,爆破人员要迅速退出现场,不准停留在现场 或继续操作。 21、放炮后 20 分钟后进入现场,如出现哑炮,可用水窒息法将水倒在炮眼里,用 土窒息法将松土倒在眼里,即离开现场,约 30 分钟后进行排除。 22、炮眼瞎炮可采用起爆药包重新起爆或打平行眼(距瞎孔不能小于 30 公分) , 禁止掏或拉出起爆药包。 23、露天深瞎炮不小于 2 米外打平行炮眼,装药起爆。 24、瞎炮处理后,要检查和清理残余的爆破器材,确保安全作业。 25、爆破员在最后一炮起爆后, 露天矿山不小于 5 分钟, 巷道掘进不小于 15 分钟, 经过通风吹散炮烟后才能自身进入作业地点进行安全检查,经确认安全后, 方准解除警戒。若发现有盲炮或怀疑有盲炮须立即报告并处理,处理时无关 人员不准在场,并在危险区边界设立警戒。 26、在雷雨天、大雾天、七级以上风天、黄昏和夜晚,禁止进行露天爆破,如在 爆破作业过程中遇雷雨时应立即停止爆破作业。 27、发现爆破器材丢失,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
要:根据我标段现有控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有两上方面。首先施爆过程的安全,即对起爆器材的性能及外界条件的联系所引起不安全因素;其次爆破灾害,即爆破冲击波、爆破地震波及爆破飞石所发生的问题。
关键词:爆破 安全 技术措施 根据我标段现有控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有两上方面。首先施爆过程的安全,即对起爆器材的性能及外界条件的联系所引起不安全因素;其次爆破灾害,即爆破冲击波、爆破地震波及爆破飞石所发生的问题。后者直接涉及到爆破设计问题,特别是配筋混凝土及特殊设施(构筑物的几何形状和组合材料)的拆除爆破,应该要作出充分的有科学依据的极限估算,同时,在防护覆盖措施上,更要慎之又慎。
1)爆破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
严禁吸烟、嬉闹,不准穿化纤衣服、穿短裤、穿拖鞋、穿凉鞋进入施工现场;严禁班前(班前4小时内)、班中饮酒。 2)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所有施工管理人员、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在安全教育中要体现安全法制教育。
3)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应齐全、完整,具有针对性、适宜性、可操作性,并有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书面记录。 4)施工现场要按照安全设计要求布置合理,重要安全部位和安全风险高的地段按规范要求设置硬性围挡或拉安全绳等安全防护,并设置警示标志标牌。
5)装药区和炸药临时存放区应拉安全绳、设置警示标志标牌,严禁非爆破作业人员进行爆区。 6)严禁在爆区内吸烟或动用明火或生火取暖;严禁在爆区内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无线电通讯工具等。
7)在装药过程中,严禁施工机械进入装药警戒区进行钻孔作业(包括补孔)。 8)爆破时,应将爆破安全距离内所有人员、设备撤出安全距离外,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撤出的,应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需业主协调的,及时业主。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起爆。 9)严禁在夜晚、大雾、雷电、冰雹、大雨等恶劣天气下进行爆破作业;如在爆破作业过程中出现雷电、冰雹、大雨等天气时,所有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到安全距离外;待天气正常后方可继续作业。
10)对在施工区域发现安全隐患,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整改;需业主解决的,应立即书面报告业主。 11)严禁转让、出借、转借、抵押、赠送、私藏或者非法持有民用爆炸物品。
12)爆破作业结束,如有剩余的爆破器材,爆破员应将如数退回配送单位,并及时、如实填写爆破器材使用、退库记录。
(1)井下爆破工作心须由放炮员担任,放炮员心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爆破作业。
(2)每一放炮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持证岗。(3)当班需用的炮药、电管由当班放炮员持证限量领取,放炮员要严格执行爆破物品清退领用制度。
(4)放炮员领取炸药、电管后,直接将炸药、电管安全运送到工作地点,并放置在安全地点,装箱上锁,不得乱丢乱放。(5)井下放炮必须严格按照放炮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当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的,严禁装药放炮。(7)如工作面来压,棚架损坏,存在伞檐,巷道不畅,出现透水征兆或者工作面风量不是的,严禁装药放炮。
(8)爆破前,班组中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警戒。(9)对于放炮距离,拐弯长度不得小于50米,直线距离不得小于100米。
放炮线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放炮拉接线中,不得与任何电缆或导体接触。
爆破施工单位资质经审核符合要求,爆破相关手续符合要求。
监理工程师应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建立爆破施工的统一指挥系统,检查爆破作业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并切持有爆破操作合格证。施工单位必须制定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管理办法,爆破施工必须由专业施工队伍承担,并及时办理有关手续。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爆破器材加工房的布置,其布置应设在安全地点。严禁在加工房以外的地点改制和加工爆破器材。长隧道施工必须洞内加工爆破器材时,其加工硐是安全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的有关规定。
装药前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单位对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和炮眼状况的检查记录。如炮眼中的泥浆、石灰末清理,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如遇照明不足,发现流沙、泥流未经妥善处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水涌出时,严禁装药爆破。
监理工程师应要求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场巡查爆破作业,爆破人员严禁穿化纤衣物;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严禁火种。
进行爆破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场监督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安全标示的布设应齐全、醒目,其安全距离为:
1)独头巷道不少于200m
2)相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
3)相邻的平行道、横通道及洞间不少于50m
4)单线上半断面不少于300,单线全断面与双线上半断面不少于400m
5)双线全断面开挖进行深孔爆破(孔深4—5m)时,不少于500m
隧道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应加强联系与统一指挥。岩石隧道两工作面距离接近预留8倍循环进尺时,应停止另一端工作,将人员及机具撤走,并在安全距离处设置警示标志
隧道洞内每天放炮次数应由明确的规定,装药离爆破时间不得过久。
监理工程师应审查起爆技术方案和安全交底记录。
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相距15分钟后,才准许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检查及记录应包括: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破损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装炮前应使用木质爆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至安全地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16秒